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城市规划的转型以及城市大数据的日益丰富,城市规划关注的问题也逐渐由静态空间结构转向动态变化规律.居民出行时空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地理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定量化解析居民在城市空间中活动的时空结构成为可能.文章围绕近年来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城市居民活动空间以及信息化对居民活动时空结构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结合居民...  相似文献   

2.
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收入人群在某些城市住区的空间聚集导致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并引发城市低收入住区发展及其居民生活和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中国城市低收入住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主要方向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5,(11)
从微观的居民日常出行行为透视城市空间演变特征,可以弥补传统城市规划对居民时空行为规律与决策机制考虑的不足,进而对城市的空间发展作出优化调整。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酒泉—嘉峪关中心城区空间演变与居民日常出行行为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地功能的互补发展引导两地居民日常出行行为的持续产生与变化。据此,提出酒泉与嘉峪关两市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用地开发的优势互补促成空间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地域空间结构;在把握出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对弱势空间的改善;在注重培育活力空间的同时,利用活力空间带来的乘数效应,合理引导周边区域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等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7,(12)
老城中心区往往面临与城市现代发展需求不匹配的困境,出现功能衰退、环境品质较差和空间活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浪潮中再次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众多老城中心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嘉兴子城概念规划为例,探讨了开放性保护、空间肌理延续与创新、小尺度步行空间体验设计、多维度创新打造"心理地标"四种更新策略,以期能为老城中心区活力塑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中村和棚户区这两种我国当前典型的城市低收入住区,分别以深圳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案例地域,分析其特征、性质、问题与传统改造模式的不足,从改造途径、空间区位、政府职能、城市规划管理事权等角度,提出治理城市低收入住区、克服城市贫困的创新要点。  相似文献   

6.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开展的文化广场项目,已成为其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需要对其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本文以开封市珠玑巷文化广场为例,关注广场的空间构成和使用特点,通过实地测绘、现场观察和访谈,分析行为与空间的关系,总结使用需求。经研究发现,广场的使用有早晚高峰,小群活动频率高;人们在不同空间中的停留时长有显著不同,偏好有文化特色、绿植适中、有围合感的环境;使用者中的老年人较少(8%);近一半的人群(44%)从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及休闲活动。建议文化广场在建设及改造中,加强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在增强旅游吸引力的同时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考虑各类使用行为的时空特点。  相似文献   

