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入厂煤样智能化制、封、存、取、弃设备在火力发电厂实际应用简介,提出了智能化入厂煤燃料管理设备的组成及智能化入厂煤燃料管理设备工艺布置过程。入厂煤取样装置、入厂煤样智能化制、封、存、取、弃设备及煤样化验室集中一处布置,和同类工程相比节省了工程的费用并减少了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新疆火力发电厂在运行中大多设置了较为完备的燃煤化验室,对入厂煤进行煤质分析化验,但入厂煤采样多为人工,近年来逐步认可入厂煤机械采样装置。  相似文献   

3.
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中,入炉与入厂煤热差值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本文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入炉与入厂煤热差值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入厂煤进行人工采样时,子样在数目和质量上的代表性较局限,会影响煤质化验分析的准确性,应采取机械装置进行自动采样。介绍了国标关于入厂煤采样代表性的要求,对上海吴泾第二发电有限公司采用机械自动采样装置和人工采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入厂煤质分析对电厂经济性、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成本优化是燃料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改善燃料管理,降低燃料成本的重要依据.入厂煤成本优化问题的实现以单纯形算法为基础原理,运用ORACLE中的PL/SQL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算法,计算出了各煤矿进厂煤量及入厂煤的最低成本,较准确地反映了每个煤矿的进煤煤量,并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火电厂入厂煤与入炉煤之间存在热值差偏大的现象。文中比较分析了入厂煤不同采样方式和不同采样位置煤样的化验结果,并从全水分、煤场储存以及热值差统计等方面入手分析热值差产生的原因,其中入厂煤采样是造成热值差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采样方案等减少热值差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燃煤电厂入厂煤验收工作的实际,认真分析了影响入厂煤的数量和质量验收工作对库存煤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比较有效的预防措施,供燃煤电厂的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超宇  任萍  高显忠 《吉林电力》2002,(2):37-38,56
针对火电厂入厂煤采样分析系统自动化水平低的现象,开发了入厂煤机械化采样装置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特点和采用无线遥控、PLC控制的具体功能及实现方法,具体应用后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黄金球 《广东电力》2008,21(4):66-68
介绍了沙角A电厂新增入厂煤、入炉煤自动采样装置改造工程的实施情况、系统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方式,指出了入厂煤、入炉煤自动采样装置在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及改造后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热重分析方法对某烟煤锅炉电厂几个有代表性的入厂煤原煤样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温度下原煤的燃烧动力学特性,找出了入厂煤中含有无烟煤的燃烧特性,为飞灰、大渣含碳量的异常升高找到了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电厂大量入厂煤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发现煤中干燥无灰基氢含量Hdaf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之间的相关性规律,推算出煤中氢含量的回归方程式,计算结果证明该回归方程可用来估算该厂入厂煤的氢含量。  相似文献   

12.
控制好火电厂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简称燃煤热值差)对降低发电成本、促进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积极的意义.分析了使热值差超标的原因,具体包括:煤质均匀性的影响;计算热值差的入厂煤和入炉煤不是同一批次;入炉煤热值计算未调整到入厂煤全水的同期值;煤长时间存放发生氧化的影响;入厂煤与入炉煤采样、制样、化验(简称采制化)过程中的偏差超过允许值.提出了采样过程、制样过程、热值测量过程的热值差检查分析方法,包括来煤粒度、采样机出料粒度、缩分器、热量计标定过程等检查.  相似文献   

13.
对火力发电厂入厂煤采制化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管理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探讨。为了保证入厂煤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要抓采制化人员的素质,保证采制化设备的使用精度,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提出了采用密码编号的方法来达到控制采制化全流程的操作。并探讨了在使用密码编号中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入厂煤与入炉煤发热量差值偏大原因分析马头发电总厂(056044邯郸)刘清瑜煤耗是燃煤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指标,煤耗的高低是根据入炉煤的发热量来进行计算的。购买燃煤的费用占燃煤发电厂发电成本的60%~70%,购煤费用结算的主要依据是入厂煤的发热量。由于多种...  相似文献   

15.
分析探讨了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机械采样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陡河发电厂4台火车入厂煤采制样机的选型和技术特性,以及改造后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火电厂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的主要原因是入炉煤采取煤粉样所造成的误差以及国标中关于采样的规定存在不完善之处对入厂煤检验的影响。提出了制定热值差的衡量标准、研制适于应用的自动采样装置、加强管理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现场调查发现,入厂煤质检测存在较大的采样系统误差,通过对比试验,提出了减小这些误差的方法:(1)取样深度由原来的0.4m改为0.6m;(2)入厂煤粒度≥100mm时,子样质量定为≥7.5kg。采用这一方法后,全水分测量的系统误差为-0.1%,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测量未出现系统误差。所述方法可供相关标准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出矿/入厂煤自动采样装置为了提高出矿与入厂煤的煤质取样自动化水平,减轻人工采样劳动强度,加强煤炭的科学管理,节约和合理用煤,保证电厂锅炉安全经济运行,1987年由原水电部和西南电业管理局下达了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出矿/入厂煤自动采样装置”的研制任务,承担具体该研制任务的四川省电力试聆研究所、六枝矿务局总机厂和重庆发电厂组成的课题研制组,从调研、设计、台架试验到现场工业性试验,经过4年多时间,首次研制出 CMH50-A 型商品煤火车车箱顶部自动采样装置,在重庆发电厂经半年工业性试验后,于1991年12月通过了由能源部在重庆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在不同客观条件下,同一批煤的矿发煤量,入厂煤量,入炉煤量的实测水分都不等,使燃煤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帐目与实存不符的困难,因而推导出一个燃煤水分差的调整公式,用来对矿发煤、入厂煤、入炉煤进行水分差调整,使管理中做到了帐目与实存量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