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钼酸的用途;介绍了用低品位矿生产钼酸钠的原理、工艺;并着重论述了钼焙砂的酸盐溶液处理和二次浸出的工艺原理及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白钨矿和钼焙砂的还原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比较了用白钨矿和钼焙砂合金生产高速钢的3种工艺,认为双联法是最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直接用氨气(或液氨)代替氨水浸出钼焙砂的方法。由于这一改进,减少了设备,改善了劳动条件,降低了氨的耗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加入熟石灰和纯碱焙烧,然后用湿法处理焙砂可以从辉钼矿精矿中提取钼和铼。在石灰焙烧工艺中,当熟石灰和精矿的比率为0.875时,在550℃下焙烧1h,焙砂用1mol/L的H2SO4在80~90℃下浸出两次,每次2h,钼的回收率可达99%。在碳酸钠焙烧工艺中,当碳酸钠与精矿的比率为1.05时,在650℃下焙烧1h,焙砂用水在80~90℃下浸出2h,钼的回收率在99%以上。采用炭吸附技术,既用活性炭从浸出液(pH=2.0)中选择性吸附钼,然后用氨解吸,得高纯MoO3。加石灰焙烧后的焙砂在80~90℃下用水浸出1h,铼的提取率可达74%。从低品位辉钼矿精矿中提取钼和铼@刘秀珍…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处理钼焙砂氨浸渣主要为碱焙烧浸出法。此法的缺点是工序多,劳动强度大,回收率低,废渣、废水污染周围环境。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株洲硬质合金厂同兄弟单位一起,于74年3月至75年12月开展了盐酸分解氨浸渣的试验。开始他们用盐酸直接分解钼焙砂,试验结果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产品质量不稳定,酸分解后过滤困难,盐酸、氨水耗量大。参加试验的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6.
黄海芳 《中国钼业》1997,21(6):25-27
研究了氧化钼块热态压制。以三氧化钼为主成分在反射炉中取出焙烧末期680℃的钼焙砂,置于预热温度为200℃的耐火砖面上,迅速轻压上200℃的耐火砖和砝码,得到氧化钼饼块;用马弗炉加热钼焙砂,用内=39mm短丝作阴模,外=38mm拉丝模作下模,0.9kg手锤作上模,配用25kg砝码作试验,将上模和下模加热到400℃,钼焙砂加热到720℃,压块坚实。  相似文献   

7.
在硝酸-高氯酸介质中,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钼精矿、钼焙砂中杂质元素。在选定的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钴、镍、镁、铜、钙,回收率为95.0-106.4%,相对偏差为1.3-5.8%。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钼精矿、钼焙砂中钴、镍、镁、铜、钙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赵业松 《铁合金》1997,28(3):14-16
介绍了钼精矿氧化焙烧过程中添加氧化铁进行高温混合堆积的工艺方法,将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钼焙砂用于钼铁生产,钼回收率提高1-2%.  相似文献   

9.
浸金体系中影响硫脲消耗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进善 《化工冶金》1994,15(3):229-234
本文测定了硫化矿及其氧化焙砂对硫脲的吸附,空气对硫脲的氧化,以及Fe(Ⅲ)离子作氧化剂时,浮选剂黄、民泡剂松节油、硫化矿和焙砂对硫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及焙砂对硫脲都有吸附作用;空气的氧化亦不容忽视;硫化矿的焙砂对硫脲-Fe(Ⅲ)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均表现出显著的催化作用,而浮选药剂则几乎没有影响。在浸取体系中,苦有过量的Fe(Ⅲ)离子绝大部分转化为Fe(Ⅲ)离子,硫脲很不稳定,迅  相似文献   

10.
钼精矿焙烧工艺与钼焙砂后续加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任宝江 《中国钼业》2002,26(5):14-16
阐述了钼精矿焙烧工艺对生产作业和产品特性的影响 ,并着重探讨了焙烧工艺与钼焙砂后续加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某难选钼矿石进行了提高钼精矿品位的试验研究。查清了钼精矿品位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可浮性好的被铁的氧化物染成红褐色的长石等脉石矿物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研究添加K-4抑制剂对钼精矿品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提高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焙砂中金浸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对目前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工业生产流程中的焙砂及烟尘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焙砂及烟尘中含有未分解的黄铁矿颗粒、分解不完全的FeS相以及未分解完全的磁黄铁矿的存在是影响氰化浸出率及氰化物的消耗的主要原因。对焙砂进行氰化浸出,渣金品位为4.28 g/t,金浸出率为89.15%,当焙砂再焙烧-细磨-氰化浸出时,再焙烧焙砂金的氰化浸出达到92.61%,渣中金品位2.92g/t。  相似文献   

