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提高河南省西平县小洪河流域防洪水平,通过暴雨移置法将郑州“7·20”特大暴雨移置到洪汝河流域,分析小洪河流域在“7·20”特大暴雨条件下的洪水过程。结果表明:在郑州“7·20”特大暴雨条件下,西平县小洪河流域水利工程(除石漫滩外)均超保证水位;水库大坝、河道堤防均有可能出现漫溢、溃坝、决堤险情;小洪河堤防险工处可能决口;滞洪区、行洪区需全部投入运用。提出了针对性改善建议:在防洪工程调度运用中对大中型水库工程防洪库容试行全部拦蓄原则;完善滞洪区、行洪区群众转移预案编制;变更小洪河桂李站保证水位为62.51 m,保证流量为420 m3/s;建立小洪河洪水演进模型等。  相似文献   

2.
老王坡滞洪区是淮河上游小洪河上的一座重要防洪控制工程,辐射西平县6个乡(镇),总面积达1.07万hm2。2007年汛期,为分流小洪河超标准洪水,老王坡滞洪区曾2次启用,累计淹没土地0.75万hm2,涉及群众2.18万户,9.3万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穆棱河流域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工程规划与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水库、堤防为主的防洪体系,综合防洪抗洪能力显著提高,并在防洪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防洪特征水位是洪水对水利工程设施危害程度的特征值,是洪水预警、防汛调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洪水量级、工程防洪能力和组织防守力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分析确定密山桥水文站防洪特征水位,可为防汛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预警标识,为水文情报预报和防洪预案级别的启动制定标准,为密山和虎林市的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影响龙羊峡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的主要因子有黄河上游的洪水起涨特点、水库下游河道的安全过流能力、龙刘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方式、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等几个方面。龙羊峡水库的预泄模式宜采用固定预泄的方式,洪水预报的有效预见期为7 d,预泄判别流量为1 500 m~3/s,预泄流量为2 000 m~3/s,相应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为2 588~2 590 m,在此区间内水库进行动态调蓄运用,视上游来水预报和水库蓄水情况确定出库流量。水库水位超过2 590 m时,水库按常规防洪运用方式运用;水库水位超过2 594 m时,水库按设计防洪运用方式运用。  相似文献   

5.
小洪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初具规族,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作用,不但可使小洪河顺利抗御防洪标准以内洪水,而且对超标准洪水亦能起到科学调度、减灾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翾  杜成寿  郑桂平 《人民长江》2013,44(18):59-62
陆水属山溪性河流,洪水陡涨陡落,汇流时间极短。陆水水库地理位置特殊,水库下游紧临京广铁路,且水库防洪库容小,调洪能力差,加之上下游防洪标准不一致以及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不足,给水库的防洪调度带来了很大难度。侧重从防汛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情况、防汛抗旱调度等方面,对陆水水库历年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总结,可为今后更好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笋岗滞洪区建成于1983年底。由于布吉河建于特区成立的初期,其下游河道防洪标准较低,不能单独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笋岗滞洪区的作用就是与布吉河下游河道联合运行,起到削减洪峰流量,延长洪水历时的作用。具体运行方式为:当布吉河流域发生扣年一遇洪水时,洪水进入滞洪区后,一部分洪水从泄洪闸下泄,并通过下游河道排走,其余洪水暂时滞留于滞洪区库内。在设计情况下,布吉河流域扣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7j469m3/S,滞洪区泄洪闸的限制最大下泄流量jj25Om3/s,根据笋岗滞洪区水位一库容曲线图经调洪演算得到的结果为:滞洪区设…  相似文献   

