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30多口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地球物理等第一手资料系统分析,结合岩心、薄片观察和地化分析等研究,认为区内奥陶系一间房组储层基质孔隙度较低,溶蚀孔、洞、缝和构造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类型在平面上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异"的特征。加里东中期是该区岩溶储层形成的关键时期,古地貌、断裂或裂缝作用、高能礁滩体等是控制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层控和断控性。由此预测有利储层位于加里东中期古地貌高部位或岩溶残丘、断裂和裂缝密集带与高能礁滩体的复合部位,主要分布在托甫台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孔洞型储集层含油气分布——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碳酸盐岩孔洞型储集层具有明显的地震响应特点,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反射,在地震属性平面图上呈星状或团块状.通过对含油气储集层岩石地球物理分析,含油气孔洞具有低伽马、低波速的特点.采用由伽马曲线重构纵波速度曲线,由原声波时差曲线利用加德纳公式计算密度,以此得到拟声波阻抗,进而由拟声波阻抗反演来识别孔洞的含油气性.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突出含油气孔洞的特点,与属性分析技术结合能够更加准确地得到含油气储集层的分布,在研究区碳酸盐岩含油气孔洞型储集层的预测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钻井岩心描述、薄片鉴定及测井分析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成岩相进行了综合分析,共划分出溶蚀相、白云石化相、裂缝相、胶结相和热液相,以及8类成岩亚相: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埋藏溶蚀亚相、断裂溶蚀亚相、准同生云化亚相、埋藏云化亚相、海水胶结亚相、淡水胶结亚相和埋藏胶结亚相;5种复合成岩相:胶结-热液相、裂缝-溶蚀相、裂缝-胶结相、裂缝-热液相和云化-胶结-热液相。该区海侵体系域发育海底胶结成岩亚相;高位域时为构造热液相、胶结相等;台内滩沉积亚相多发育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大气淡水胶结亚相及少量的构造-热液相;滩间海沉积亚相发育埋藏云化亚相、溶蚀相和胶结相;台内礁沉积亚相发育大气淡水溶蚀和大气淡水胶结亚相。在构造、沉积相和层序的控制下,利用单井、成岩相连井及均方根振幅属性,对成岩相演化进行了点线面识别,顺北地区有利成岩相的分布是从南西方向逐渐向北东方向过渡。  相似文献   

4.
哈拉哈塘地区是塔里木油田塔北碳酸盐岩地层增储上产的主力区块,碳酸盐岩地层遭受了多期岩溶作用,大型缝洞体发育。依据该区测井、地震资料响应特征建立该区3类储集层评价标准。总结哈拉哈塘地区130余口井试油结果发现,Ⅱ类孔洞型储集层物性相对较差、自身产能较低,通过酸化压裂改造后可能获工业产能。分析Ⅱ类孔洞型储集层经过酸化压裂改造为出油、出水和不出液的3个实例后认为,Ⅱ类孔洞型储集层在其井旁储集体不发育的情况下,不建议酸化压裂改造,酸化压裂改造往往更容易沿纵向延伸,从而沟通底部鹰山组水体;Ⅱ类孔洞型储集层,试油结果为干层的.反映酸化压裂改造裂缝延伸范围内未能连通大的缝洞体,其井底位置离缝洞主体相对较远,建议利用现有测井资料对地震资料重新进行标定,寻找更有利的储集体位置,进行加深或者侧钻:Ⅱ类孔洞型储集层.在井旁储集层较发育时,建议进行酸化压裂改造,裂缝更容易沿横向上延伸,从而连通一间房组大的缝洞主体,获得高产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探讨深部岩浆活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对塔里木盆地巴楚一间房地区的二叠系侵入岩及奥陶系碳酸盐岩围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侵入岩主要为辉长岩和辉绿岩,为深成侵入岩,w(SiO2)为39.91%~44.62%,w(K2O+Na2O)为3.04%~3.95%,w(Na2O)/w(K20)为2.32~2.8,属钠质碱性系列,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微量元素分配模式以Ba富集Sr亏损为特征;稀土总量为106.72× 10-6~158.15× 10-6,LREE/HREE为5.44~5.89,LaN/YbN值为5.124 ~ 5.442,δEu为1.091~1.237,稀土配分模式属轻稀土富集型.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的生成,使得紧邻侵入岩的碳酸盐岩储集物性较差;在侵入岩附近一定距离,由于流体的溶蚀能力增强,碳酸盐岩储集物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是西部新区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塔中地区K1区块碳酸盐岩储层特点,探讨利用能谱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信息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储层对比,提出了以能谱测量比值的组合交会为基础的测井特征比值参数法来研究碳酸盐岩地层的沉积特性,确定了油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面及其风化壳的深度和厚度,指出能谱铀相对含量远大于钍/铀比的地方为岩溶、裂缝发育的淋滤相带(岩溶淋滤带),应在此带内寻找岩溶储层;建立了奥陶系测井地层划分模式,认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泥灰地层沉积稳定,为区域标志层,风化壳岩溶作用导致鹰山组广泛发育岩溶,是塔中的主要油气聚集层位。