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对叔丁基苯酚、甲醛、二苯醚、乙酸乙酯等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了具有耐高温分解性能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化合物。热质量分析发现,该产品的分解温度接近400℃。同时利用膨胀计方法测定了该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发现,对叔丁基杯[4]芳烃确实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安定性能,其抗氧化安定能力与其质量浓度的1.15次幂成正比,可作为性能优良的耐高温抗氧化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得到对叔丁基杯[4]芳烃,再对其下沿酚羟基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具有化学活性的杯[4]衍生物,该化合物与具有活泼氢的4巯基吡啶反应制得新的含N、S杯芳烃衍生物,总收率15.3%。  相似文献   

3.
蒋忠良  陈牧  刘明  金国华 《化学试剂》2007,29(12):716-718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得到对叔丁基杯[4]芳烃,再对其下沿酚羟基进行化学改性,得到具有化学活性的杯[4]衍生物中间体,该中间体与具有活泼氢的2-巯基吡啶反应制得新的含N、S杯芳烃衍生物,总收率14.4%。  相似文献   

4.
以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分别对对叔丁基杯[4]及杯[6]芳烃的合成和萃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以KOH为催化剂,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最高产率为77.8%;以NaOH为催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最高产率为47.3%。对于对叔丁基杯[4]和杯[6]芳烃,最佳的反应回流温度都为140℃。对叔丁基杯[6]芳烃对模拟废水中的铜离子具有一定的萃取效果,最高萃取率为70.3%。  相似文献   

5.
相转移催化合成四乙酰氧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春越  范平  姜薇 《辽宁化工》2005,34(3):106-107
以聚乙二醇(PEG)600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四乙酰氧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实验结果表明:当对叔丁基杯[4]芳烃1.0g,乙酸酐9mL,0.0224g浓98%H2SO4(质量分数)和0.4gPEG600,回流反应20min,产率达到75.1%。  相似文献   

6.
武芸  曹端林  李永祥 《应用化工》2006,35(11):871-872,881
以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合成对叔丁基杯[6]芳烃。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升温速率(从加热到回流所用的时间)、回流温度等因素对叔丁基杯[6]芳烃产率的影响,并从反应机理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以10 g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催化剂用量1.6 g,升温速率2 h,回流温度140℃时,产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7.
吕超 《化学世界》2006,47(1):59-61
对叔丁基杯[6]芳烃是杯芳烃的一种基本原料,而杯芳烃由于其环腔大小可调,可进行多种化学修饰等特点,从而有模拟酶催化、传输、分离与富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杯[6]芳烃的衍生物都是以从对叔丁基杯[6]芳烃出发经适当步骤进行合成的,因而能够以高产率得到对叔丁基杯[6]芳烃具有重要意义。经多年摸索与研究,Gutsche等人将对叔丁基杯芳烃其产率提高到80%以上,但实验方法不易掌握、不易重复,而且和得到的粗产品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对叔丁基杯[8]芳烃、对叔丁基杯[4]芳烃等副产品,因而在重结晶纯化以后导致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产…  相似文献   

8.
丙醛杯[4]芳烃母体烷基化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制备了丙醛杯[4]芳烃母体(calix[4]resorcinarenes)化合物,再对母体化合物进行了烷基化反应,得到了新的乙基化衍生物;对新乙基化衍生物2的结构进行了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谱图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过3步反应,在母体杯芳烃的下沿引入3种不同的含氮基团,得到5种含氮杯[4]芳烃,并通过1HNMR和熔点测定确定了产物结构.实验中发现,当母体杯芳烃下沿引入的溴代烷基变长时,进一步引入含氮基团,只能得到1,3位环化的含氮杯[4]芳烃.  相似文献   

10.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原料,与1,2-二溴乙烷反应得到25,27-二(2-溴乙氧基)-26,28-二羟基-5,11,17,23-四叔丁基杯[4]芳烃,分别与苯佐卡因、三卡因、盐酸普鲁卡因在K2CO3、Na I/DMF体系中反应,以48%~63%的产率合成了3种新型含氨基苯甲酸酯结构的杯[4]芳烃衍生物——25,27-二(2-(对乙氧羰基苯基)氨基)乙氧基-26,28-二羟基-5,11,17,23-四叔丁基杯[4]芳烃、25,27-二(2-(3-乙氧羰基苯基)氨基)乙氧基-26,28-二羟基-5,11,17,23-四叔丁基杯[4]芳烃和25,27-二(2-(4-(2-(二乙基氨基))乙氧羰基苯基)氨基)乙氧基-26,28-二羟基-5,11,17,23-四叔丁基杯[4]芳烃。新化合物的结构与构象经元素分析、IR、1HNMR表征证实。研究它们对K+、Pb2+等9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以及对氨基酸的分子识别作用。结果表明,新型杯[4]芳烃衍生物对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对Fe2+、Cu2+、Pb2+、Zn2+、Ag+的萃取率高达90%以上;同时与氨基酸也能发生很好的配合作用,能有效地识别氨基酸,对带芳环的氨基酸比脂肪氨基酸的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杯芳烃作为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化学家的研究热点。以脱叔丁基-杯[4]芳烃为原料合成了杯[4]芳烃偶氮衍生物,其结构经IR和1H NMR所表征。研究了该主体分子对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主体分子对Mg2+具有较高的萃取作用。讨论了主客体间配位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羧基苯偶氮基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间、对氨基苯甲酸和杯 [4]芳烃为原料 ,经重氮化 -偶联反应合成了发色邻、间、对羧基苯偶氮基杯 [4]芳烃 ,产物的结构经 IR,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研究了它们的生色原理和光谱性能。结果表明它们是一类新型指示剂和具有新型配位空腔的主体分子。  相似文献   