8.
杨汴通  解天  郭宇 《治淮》2004,(9):12-14
受副热带高压和西南气流共同影响,2004年7月16日8时至17日8时,河南省黄淮之间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和特大暴雨.淮河流域甘江河、澧河、小洪河及长江流域唐河均出现较大洪水过程,部分河段发生了超标准洪水,澧河泥河洼、小洪河老王坡滞洪区相继启用.汛情发生后,河南省各级防汛指挥部坚持以人为本,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严密监测雨水情,科学调度洪水,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防洪调蓄作用,保证了洪水的安全下泄.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研究了噶尔河流域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根据坝前水位进行指示调度的防洪度汛调度运行方式,并遵循小水下闸蓄水兴利,中水分等级降低水位,大水加强泄量控制,特大洪水开闸敞泄洪水的调度运行原则以有效解决水库坝址上下游防洪之间的矛盾,保护库区土地资源,降低库区淹没损失,实现防洪与兴利之间的平衡,确保水利枢纽工程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闽江流域天然水源分布、流域水库洪水预报模型、河道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技术、流域水库防洪错峰调度、流域天然动态蓄水量与水库防洪兴利的重要关系和发展水文预报调度的自动化系统等方面,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防汛决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八五期间重点治淮骨干项目杨庄滞洪区工程,经过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最近通过了由水利部淮委和河南省水利厅主持的竣工验收。 杨庄滞洪区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城西22公里的小洪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1026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冯家山水库"7·23"洪水的形成与调度过程,调查统计了洪灾损失,分析了水库防洪效益及防洪调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水库防汛调度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杨庄滞洪工程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城西22km的小洪河干流上,属"河道型"滞洪区,控制流域面积1026km2,滞洪库容2.55亿m3。杨庄滞洪区若调整为水库后,可继续发挥拦蓄洪水的作用,提高下游防洪除涝标准,同时可减少老王坡进洪机遇,减少淹没损失;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粮食生产安全做出贡献;为西平县城及水库下游乡镇提供生活及工业水源;可发展旅游业和水产养殖等,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把杨庄滞洪区调整为杨庄水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09年8月长江上游发生的较大洪水(简称“09.8”长江上游洪水),为减轻荆江河段及荆南四河的防洪压力,控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实施削峰调度。通过还原计算,分析了防洪调度对荆江及城陵矶河段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拦洪调度的三峡水库最高库水位达152.89 m,沙市、城陵矶水位均在设防水位以下,避免了荆江河段高洪水位,降低了防汛响应级别,减少了中下游防汛成本支出,同时增加了5.3亿kW·h的发电量,取得了较大的防洪与发电效益,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首次大规模防洪调度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梅雨期安徽省长江、淮河、新安江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历史罕见。滁河流域属于长江流域,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上游襄河口闸以上发生超历史记录水位洪水,历史上第5次启用荒草二圩、荒草三圩蓄洪区分洪蓄水。通过水库蓄水量变化反推水库拦蓄的流量过程和利用各圩区蓄滞水量进行三角形概化反推入圩流量过程并结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大型水库调度及中型水库拦蓄及启用荒草二圩、荒草三圩在削减洪峰流量、降低洪峰水位发挥的作用,实际降低相应站点水位0.50~1.50 m,有效减轻下游河段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岔路河流域的星星哨水库为例,基于水库汛限水位非工程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设计洪水,洪水预报调度方式,移民淹没线限制,库区淤积,防洪风险和效益分析等,对汛限水位的调整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星星哨水库的汛限水位具有一定的上调空间.  相似文献   

17.
2002年7月21日至8月3日。渭干河流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其主要特点是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洪水峰高量大。这场洪水严重威胁了黑孜水库和下游库、沙、新三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情测报在这次防洪抢险、水库调度运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各级领导和防汛部门提供了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江苏省黄墩湖滞洪区在沂沭泗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利用DHI开发的MIKE 21软件建立骆马湖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研究黄墩湖滞洪区启用标准以及调度运用方案。通过骆马湖入湖洪水过程分析,掌握了骆马湖入湖洪水特征和洪峰间隔。运用模型模拟了不同设计标准下骆马湖水位变化过程,分析了黄墩湖滞洪区启用标准,阐述了不同阶段入湖洪峰对骆马湖水位的影响程度,明确了黄墩湖滞洪区调度运用控制水位和各阶段的预警时间,落实了调度运用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研究成果可为骆马湖防汛形势预判和黄墩湖滞洪区滞洪调度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河流防洪系统的不断完善,水库群联合防洪的作用逐渐显现,且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越发丰富。针对混联水库群的结构特征,考虑水库群的防洪能力、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及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建立了以最大削峰为目标的混联水库联合调度模型,并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以江苏淮安市盱眙县桂五水库—山洪水库—龙王山水库防洪调度系统为例,将20年一遇设计洪水和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作为输入条件,计算结果显示,经优化调度后龙王山水库最大下泄流量较规程调度分别削减了10.4%、13.5%,且优化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水库最大占用库容,更有利于下游防洪对象的安全、水库自身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金新 《水力发电》2021,(4):97-101
为增加两河口水库的发电量,通过对两河口水电站水情水调系统、工程概况、历年洪水资料、下游防洪现状和库区回水与移民情况综合分析拟定了根据水情水调系统预报的洪水流量确定汛期水库控制水位的分级预降回蓄水库汛期发电调度方案。采用优化调度方案后两河口水库多年平均发电量由110亿kW·h增加为114.2亿kW·h,兴利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