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SPOT NDVI指数、气象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采用趋势分析法对1999—2015年长江流域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偏相关系数法基于单个像元从动态角度研究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引入格网法从静态角度研究植被覆盖对气候和地形因子在整体空间格局上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植被覆盖整体较好,高覆盖地区占66.14%,表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特征;从动态角度考虑,植被覆盖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地区植被覆盖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动态响应关系不同;从静态角度考虑,植被覆盖对温度、降水、高程和坡度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存在一定的响应阈值,且都具有西部地区响应明显、东部地区响应不明显的特征。研究结果将为制定适应气候和地形的综合植被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布吉河枯水期的水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圳河的重要支流——布吉河水体不断发黑发臭的状况,对布吉河粤宝公司断面的河水枯水期水质进行连续监测。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评价并进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布吉河水质属严重的劣Ⅴ类,氮是最重要的污染物,布吉河水已经为低浓度城市污水,且水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全天24h、间隔为1h的水样监测结果表明:COD和BOD的日浓度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NH3-N和TN的日浓度变化规律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变化趋势比较一致;TP的浓度变化特征与NH3-N和TN的变化规律有较强的同步性,但是浓度变化趋势推迟1h左右。该水质监测评价分析为布吉河的水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植被覆盖变化对流域总蒸散发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总蒸散发是进行流域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时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在植被覆盖对流域总蒸散发有何影响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争论.为了得到适用于不同地区且能反映蒸散发的总体规律,本文以一个丰枯水周期为观察的时间尺度,以整个流域为观察的空间尺度,提出了流域总蒸散发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客观存在性特点的观点.文章从模型模拟、水量平衡、水热平衡、经验公式角度对该观点进行了论证.该观点对增强水资源和陆地资源的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梅罗指数法是目前国内外进行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法概念清晰、运算过程简单,按照河流不同功能分类评价,更能方便水功能区的科学管理,但未考虑毒性重金属逐年累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修正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并应用该法对岫岩县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修正法更能真实反映水体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区域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基于SPOT NDVI和实际观测气象数据,采用偏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干流区间寸滩至宜昌段及外围100 km的气象因子与植被覆盖的相关性,同时对其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在长江上游干流区间寸滩至宜昌段及外围100 km区域内,植被覆...  相似文献   

6.
7.
植被覆盖结构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以自然修复草本植被完整覆盖、地表覆盖、高层覆盖和无覆盖有根系等4种不同垂直覆盖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不同垂直结构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1)不同垂直覆盖结构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差异明显,以无覆盖有根系坡面作对照,完整覆盖、地表覆盖及高层覆盖结构减流率分别为91.12%、83.28%和61.55%,减沙率分别为98.71%、96.10%和64.69%,完整覆盖结构对产流产沙过程的抑制作用最强;(2)试验条件下,植被完整覆盖、地表覆盖和高层覆盖可截留降雨1.85、1.01和0.84 mm,场次降雨截留率分别为1.73%、1.09%和0.90%;(3)坡面径流特征与植被覆盖结构有关,试验条件下,与无覆盖有根系坡面相比,完整覆盖、地表覆盖、高层覆盖坡面流速分别降低66.69%、53.47%和19.21%,径流深降低66.70%、51.17%、39.38%。植被垂直结构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重要因素,仅用单一的覆盖指标难以充分反映植被对水沙的调控作用。研究成果对于定量评价不同植被覆盖结构的减水减沙作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MODIS植被指数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关中盆地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借助基于像元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特征看,关中盆地植被覆盖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006 1 a-1;从年内分布特征看,关中盆地植被覆盖年内波动明显,呈单峰型曲线;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关中盆地植被覆盖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从年尺度来看,关中盆地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和温度均呈现不显著正相关;从月尺度来看,关中盆地植被覆盖度与当月降雨量和气温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水热因子的季节波动对研究区植被生长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丹 《人民珠江》2015,36(3):103-107
运用改进型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水质,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丰、枯、平3个水期中,丰水期水质状况最差;4个监测断面中玛纳斯河水质状况最好,蘑菇湖水库水质状况最差,其内梅罗污染数值接近4;五项水质评价指标中,石油类及BOD5是研究区内超标最严重的两项评价因子;3个水期内,研究区整体评价等级均为Ⅳ类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取植被覆盖对光学影像反演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选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表示植被覆盖度水平,以垂直干旱指数(PDI)或修正垂直干旱指数(MPDI)线性回归土壤含水量的光学影像反演方法为例,基于2018—2020年哨兵2号卫星影像,利用河北省地面土壤含水量实测数据,对不同植被覆盖水平下土壤含水量反演精度进行评价,探讨植被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NDVI≤0.13时,PDI的反演精度略优于MPDI反演精度,MPDIPDI的修正作用不明显;(2)在0.13<NDVI≤0.30时,PDI仍能够达到较好的精度,但MPDI可以明显提高精度;(3)当0.30<NDVI≤0.59时,PDI反演精度较差,修正后MPDI能够显著提升精度;(4)在NDVI>0.59时,修正后的MPDI也无法得到满足要求的精度。可得出结论:当NDVI≤0.59时,光学影像可反演得到精度尚可的土壤含水量反演结果,通过一定的植被影响修正方法,可改善反演精度;当NDVI>0.59时,即使采用修正方法,基于光学影像难以得到满足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传统尼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分析,指出其缺点,并对其作出改进,提出了一种污染等级的划分方法。将改进的尼梅罗指数法应用于磐石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更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2.
