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辽阔的海洋犹如一个巨大的“储热库”,大量地吸收着太阳能,所得到的能量达60万亿千瓦左右。我国海域可利用的海水温差能达1.2亿千瓦。由于太阳辐射无法透射到海水深层,海水温度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洋表层海水与深500米处海水,其温度相差可达20℃以上。海洋上下水层 相似文献
3.
4.
5.
海洋温差能储量巨大,全球总量约400亿kW,我国温差能资源十分丰富,达3.67亿kW。海洋温差能清洁可再生、发电波动小、能量密度高,积极开发海洋温差能资源对实现科技兴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热交换技术是海洋温差发电的核心技术。由于海洋温差发电过程中海水和工质流量大、换热器介质进出口温差小,开展高效热交换技术适应性分析十分必要。从高效热交换技术出发,对其换热形式进行综述,阐述并分析其在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中的适应性,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海洋温差能发电工程示范和应用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7.5 kW海洋温差能向心透平的蜗壳、喷嘴和叶轮进行气动设计,模拟研究了透平在设计工况及非设计工况下的气动性能。采用经验参数及遗传算法优化方法对透平的一维参数进行设计,得到一维设计结果,并据此对蜗壳、喷嘴和叶轮进行三维设计,得到透平的气动结构造型。利用CFD技术模拟研究了透平的三维流场及性能,得到透平在设计工况及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透平效率为86.5%;在非设计工况下,透平效率随着叶轮转速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至设计转速后,透平效率增加幅度较小;随着进口温度的升高,透平效率逐渐增大;当进口压力为设计工况压力时,透平效率存在最大值;非设计工况下的透平功率基本与叶轮转速、进口压力和进口温度均呈正相关;设计工况下的最佳喷嘴-叶轮相对径向间隙为0.05,可变喷嘴叶片安装角为35~40°。 相似文献
8.
9.
10.
针对空冷散热机组冷热介质进出口的温度监测,提出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实现对空冷凝汽器表面温度的在线监测;同时,对空冷散热器周围以及内部环境所形成的环境能源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温差发电的自取能模型及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温差发电在空冷岛温度环境下的取能特征,进一步验证其发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温差发电,则可大幅降低传感节点对电池的依赖,由此降低进行电池更换定期维护的高昂成本,并提高无线传感网络整体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无盖板PV/T组件相比于盖板式PV/T组件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电能输出方面的优势明显。基于此,提出一种无盖板型水冷式PV/T模块,并搭建由光伏对比模块、水冷式PV/T模块以及无冷却水循环的PV/T对比模块构成的实验平台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温度、流量对无盖板PV/T模块电、热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冷作用下,PV/T模块的光伏组件温度显著降低,与PV/T对比模块相比发电效率提升11.54%;环境平均温度为21.7 ℃、平均辐照度650 W/m2的测试条件下,流量0.12 m3/h时模块的电效率为17.44%,热效率为19.80%,综合效率达到65.69%,考虑到循环泵消耗的电能,表面积1.93 m2的水冷式PV/T模块全天可存储有效能3.72 MJ。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