7.
侯学英  吴巩胜 《城市规划》2019,43(3):104-111
针对城市低收入人群这一弱势群体,基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相结合的视角,以低收入住区居民作为低收入人群的代表,揭示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和空间结构重组背景下的低收入群体通勤行为特征、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昆明市为样本城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城中村、保障性住区(包含廉租、公租、经适住区)和衰败工厂家属区三类低收入住区居民的通勤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不仅不同类型住区、不同就业岗位低收入人群的通勤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其通勤行为的影响因素也与一般市民不同。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障碍和居住空间隔离等问题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8,(10)
文章以成都市老城中心区本土餐饮与舶来餐饮网点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百度POI数据,综合运用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与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并从核心城市功能、空间通达能力及业态集聚三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描述其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其空间竞合关系。基于上述分析,文章对城市餐饮业空间规模集聚与空间布局、分级分类与空间支撑、多元融合与共享布局的规划思路和重点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老城中心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但城市规模的扩张、建设行为的粗放,带来老城空间特色与活力的丧失、公共和基础设施的缺失、环境品质的急剧下降。本文以泰兴老城中心区控规修编为例,基于地区特质和现实需求,重塑"特色、活力、宜居、低碳"的老城中心,探索了在存量规划背景下老城保护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城市时空行为特征的热点方向,本文总结当前城市规划领域应用大数据的主要案例,梳理出了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大数据应用类型以及城市时空行为特征识别的大数据应用研究模式,发现其应用研究主要采用公交刷卡、手机定位、出租车轨迹等居民出行数据以及社交网络数据,挖掘城市空间职住地信息、通勤信息以及对城市功能区和热点区的识别;基本的应用模式由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数据挖掘与居民时空间活动特征识别四步工作构成;同时,当前应用研究还存在着数据共享、数据标准化以及数据挖掘分析三大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
Based on the data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office buildings in the built-up area of Beijing,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ols such as correlation analysis, ArcGIS kernel density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ffice areas and residential areas around the rail transit station from the two levels of micro structure and macro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offices and residences around the rail transit station had an obvious concentric ring structure, and such concentric ring structure was most obvious in the transfer area of rail transit from 5 km to 10 km from the city center.(2) Both the residential space and office space presented distinct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multi-center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office space was mainly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East Third Ring Road and West Third Ring Road as well as the South Second Ring Road to the North Fifth Ring Road, and agglomerated in the China World Tower, the Beijing Financial Street and Zhongguancun, while the residential space was spread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o the surrounding area.(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obs-housing balance, the areas of jobs-housing balance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within the fourth ring of northern Beijing, while the peripheral areas and southern Beijing were mainly residential functions, and the impact of Beijing rail transit o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was still in its infancy.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中心城区夜间活力的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夜间活力是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繁荣程度和人口活力的集聚程度的重要反映。对城市夜间活力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满足城市居民活动需求显得日益重要。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上海中心城区的夜间活力展开定量探索,可视化地表达城市夜间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不同类型夜间活力的分布差异,并对不同半径范围内的用地布局混合度与夜间生活活力值的相关性变化进行定量测算,探讨用地布局对夜间活力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中心城区的夜间活力主要呈现出商务区块状集中、内环内连绵成带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城市夜间活力的主要业态为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夜间娱乐休闲场所、批发市场、快递物流等,且不同类型的夜间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设施用地的大范围集聚正效应略强于居住用地,相反工业用地在周边的集聚具有负效应作用。地块自身以及其距离500m以内的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混合布置对地块的活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可为城市夜间活力提升策略中的用地混合、业态布局等方案拟定提供方法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梁凡  陆明  王一晴  吴远翔 《中国园林》2024,40(4):96-102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和生态扰动,其根源在于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需求间的不平衡。老工业区由于绿地的建设条件、数量规模及空间布局等限制条件,均无法适应当代城市发展。退休职工的聚居也使居民对休闲游憩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游憩服务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因此,以哈尔滨香坊老工业区为例,构建适配于老工业区绿地游憩服务供需量化及二者匹配分析的方法体系,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和老工业区绿地评估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对供需分异极端化地块进行分类解析,明确了绿地优化的重点对象,即Ⅴ类和Ⅰ类供需分异区,为老工业区的绿地建设提供时序依据。其次,基于匹配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强调提升边缘闲置空间的供给能力和内部附属绿地的多功能性,以此满足老工业区集中性和日常性的高游憩活动需求,最终实现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老工业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王慧  吴晓 《城市规划》2019,43(3):17-26
以南京市主城区展开实证,基于"分职业"(商业服务业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视角,从"就业集聚分区"和"就业中心体系"两方面,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通过空间拟合解析其与城市就业空间的关联。结果显示:(1)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大量集中于主城中南部核心区域,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大量集中于主城北部边缘区域,二者叠加致使外来工就业总体呈现出明显的"核心放射+半环带"的空间分布格局。(2)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呈单中心就业体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无就业中心,两种职业人口共同集聚致使外来工总体呈现出一"主"一"次"、分具"单一"和"综合"特征的"双中心"结构。(3)商业服务业人员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呈现出较好的融合特性,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则呈现出吸引和互斥的多重特征,致使外来工总体与城市就业空间呈现出融合与隔离并存的双重特性。(4)外来工分职业和城市分行业就业中心呈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就业与城市服务业还呈现出明显的分子力作用关系,但叠加之后,两者总体上呈现出了截然相异的空间体系,外来工就业在西北沿江地区形成了独立于城市就业结构的"非依附性质"的另类中心。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逐渐成为全球新的空间竞争主体单元。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也涌现出了众多规模不等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核心区。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群发展实际,提出了划分城市群的新标准,并以此对国内城市群进行重新划分。同时以空间视角,对当前国内城市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城市群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城市群具有明显的梯队结构。发展国内城市群,需要重视其内在固有的梯队特性,采用逐步推进、梯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时空间行为视角切入,采用居民活动日志搜集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使用者时空路径数据集,辨识不同时间预算人群的潜在可用绿地分布及人群特征,并通过构建绿地时空享用量模型,从时空制约角度对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公平性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格局在辐射范围、享用强度和人群绿地享用时间预算方面具有时空间分异特征;2)日常出行链中固定性活动占比会对人群绿地享用时间预算产生影响;3)随个体时间预算不断被固定性活动所挤占,长距离通勤加班族、担负接送小孩上学的上班族等时间短缺型群体的绿地享用机会被深度制约,日益成为潜在的绿地享用弱势群体,在时间短缺型群体的潜在活动路径范围内增加绿地供给,有利于提高此类人群享用绿地的机会,从而提高片区的整体绿地享用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工业区绿地存在同质化、数量缺乏等先天劣势,居住街坊绿地难以满足居民运动健康需求。以哈尔滨三大动力老工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主动健身型和休闲娱乐型两类运动类型差异,识别影响运动供给能力的居住街坊绿地空间特征,基于Kano模型聚类量化居民运动需求完成权重赋值,建立运动健康视角下老工业区居住街坊绿地评价模型。应用评价模型叠加绿地实际运动使用,量化识别运动供需断点和关键调配区域,确定居住街坊绿地更新优先级,并提出具体优化和增补的更新策略。将有利于主动式健康干预的老工业区居住街坊绿地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文化消费场景已经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在 “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值得关注。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成都主城为例,分析文化消 费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探索各类城市公园在文化消费空间集 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商业、交通和公园等因素会对其空间 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公园是其空间集聚的重要因 素,不同类型公园的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分异。在城市北部,处 于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公园呈现出对文化消费空间的不稳定影 响;在城市南部,新建的综合公园更能吸引文化消费空间。结 果所揭示的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城市建 设趋向多元的表现,反映了人们的文化休闲活动对城市绿地景 观的空间倾向性,对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深圳市14个居住型城中村作 为案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城中村的通勤特 征,探讨其与就业的职住关系模式。研究发现, 城中村的通勤特征呈现出了显著的区位差异性: 从通勤距离看,城边村最长,城内村次之,城外 村最短;从通勤方向看,城内村和区位条件较好 的城边村具有较强的市中心指向,而城外村的 通勤多局限于外围区。结合深圳的就业空间布局 特征,研究归纳了不同区位城中村的职住关系模 式,分析职住空间错配的表现,进而提出优化职 住空间格局的政策建议,包括针对不同区位的城 中村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引导政策,以及在城市中 心区外培育非工业类就业中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