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PCA+LDA的热红外成像人脸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热红外成像人脸识别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鉴别分析(LDA)的热红外成像人脸识别方法.针对热红外人脸图像的特点,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一组标准热红外人脸图像,利用PCA算法对图像向量进行降维并提取其全局特征,对降维后的热红外人脸全局特征采用LDA算法训练生成一个使类间离散度最大、类内离散度最小的最佳分类器.最后,进行基于PCA+LDA的热红外人脸图像识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运用小波进行图像分解提取低频子带图,并利用优化的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寻找最优投影子空间,从而映射提取人脸特征,实现人脸的分类识别。该方法避免了传统LDA算法中类内离散度矩阵非奇异的要求,解决了边缘类重叠问题,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LDA方法和主分量分析(PCA)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提高人脸识别率问题,因人脸图像易受光照条件、人脸丰富的表情变化以及周围复杂环境干扰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导致其识别准确度很低,影响其识别效果。鉴于此,提出了改进型PCA和LDA融合算法人脸图像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在改进PCA算法中结合基于标准差和局部均值的图像增强处理,使其可以有效调节光照不均匀对人脸识别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拓展了PCA算法的应用条件范围,然后将改进的PCA算法与LDA算法相结合,运用改进的PCA算法对训练图像降维,最后再对降维以后的特征采用LDA算法,训练出一个最具判别力的分类器,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光照不均匀、表情变化的人脸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具有很好的人脸识别性能,提高了其识别率,优于一般的PCA算法。  相似文献   

4.
刘涛  周先春  严锡君 《计算机科学》2018,45(10):286-290, 319
文中提出了一种人脸表情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动态的光流特征来描述人脸表情的变化差异,提高人脸表情的识别率。首先,计算人脸表情图像与中性表情图像之间的光流特征;然后,对传统的线性判断分析方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进行扩展,采用高斯LDA方法对光流特征进行映射,从而得到人脸表情图像的特征向量;最后,设计多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人脸表情的分类与识别。在JAFFE和CK人脸表情数据库上的表情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识别率比3种对比方法的高出2%以上。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可见光的人脸图像的识别容易受光照和表情变化的影响,人脸的表情变化仅限于局部等问题,以及图像的相位一致性特征不受图像的亮度或对比度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相位一致性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用log-gabor滤波器对图像进行滤波,利用相位一致性模型提取相位一致性特征图像;对每幅特征图像进行分块主元分析(PCA)处理;融合所有子图像的距离信息,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6.
融合小波变换与KPCA的分块人脸特征抽取与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小波多尺度变换对高维图像特征具有良好的压缩和表达能力,提出了一种融合小波变换与KPCA(核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分块人脸特征抽取与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小波变换,再根据图像块的位置分布选取不同的频率分量;然后对此分量进行KPCA特征抽取,并通过对抽取到的特征进行融合来得到最终人脸鉴别特征;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特征分类与识别。通过对ORL和Yale标准人脸图像库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在识别性能和分类速度上明显高于传统的PCA方法及融合小波特征的KPCA方法,而且对于人脸光照、姿态和表情变化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波变换无法准确表达二维奇异曲线的弱点,提出基于曲波(Curvelet)变换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Curvelet变换可以很好地去逼近奇异曲线,对于人脸图像能实现最优的稀疏表示。该算法采用基于Wrapping的离散Curvelet变换加权算法对训练集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特征矩阵,再通过PCA方法降低维数后结合稀疏表示分类算法(SRC)进行人脸识别。通过在ORL、Yale和AR三个人脸数据库上的仿真实验以及和基于小波变换类识别算法、LDA算法和SRC算法等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人脸遮挡、姿态变换、表情变换和光照变换等干扰因素的作用下具有较高的人脸识别率和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将C1特征应用于静态图像人脸表情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生物启发特征和SVM的表情识别算法。提取人脸图像的C1特征,利用PCA+LDA方法对特征进行降维,用SVM进行分类。在JAFFE和Extended Cohn-Kanade(CK+)人脸表情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是一种有效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用主成分分析(PCA)、独立成分分析(ICA)以及线性鉴别分析(LDA)方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抽取,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进行人脸图像分类。通过在YALE人脸图像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表明,在多种特征抽取方法下的图像分类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使用PCA降维,提取人脸表情特征,并结合基于距离的哈希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人脸表情识别。首先使用类Haar特征和AdaBoost算法进行人脸检测,并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接着使用PCA提取人脸表情特征,并将特征加入到哈希表;最后使用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人脸表情的识别。将特征库重构为哈希表后,很大地提高了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1.