13.
姚伟 《中国钼业》2013,(6):27-31
介绍了东沟钼矿石特点,依据矿石性质制定了选矿工艺方案.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可以获得含钼品位为53.50%、回收率为90.49%的钼精矿;选钼尾矿经阶段磁选工艺可获得品位为64.32%、对磁性铁回收率为78.61%的磁铁矿.  相似文献   

14.
从氧化钼与杂质颗粒关系入手,对钼焙砂难浸原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氨浸前,一部分氧化钼被杂质颗粒吸附在表面,形成致密层,难以进行氨浸反应。氨浸后,杂质颗粒表面吸附大量钼酸铵,致使浸出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何树荣 《中国钼业》2012,36(5):12-16
钼酸铵是冶金化工生产的一种重要的深加工原料。以钼焙砂为原料生产钼酸铵的湿法冶炼工艺比较多,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2种,既经典氨浸法和离子交换法。本文对2种工艺作了利弊分析,研究认为离子交换法所排放的生产污水氨氮含量低,基于环境保护国策,我国今后钼酸铵生产项目的改扩建或新建工程宜采用离子交换工艺。  相似文献   

16.
钼酸铵生产工艺优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述了现有钼酸铵生产工艺的特点及不足,进行大量的小型试验研究,提出了优化工艺,确定了新工艺的较佳工艺条件。利用新工艺处理钼焙砂,一方面可大大降低焙砂中的杂质含量,降低了硫化铵的单耗,每吨钼酸铵硫化铵单耗由0.025t降至0.01t以下,且有效地提高钼酸铵产品品质和纯度,另一方面实现了钼铼有效分离,并为铼金属综合回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综合治理钼选矿尾砂生产优质硅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坚 《中国钼业》2007,31(4):38-42
选矿尾砂是钼(铜)矿山的主要污染物,可能污染水源、成为沙尘源甚至泥石流灾难的隐患,矿山企业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仍难以根治。而其中的硅、钾、钼等成分又是农用肥料的原料,可制成含钾、钙、镁、铜、铁、锌、锰、钼等多种营养元素的优质硅肥。通过对钼尾矿的综合治理,实现资源再利用,为农业提供质优价廉的肥料,对矿山企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过氧化钠在高铝坩埚中700 ℃熔融样品5~10 min,用硫氰酸铵差示光度法测定了钼精矿和钼焙砂中钼含量的方法。对样品的熔融条件、样品溶液的制备条件和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加入无水乙醇消除了MnO2-4的干扰,采用三氯化铁溶液沉淀吸附和酒石酸钠掩蔽的方式消除了钨(Ⅵ)、铬(Ⅵ)和钒(Ⅴ)等其它共存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于吸收波长λ=480 nm处,钼质量浓度在14.0~26.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4.2×10-2 μg/mL。将本法用于钼精矿管理样品GLY-01、钼精矿和钼焙砂生产样品中钼的测定,测定值与参考值或重量法测得结果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10%~0.14%。  相似文献   

19.
将铅烟化炉次氧化锌配入常规的锌系统生产电锌,铅、锌两系统次氧化锌搭配比接近1∶1,锌总回收率91.77%,阴极锌100%达0#品级,平均品位99.9984%.该方法铅、铟等富集于渣中利于综合回收,并且取消了加铁和锰,完全利用锌焙砂自身的铁鼓风氧化除砷锑.  相似文献   

20.
由等外品钼精矿制备氧化钼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溶液中高压氧化钼精矿研究由等外品钼精矿(品位低于45%)制备工业三氧化钼的工艺.首先对等外品钼精矿进行常压盐酸浸出,除去其中大部分的铅、铜、铁等杂质,提升钼精矿品位.再对精制后的钼精矿进行加压氧化,制取工业三氧化钼.对影响钼精矿加压氧化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温度、氧分压、颗粒粒度、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钼精矿氧化率的影响,并通过工艺稳定性实验,获得加压氧化钼精矿的理想工艺参数:温度200℃、氧分E,700 kPa、粒度<75 μm、搅拌速度400 r·min~、助氧化剂用量2%,反应时间2~3 h.该工艺条件下,钼精矿的氧化率大于99%.该工艺采用常压盐酸浸出+加压氧化的方法处理等外品钼精矿,提升钼精矿品位大于10%,钼的氧化率高.其中,10%左右的钼进入溶液,90%左右的钼转化为合格的工业氧化钼.该工业氧化钼的金属杂质含量极低,非常适合于制取钼酸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