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话汤桦     
<正>UED:在您的建筑生涯里,重庆扮演着什么角色?汤桦:重庆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整个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地方,是我学习建筑和成家生子的地方,太重要的地方。重庆的城市从自然到人文的魔幻现实主义画风始终是那样的令人迷惑和神往。那种尺度,那种混乱,那种全方位的感官刺激,都是城市历史上独一无二的。UED:在您众多的身份中,最热爱哪个?为什么?汤桦:当然是建筑师。那是我的本能和最大的爱好,是我赖以存在的生计,也是乐此不疲的生活方式。教师身份也很热爱,因此我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7,(6):193-204
饶小军:我们从99年(指1999年由贝森集团在成都举办的中国首届“中青年建筑师论坛”)那一次“拷问”(汤桦等人把每次抱着挖出八卦内幕目的的谈话都称之为拷问)开始说,这样比较好玩. 刘家琨:再之前不用说了?我们三个(汤桦、刘家琨、杨鹰)同房啊!而且汤桦和杨鹰还是上下铺. 汤桦:学校这段时期可以追溯一下.同房四年,同床异梦. 饶小军:同床同梦……想着同一个女孩儿. 刘家琨:那有可能. 汤桦:有可能,那个时候女孩儿也不多. 刘家琨:想两三下就想到同一个了. 饶小军:你们在重建工(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那个时候要住校吗? 汤桦:必须住校嘛,不然没有地方住,我们不是重庆本地的学生. 杨鹰:家琨、汤桦、我还有胡翌都是成都的,我们几个玩得很铁,自己叫“四人帮”.饶小军:前几天,我参与了为汪坦先生塑像揭幕的仪式,有一个小型学术活动.我做了一个题目叫《实验与批评:80年代建筑学人精神反思录》的演讲,讲一讲我们那一代在学校读书时的状态.那时候书很少,有也是那种从台湾引进的书,而且还唱着崔健的《一无所有》,那是一个集体主义的时代.在价值观上,我们那一代人受到了上一代精英意识或者英雄主义的影响.而我们后面这一代,则是新的想法.恰恰是这么一个状态,构成了77、78级以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UED:我们知道您在少年时期就十分擅长演奏手风琴。您也曾经说过最喜欢在五线谱上作画,甚至在您的某些平面作品中也体现出了对音乐和建筑关系的探索。音乐对于您的建筑生涯究竟意味着什么?丹尼尔·里伯斯金:我热爱音乐。音乐是建筑的灵魂。两者都令人产生情与理的共鸣,因此直击人心。没有建筑,音乐就如同噪音一样喧闹;没有音乐,建筑亦沦为一件普通的商品。UED:在《破土》一书中,您向我们呈现了纽约建筑师全然不同的一面。在您的笔下,建筑师更像是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甚至是流行歌星,这与公众最初对于这一职业的认识大相径庭。至少在东方人的眼中,建筑师们通常是谦逊、稳重的代名词。您认为对于一个好的建筑师而  相似文献   

4.
山城对谈     
<正>2017年2月,《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在重庆组织了汤桦项目的踏勘活动以及研讨会,邀请各位建筑师及建筑评论家对汤桦的作品进行现场踏勘,以期集各方家之言,从不同视角对汤桦近40年的建筑实践展开论述。此次研讨会为本期6月刊汤桦专辑以及筹备中的重庆专辑提供了前提与契机。对谈中,各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将汤桦的个人实践经历放到1976年以来的社会、经济以及学科的大背景中去观察并加以注解,所谈内容便为本期汤桦专辑的铺展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UED:在参加展览时,请问您有目的地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参加展览?王昀:我的作品本来就不多,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比较早期的作品和一个刚刚建好的作品,这既是对比也是回应。UED:作为大学建筑系的教授,您认为学院派的作品具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6.
主义UED:是什么原因(或者心理原型)使您采用了一种更加国际化的设计语言?马西米利亚诺·福克萨斯(以下简称马西米利亚诺):我没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我也不想拥有。我毕生都在反抗风格的概念。如果我们离开风格和形式主义,创意的灵感和新鲜感可以成为加速器,并且创造出一个直接的结果。UED:我们可以把您的"混乱"的想法理解为您想鼓励城市的复杂性吗?  相似文献   

7.
UED:什么样的环境影响您成为了一名建筑摄影师?ErietaAttali:我的成长方式决定了我的职业选择。成为一名摄影师完全实现了我的奇思妙想。我出生于特拉维夫,在伊斯坦布尔和雅典长大。在这三座城市的生活经历给予了我一种特殊的建筑情结,起初是历史悠久的古迹遗址,之后则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8.
正UED:您已经出版了多部建筑理论著作,能简单地总结一下您的建筑理念吗?它们的形成有何背景?山本理显:我常常意识到场所的本质属性,因为我认为应该同时考虑建筑与其所在场所的本质属性。场所的本质属性即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我每次都会将建筑与其所在的环境一同考虑。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通过我设计建造的建筑,哪怕只有一点点,至少也要让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比以前更加良好。我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正UED:您曾赴法国留学,这样的经历对您的建筑设计理念有何影响?许迪:2000年我有幸获得法国总统奖学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EA Nancy南锡建筑学院学习与考察约一年。在法国建筑设计教育体系中,有两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改造强调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是一切设计开展的前提;二是有关城市大尺度适应性研究则强调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大格局入手,这使建  相似文献   

10.
山城对谈     
《城市环境设计》2017,(6):25-30
自由的重庆 周榕:汤桦一直以来就是重建工(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代名词,至少从我上学时起就是这样,到现在为止恐怕也还是这样的.他的作品在重庆最为集中,跟这座城市的关系很紧密. 楮冬竹:说得稍微夸张一点,重庆就像一座城市空间的博物馆,几乎容纳了其他城市的所有空间类型.这座城市本身对于在重建工学习建筑的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上,也包括吃饭、说话、交朋友等生活状态.举例来说,我曾经带领学生参与“八校联合毕业设计”,重建工的学生即使在北京做设计,作品依然是用重建工的方式来进行,比如不断地制造上下跌落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