人耳和侧面人脸融合的多模态身份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别对人耳和侧面人脸建立基于全空间线性判别分析(FSLDA)的分类器;然后采用贝叶斯决策理论中常见的积、和、中值多分类器融合算法,并对投票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人耳或侧面人脸特征识别比较,人耳和侧面人脸融合的多模态识别率得到提高,并扩大了识别范围.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fuzzy hybrid learning algorithm (FHLA) for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RBFNN). The method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hidden neurons in the RBFNN structure by using cluster validity indices with majority rule whi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dden neurons are initialized based on advanced fuzzy clustering. The FHLA combines the gradient method and the linear least-square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RBF parameters and the neural network connection weights. The RBFNN with the proposed FHLA is used as a classifier in a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The inputs to the RBFNN are the feature vectors obtained by combining shape informat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designed RBFNN with the proposed FHLA, while providing a faster convergence in the training phase, requires a hidden layer with fewer neurons and less sensitivity to the training and testing pattern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on the ORL and Yale face databases,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algorithms indicates that the FHLA yields excellent recognition rate in human face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种有效的人脸识别方法,特征选择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而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可以获得对人脸识别有用的低频特征,KPCA则可用于提取人脸非线性特征。为此,本文〖BP)〗提出结合小波变换及KPCA的特点获取人脸特征,设计线性SVM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由于KPCA中核函数的参数选择以及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的划分对分类识别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获得最优的识别效果,在UMIST人脸数据库上进行相应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类识别率,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独立分量分析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孟继成  杨万麟 《计算机应用》2004,24(8):28-29,31
模式识别中关键的两个环节是模式的特征提取及利用分类器分类识别。采用独立分量分析进行特征提取 ,并比较了最近邻分类器和cos分类器的分类识别性能。利用ORL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独立分量分析与cos分类器相结合可得到更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5.
崔江  王友仁 《计算机应用》2006,26(8):1977-1979
支持向量机(SVM)最初源于两种分类问题,用于存在较多故障模式的模拟电路诊断问题,易造成识别重叠区域。为此提出了利用动态聚类算法作为SVM预分类器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FCM)算法对训练样本进行聚类,然后分别对两大类进行内部的子聚类,每一次的聚类都产生两种模式并对各个模式内的故障模式样本训练产生对应的SVM网络,最后采用二叉树形式把所有的模式分开。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测试样本的诊断正确率可以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核独立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脸识别中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子空间的核独立成分分析(KICA)方法。在简单介绍了ICA方法的基础上,对KICA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为了验证基于KICA和ICA的人脸识别方法的识别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和分析。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人脸识别中,基于KICA的方法优于基于ICA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算法运行效率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采用图像梯度补偿模式(IGC)的人脸快速识别算法. 首先, 提取人脸图像四个方位的梯度; 其次, 将所获的四个梯度进行多方式融合, 产生两个梯度算子; 再次, 使用新产生的梯度算子对原图像进行适度补偿, 形成人脸图像的IGC特征图; 然后将所获IGC特征图分块统计直方图, 并将各个分块的直方图串联成用于人脸图像描述的特征向量; 最后使用PCA方式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 利用SVM分类器进行识别. 在ORL和CMU_PIE数据库上完成测试, 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具有较高识别率的同时, 其算法的运行效率具有卓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说话人识别的本质就是模式分类。传统分类器算法中参数模型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预先假定的概率分布函数形式不一定符合待分类的数据。非参数模型方法,如PNN分类器,可以有效地克服参数模型的缺点,但其巨大的内存开销与低的分类速度使得PNN作为大量和高维的数据样本分类几乎不可行。FCM虽具有良好的模糊聚类能力,但无法直接给出概率分类结果。该文提出的FCM-PNN分类器,在FCM聚类的基础上,以贝叶斯置信度为基础,利用PNN进行概率分类。它结合了FCM聚类和PNN概率分类的优势,同时克服了传统参数模型分类和FCM聚类的局限性。实验结果证实了FCM-PNN分类器具有分类精度高、速度快及揭示细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人脸识别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研究热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 于对不同色彩空间数据的分析,论文提出了多彩色空间典型相关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文中 对2 维的Contourlet 变换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利用Contourlet 的多尺度,方向性和各向 异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ontourlet 变换的彩色人脸识别算法。算法对原图进行 Contourlet 分解,对分解得到的低频和高频图像进行cca 分析。典型相关分析是一种有效的 分析方法,其实际应用十分广泛。低频系数反映图像的轮廓信息,高频系数反映图像的细节 信息,使用cca 充分利用不同频率的信息,使不同色彩空间的不同分辨率图形的相关性达到 最大,得到投影系数,最后,采用决策级最近邻分类器完成人脸识别。在对彩色人脸数据库 AR 的识别实验中,该算法识别率达到98%以上,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既有良好的 识别结果,而且具有很快的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we are concerned with face recognition using fuzzy fisherface approach and its fuzzy set based augmentation. The well-known fisherface method is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substantial variations in light direction, face pose, and facial expression.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using bo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isher'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What makes most of the methods of face recognition (including the fisherface approach) similar is an assumption about the same level of typicality (relevance) of each face to the corresponding class (category). We propose to incorporate a gradual level of assignment to class being regarded as a membership grade with anticipation that such discrimination helps improv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More specifically, when operating on feature vectors resulting from the PCA transformation we complete a Fuzzy K-nearest neighbor class assignment that produces the corresponding degrees of class membership.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completed on ORL, Yale, and CNU (Chungbuk National University) face databases show improved classification rates and reduced sensitivity to variations between face images caused by changes in illumination and viewing directions. The performance is compared vis-à-vis other commonly used methods, such as eigenface and fishe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