水质评价分析在地表水水质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评价是水资源保护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资源管理机构业务流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形成多类统计分析报表和图形,用于指导各项业务,是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的重要技术手段。结合江苏省水文局 “地表水水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发建设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多测点、多参数、不同时期、多模式的评价分析模块功能及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经过实际应用,基本实现水质评价的自动化,提高了水质评价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西北诸河区地表水质评价结果,从点、面污染源排污状况着手,分析地表水河流、湖库水质状况,评价水功能区的纳污状况,并分析了污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北诸河区大部分河流和湖库水质良好,仅少部分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有11.2%的水功能区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超过纳污能力,超载区主要分布于河西内陆河、天山北麓诸河和塔里木河源流等水资源二级区;中亚西亚内陆河、塔里木河干流的各水质项目浓度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水质和水量分割在不同体系进行监测和管理的传统水污染治理技术,使水域只能被动接纳水体。为此,提出了一种创新技术体制--水流分质排放方法,建立了水质、水量监测和水体分流设施一体化的智能感知与控制系统。论述了实现该法的技术难点;运用相关性原理分析发现水质项目间存在多向相关项目,论证了从多向相关项目中选取能进行快速在线监测的项目以及求取和分级的方法;并按其监测速度分成若干优先监测级别,使被保护水域能快速选择性接纳符合水质管理目标的水体,实现创新技术体制。查新报告表明,在国内外未见相同文献。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快速灵敏选择水体,有效防止污染扩散和输移。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草海流域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草海不同断面空间水体进行布点采样,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水体主要污染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草海水质进行了评价,探究草海水体污染物源以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草海丰水期DO、CODMn、CODCr、TP较枯水期高,其余的污染指标也表现为枯水期较好;水质指标总体上在码头通往湖中心方向的这段水域表现最差;CODMn和TP对草海水质产生的影响较大,超标指标主要为CODMn和CODCr;草海码头和草海出口处的水域的水质污染较重,其余水质相对较好。草海各断面空间的水质类别总体上在Ⅳ—Ⅴ类之间。草海流域应着力Ⅳ类水域治理,扩大Ⅲ类水域占比,从而缩减Ⅴ类水域,这对改善草海流域水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可为草海流域污染防治及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长虹 《吉林水利》2014,(10):34-39
本文分析了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地表水水质状况。通过河流水质资料从矿化度、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等参数分析反应其变化趋势,分析其水质现状。从而判定乌苏地表水是否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是否可以满足生活、工业用水、农田灌概以及渔业养殖等多种用途的水质要求。结果表明,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地表水水质现状为Ⅰ―Ⅲ类,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17.
自然植被覆盖格局的研究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福建和江西2省为研究区,基于30 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数据,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合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因素,探索分析闽赣地区自然植被覆盖格局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地形是影响闽赣自然植被覆盖程度的主要因素,江西和福建2省自然植被覆盖程度分别在高程[100,300)m和[300,500)m区间,与高程相关性最大;在坡度25°和10°以上,与坡度的相关性减弱。②江西主干河流附近农田和城镇交错,福建主干河流附近城镇和林地嵌套,2省自然植被覆盖程度与距河流距离的相关性差异显著。③距离城镇居民点5 km和4 km分别为江西和福建2省自然植被覆盖程度与距居民点距离相关性最弱处。  相似文献   

18.
淮河淮南段水污染状况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选择了对淮河淮南段水质影响较大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物需氧量等指标评价了淮河水质。结果表明,淮河淮南段枯水期水污染指数要明显高于丰水期和平水期,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水质类型为Ⅳ类水到劣Ⅴ类水。在分析了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