利用试油资料,进行交会图分析,开展储层标准研究,建立了常规测井资料的3级分类标准。在缝洞型储层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成像测井进行储层重新评价,经过K1区块5口井的实测验证,认为采用上述多参数综合解释方法来划分地层和评价储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储层地球化学等大量资料,分析了巴楚先巴扎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小海子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灰岩、云质灰岩、灰质云岩和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储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集层受控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沉积相是储集层形成的基础,研究区内台内滩是有利储层发育的相带;溶蚀作用包括暴露溶蚀和埋藏溶蚀,是储集层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渗流粉砂、氧化铁和大量溶蚀孔洞的发育等现象是暴露溶蚀的重要证据,而萤石、针状溶蚀孔洞、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异常等均指示埋藏岩溶的存在;白云岩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储集层的发育;构造破裂作用是最重要的储集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之一,有利于裂缝型储集层的发育,并为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良好的渗流通道,扩大溶蚀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沉积微相和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彭州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采用沉积微相-储集空间类型定性识别与流动层带指数定量划分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参数并利用聚类分析将彭州气田雷四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有效储集层划分为4类流动单元,不同类型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具有很好的对应性。用典型岩心的压汞曲线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揭示该方法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Ⅰ类和Ⅱ类流动单元具有相对优质的储渗条件和含气性,是彭州气田雷四上亚段缝洞型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评价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分析塔里木盆地已知不同成因碳酸盐岩储层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铀相对值、钍铀比值及曲线形态,研究其可能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差别响应,以期对未知成因的碳酸盐岩储层做出合理判断。同生期岩溶铀相对值低且曲线平滑,钍铀比值为2~7,代表储层形成于氧化-还原的过渡环境;埋藏溶蚀作用形成的储层铀相对值基本大于0.5且曲线呈齿状,钍铀比值为0~2,铀的相对富集可能与埋藏溶蚀的流体性质有关,代表强还原环境;表生作用形成的储层铀相对值的峰值基本大于0.5且曲线呈指状,钍铀比值低,可能反映了储层的非均一性与表生岩溶的氧化环境;多成因叠加的碳酸盐岩储层铀相对值小于0.5且曲线呈指状,钍铀比值为0~2。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AZ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及溶蚀孔洞发育,储集类型为溶蚀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气水关系复杂,储层有效性判别、流体性质识别及产能预测是该类储层评价的难点。针对缝洞性储层特征,阐述了成像和偶极声波测井是解决裂缝、溶蚀孔洞识别及有效性判别的直接方法,明确了基于物性分类的不同饱和度条件下的电阻率与孔隙度交会、核磁共振测井T2分布谱信息是判别缝洞性储层流体性质的有效方法。缝洞性气层有效厚度与孔隙度乘积的累加可作为产能预测的评价指标,形成的缝洞性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将进一步为经济高效地开发四川盆地AZ长兴组气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塔中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点,根据电成像定量处理的缝洞参数、常规测井参数,结合试油资料进行交会图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储集层的定量分级标准,提出了泥质含量与面孔率比值定量评价洞穴型储集层“充填率”的新方法,确定了研究区洞穴型储集层有效性定量评价标准,研究了气测组分分析法、图版法、阵列声波参数交会法以及核磁共振测井四种流体性质判别方法。