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土高原地区分布着无数个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极具保护价值。然而,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着严峻的人居环境危机,传统村落的延续受到了极大挑战。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黄土高原上的这些传统村落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文章以正宁县罗川村为例,在分析村落现状、总结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村落风貌延续、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方式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3.
借用杜赞奇权力的文化网络理论视角,结合H省G村的调查和实验,分析和解释新乡贤返乡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文章认为,社会背景影响及新乡贤返乡引发的乡村文化网络中,旧象征符号的弱化及异化,新象征符号的产生及扩张,造成了权力失衡的状况,即:乡村文化网络权威多元化、权力博弈以及原子化乡村受权威影响的不确定性。文章借用G村的乡村建设实验提出了文化、政治、经济三方面的对策:"再解释"文化象征符号、"合法化"新乡贤身份、培养集体经济主体。以期为新乡贤融入乡村建设,重塑乡村文化网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旨在实现乡土文化的复兴、促进中国乡村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贵州省铜仁市云舍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促进乡村振兴,并迈出了坚实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对其进行研究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云南沙溪寺登村为例,首先回顾了村落保护与建筑修复的过程。其次研究了村落保护和发展中文脉传承的具体措施,体现在从村落布局规划、街巷保护整治、历史建筑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延续传统村落的文脉,不断平衡村落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再次,研究发现准确定位、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循序渐进、多方配合、综合保护是寺登村保护与发展的经验。最后,总结了寺等村保护发展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传统村落是华夏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传统村落因其历史文化、村落风貌和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成为国内旅游的关注重点.但不少区域的古村落认知理念和保护实践仍处于比较肤浅的层面,如何在旅游发展环境下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是目前亟须探究的问题.文章以松阳县杨家堂村为例,分析其村落的主要特点与资源优势,总结出保护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及建议,以期杨家堂村在旅游发展环境下能够健康活态地保护与合理有效地开发. 相似文献
8.
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同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息息相关,治理机制的演进无法脱离资本与乡村社会之间始终纠葛的历史脉络。基于“双向运动”理论,文章通过将乡村治理演进嵌入到特定的地方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场景之中,从市场扩张和社会纠偏的两维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工业村”治理演进的4个阶段提供内在逻辑解释。结果表明,工业村的治理演进本质上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工商资本以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以企业治理逻辑、治理组织渗透为手段,致使乡村传统治理机制不断瓦解与重构的逐利性表达。最后,研究认为构建市场与社会治理双向耦合、多主体嵌入的协同治理路径是推动市场有序准入、推动乡村治理的自我革新、实现乡村振兴的“善治之策”。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国家有着大量的传统民居村落,因不涉及重要历史文物、历史事件,未被纳入保护的法律范畴。该文通过对丽江市夏禾,下束河两村的保护整治的研究,从保护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村落空间的解读与对策、民居建筑的解读与对策、产业发展、实施管理等方面等角度探索该类村庄建设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心村规划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心村建设不仅促进人口的转移、土地的流转和产业的提升,而且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共享程度。中心村建设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变迁在居住形式上的反应,是农村分散的居住形式向新型社区过渡的必然选择,也是最终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试以浙江省温岭市近年来中心村建设为实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以“参与”促“善治”——治理视角下参与式乡村规划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年来乡村规划建设面临的一个棘手又紧迫的治理困境,即村民主体性的缺失。在乡村地区提倡参与式规划,通过参与实现赋权,激发村民和村庄的自主发展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对浙江省L村的一次实验性的参与式规划展开研究,记述了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和路径,以行为研究的方式重点分析了参与对村庄治理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参与式规划的开展能够带来村庄治理的积极改变,成为促进善治的社会性途径。同时提出,要保障参与的有效性,需要具有一定的制度性条件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结构快速变动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以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乡村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居民需求结构快速变动的背景下,浙江省村庄规划总体表现出规划技术依据详细,规划类型组合丰富的特征.村庄规划通过重构农村居民点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通过加强产业发展的研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通过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适应村民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动,并通过规划保障措施推动村庄规划的实施,提高村庄规划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7.
当前乡村现代化成为中国城乡规划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权力下沉乡村、完成现代国家建构的必要步骤。本文试图提供一个基于历史经验的乡村治理解释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南京江宁案例提出一条乡村治理可能的新路径。首先,通过对国家权力主导乡村治理历史的简要回顾,提出乡村治理与现代化的关系框架,包含为稳定的治理和为发展的治理两个阶段,试图以此解释乡村治理变迁的内在机制及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挑战。其次,通过对南京江宁乡村规划治理的案例研究,本文观察到以快速响应、项目精准投入和自主实践引导为特征的新型乡村治理路径的形成。再次,基于案例研究,本文归纳出区别于传统以现代化要素投入为特征的刚性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即以现代化经验赋予为特征的柔性乡村治理模式。最后,本文探讨了这种柔性模式作为未来乡村治理理想模式的内在合理性、可行性和规划应对。 相似文献
18.
芦湾村处于城市规划区内,没有农田和农业,但村民保留着农村户口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乡村聚落形态特征明显。这类处于城市规划发展的核心区域、没有农业和农业用地,仍然保持乡村聚落的村庄是珠三角城市化区域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村庄类型。芦湾村的特殊性使得这类村庄规划既不适用于现行城乡规划体系中的村庄规划,也不适用于市镇详细规划,需要引入新的规划工具--综合社区规划。本文以芦湾村为例深入分析了芦湾类型村庄规划的困境,提出应以区域发展目标来指导村庄规划类型的选择,并在芦湾村乡村规划实践中试图避免重复"城中村"发展途径,倡导村庄发展应渐进有序转型为城市社区的价值观,保持和强化村庄物质空间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规划思想,以及结合城市绿地布局保留村落的自然景观格局的规划方法,以此探索城市化区域乡村规划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式探讨——以建宁县上坪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象、表象和抽象三个方面剖析了古村落的传统特色,构建了古村落特色要素体系。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三位一体模式,并详细地阐述了模式的框架和内容,该模式由保护、经营和监管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点;经营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监管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