13.
以含N,N-二甲基苯胺基团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Schiff碱衍生物为萃取剂对工业含铬(Ⅵ)废水进行萃取处理,考察了水相pH值、振荡时间、干扰离子和萃取温度对铬(Ⅵ)去除率的影响,探讨了萃取与反萃取机理,同时进行了反萃取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1.0,振荡时间为15 min,温度为25℃的条件下,废水中铬(Ⅵ)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以NaOH溶液为反萃取剂可对铬(Ⅵ)进行反萃取,反萃取率可达到81.98%,实现了铬(Ⅵ)的回收和萃取剂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4.
蔡秀琴  赵秋伶  王淑荣 《应用化工》2009,38(11):1589-1590
通过1,3-环氧丙基杯[4]烃与硫代氨基脲开环反应,合成硫代氨基脲基杯[4]芳烃衍生物,研究了其对阳离子的吸附性能后发现,与其他氨基杯芳烃相比,该衍生物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较好,并且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以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制得5,11,17,23-四叔丁基-25,27-二(乙氧基羰基甲氧基)-26,28-二羟基杯[4]芳烃。通过红外光谱和1H NMR确证了5,11,17,23-四叔丁基-25,27-二(乙氧基羰基甲氧基)-26,28-二羟基杯[4]芳烃,优化了第二步合成工艺,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两步反应总收率达到了61%。  相似文献   

16.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一步取代反应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衍生物,两步取代反应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衍生物。用FT-IR,^1HNMR,FAB-MS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以及与其它萃取剂形成酸加酸、酸加碱、酸加中性混合萃取剂对磷酸二氢铵溶液中Mg2+萃取分配比的影响,选出萃取Mg2+的适宜萃取剂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通过考察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同,研究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从磷酸二氢铵溶液中萃取Mg2+的反应机理,通过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平衡分配比的影响,证明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萃取Mg2+符合阳离子交换机理;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求得了萃取热焓为16.23 kJ·mol-1,自由能为-31.24 kJ·mol-1和熵变为138.40 kJ·mol-1·K-1.同时考察了萃取剂初始浓度、水相Mg2+浓度、相比等影响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萃取Mg2+的适宜工艺条件;经用实际湿法磷酸的氨中和液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过二级萃取,就可以制取优品级NH4H2PO4(MAP).  相似文献   

18.
郑林禄  杨发福 《化学试剂》2013,35(3):282-284
利用盐酸羟胺与杯[4]芳烃二醛衍生物的亲核加成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下沿含醛肟基团的新型杯[4]芳烃衍生物,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证其结构,测定了醛肟基杯[4]芳烃衍生物对系列金属阳离子的液液两相萃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醛肟基杯[4]芳烃衍生物对软酸类金属阳离子具有较好的配位性能,特别是对Hg2+和Ag+的萃取率分别达到39.2%和35.6%。  相似文献   

19.
自制杯[4]芳烃经多步反应得双氨基(化合物3,4)及双甲酰基(化合物5)杯[4]芳烃衍生物,通过氨基与甲酰基的缩合反应,获得两个新双杯[4]芳烃偶联化合物6、7,1HNMR、13CNMR、FT-IR和MS(Maldi-tof)表征结构.用紫外光谱(UV)初步研究化合物6、7与11种金属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pH 1~12时,化合物6的UV不受影响,而化合物7的UV在pH>10时出现明显变化;化合物6、7与11种金属离子作用后,其UV在最大吸收(λmax)处的吸收强度都明显降低.此外,化合物7与Cd2+等9种金属离子作用后,λmax还红移了15~20 nm.研究还表明,浓度高于0.2 mmol/L时,Cd2+才会使化合物7的UV λmax红移.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主要以自制氮杂杯[6]芳烃和迭氮化钠为原料,合成氮杂杯[6]芳烃迭氮化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其为目标产物,从而验证了合成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