根据不同储集层特征进行了各方法适应性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储集层测井与地震属性的关系,实现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评价储集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礁滩体沉积时的古地理背景、礁滩体的岩石学、层序及沉积相、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对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的礁滩体产出层位、主要造礁生物及沉积相带变化进行了探讨。发现礁滩复合体主要出露于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二段台地边缘相;造礁生物以托盘类为主,其次为海绵类。在一间房组沉积期碳同位素值和氧同位素值出现小幅波动,呈小幅海进到海退序列,整体变化不大,这一阶段海平面变化范围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心观测、岩石薄片、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 综合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碳酸盐岩剥蚀残留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储集层岩石学特征及储集性能,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集层综合评价。研究区内鹰山组主要岩石类型为泥晶灰岩、砂屑灰岩和白云岩, 其中泥晶灰岩、砂屑灰岩发育最好, 分布最广; 储集类型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复合型和裂缝型, 储集层物性中等, 其中洞穴型储集层普遍发育, 但充填严重, 裂缝-孔洞复合型储集性能相对较好; 影响缝洞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构造作用、岩溶作用及成岩作用; 有利的储集层分布于于奇西部YQ2 -YQ3-YQ4 -LN13 井区一带。这为该区及整个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剥蚀残留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区块碳酸盐岩储集层酸压形成的人工裂缝与天然缝洞系统沟通,从而提高了油井产量。综合运用酸压施工曲线分析法和裂缝导流能力曲线分析法对该区块近年来20多口酸压井的酸压改造效果进行评价和分类,研究了不同曲线对应的碳酸盐岩储集层缝洞发育情况和分布规律,分析了人工裂缝沟通天然缝洞系统的各种情况。研究结果可用于正确指导酸压设计优化和后期开发。  相似文献   

15.
塔中西部碳酸盐岩高效井以缝洞型储集层为主,在地震资料上主要表现为“串珠状”或“片状”强反射。研究高效井反射特征与储集类型以及开发动态等资料的关系,对碳酸盐岩地区井位优选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地震剖面、工程异常及产能测试、开发动态等资料及数值模拟与精细储集层标定等技术,分析高效井与第一个波谷的厚度、横向延续距离以及有效储集层在剖面发育位置等特征的对应关系,总结出一套高效井的地震反射特征图版。据此图版优选高效井点,同时建议打水平井兼探非“串珠状”储集层,对高效开发塔中西部碳酸盐岩油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巴楚地区一间房组生物礁具有6项特征:①单个礁体规模小,礁体多;②含礁层系由主礁体层和次礁体层组成;③礁体形态多种多样,与围岩均为突变接触;④礁体构成简单,微相类型单一;⑤Calathium呈高丰度、低分异度、原地生长、原地埋藏;⑥礁核内发育水道充填体。在生物礁发育的诸多控制因素中,水动力作用即存在建礁作用,也存在着毁礁作用。前者反映水流作用建造了局部的浅滩,产生了礁基有利于Calathium等的繁殖,强化了粘结作用和障积作用,促进了礁体的生长。后者则冲蚀了礁体的外形和内部的完整,改变了建礁生物的原身状态,限制了礁体的规模、形态直至发育,建礁作用和毁礁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奥陶世生物礁经历了奠基期,建礁期和毁礁期。  相似文献   

17.
裂缝对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溶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受沉积、成岩、构造及岩溶的控制,非均质性极强,其中裂缝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改造至关重要。通过对岩心、成像测井溶蚀孔洞识别和裂缝统计,对比不同裂缝发育强度、不同产状裂缝与岩溶发育之间的关系,发现溶蚀孔洞与裂缝密切共生,不整合面下的高角度裂缝对风化壳岩溶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低角度裂缝与埋藏期岩溶作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为利用不同产状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岩溶-裂缝型储集层的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潜力分析以及塔北,塔中,巴楚隆起成藏条件类比,进一步深化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规律认识,指出塔里木盆地属于特提斯北缘盆地群,宏观油气地质条件优越,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丰富,勘探领域广,层系多,资源探明率低,勘探潜力大,主攻方向是阿克库勒 凸起,雅克拉断凸、和田河凸起,卡塔克低凸及色力布亚-玛扎塔格断裂潜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