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顶管最大的问题是一次顶进长度,要想一次顶成一段最理想的长度关键问题是顶力。当然影响顶力的增大,因素是很多的,但最主要还是管子与土壤的摩阻力,但目前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采用注入触变泥浆,有些资料介绍泥浆减阻可减少顶力60~70%。 1.使用触变泥浆的体会概况:我公司从70年代末,就使用触变泥浆为顶管减阻,曾在1978年,在温榆河,为水源八厂输水管线穿越温榆河水射顶管时,就采用了注入触变 相似文献
3.
在顶管施工工艺、技术逐渐发展并近成熟的当下工程环境中,中小型口径长距离顶管施工由于其工程的特殊性、实践可能性,一直以来为市政顶管工程领域函待填补了空白。本文通过分析福州市某排水工程顶管顶进成功案例,就中型口径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膨润土注浆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涉及触变泥浆的润滑应用、顶力控制应用等,并试图通过介绍顶管顶进前的膨润土泥浆各项参数的优化来对比实际施工中取得的顶进效果,希望能为以后相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矩形顶管在地下过街横通道、地铁进出站通道及地下共同沟等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应用起来越广泛,国内外学者对顶管施工的顶推力、摩阻力、减摩泥浆和背土效应等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在浅埋矩形顶管施工中,对顶推力进行监测的分析不多。本文依托实验工程,对顶管顶推力计算理论和整体背土效应预判理论进行了应用分析,解释了顶管施工过程中整体背土效应的演化过程,提出一个动态监测顶推力的方法,用以判断减阻效果及是否有发生整体背土效应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6.
现代顶管施工过程中会产生2种阻力,第1种是顶管机的迎面阻力,当顶管的管径、地层、埋设深度确定以后,其迎面阻力往往是定值;第2种是管外壁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理论上该值是与顶进长度呈线性递增的,但由于目前顶管都采用注浆减阻工艺,因此管外壁的摩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浆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7.
市政管道顶进工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注浆减摩技术,可有效实施长距离顶管。通过西安市某雨水主干管道机械顶管施工实例,介绍了触变泥浆减摩技术在长距离顶管工程中的应用,对泥浆减摩的作用原理、基本要求、材料选型、施工拌制配合比,以及注浆施工控制管理等方面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触变泥浆进行配比试验及模型模拟试验研究,找出了以砂性土中进行长距离顶管工程所适用的触变泥浆配比,并将该试验结果成功应用在工程实践当中,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减阻泥浆在大直径混凝土顶管中的应用,现场施工得出的数据表明,采用减阻泥浆将大大减小顶管施工中的顶推力。 相似文献
10.
11.
钢顶管轴向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允许顶力大小。若顶力控制不当,顶管可能发生轴向失稳破坏。顶进过程中的轴线偏差会降低轴向稳定性。为解决存在轴线偏差的钢顶管允许顶力计算问题,考虑管周土体的约束、管土摩阻力的共同作用,将钢顶管顶进过程中的轴线偏差作为初弯曲,建立并求解能量方程,获得了临界顶力荷载的解析解。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了根据容许轴线偏差量与管长共同确定初弯曲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初弯曲条件下的稳定系数与允许顶力。稳定系数与轴线偏差呈二次曲线关系,轴线偏差越大,顶管轴向稳定性越低,允许顶力越小。钢顶管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轴线偏差造成的不同初弯曲计算稳定系数与允许顶力,以控制顶管顶力,避免发生轴向屈曲。 相似文献
12.
顶管顶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顶管施工设计中,顶管顶力的准确计算十分重要,相关计算公式很多,而且计算结果相差很大。基于上述问题,对各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和归类,选取工程实例对公式进行了数值分析,提出了各公式的适用范围和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得出了未考虑土拱效应的公式计算结果大于考虑土拱效应的计算结果,以及现规范中顶管顶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过于保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管道顶进距离延长后,确定合适的管道允许项力,已成为管道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着重介绍管道设计允许顶力的计算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管接头有缝隙后的允许顶力是如何折减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矩形顶管在大城市地下通道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建立矩形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地层变形的计算预测模型已成为当前顶管施工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矩形顶管施工引起周围土体变形的主导因素为摩擦力、开挖面附加应力、土体损失,理论分析必须考虑这几个主导因素。针对以上主导因素,提出考虑三者共同作用下的矩形顶管施工地层位移计算方法。用Mindlin位移解对应力作用面积分析顶进过程中开挖面附加应力及摩擦力引起的地层变形;以随机介质理论分析建筑缝隙引起的土体损失产生的地层变形。考虑到各影响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将各因素引起的地层变形叠加,从而得到主导因素影响下的地层变形预测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开挖面附加应力、摩擦力主导隆起区地层变形,土体损失主导沉降区地层变形,地层埋深越大此现象越明显。将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对比,两者在变化趋势及变化量上趋于吻合,因此,所提公式可作为类似工程工前地层变形预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6.9 m×4.2 m矩形顶管在进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伊犁路站3号出入口过街地下通道时,需下穿运行中的110 kV电力井。为确保电力井的安全,采取悬吊保护措施,以钻孔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承台为支撑体系,用70号双榀H型钢悬吊电力井。在施工中用拉森钢板桩作临时围护;在开挖暴露出电力井基础后,顶入工字钢;电力井悬吊后,回填黄沙,进行注浆加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探讨了垂直顶管顶力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工程实践给出垂直顶管顸力的两种计算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垂直顶管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7.
顶管技术作为非开挖的技术中的一种,可以在不用开挖地表土的情况下将管道铺设完毕,具有其他开挖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顶管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管道周围土体原有的平衡,造成地面的沉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相对于圆形顶管,矩形顶管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更大,从而引起的地面变形也更大。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某地下通道矩形顶管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永兴河北路综合管廊需下穿大庆—广州高速路,因管廊设计需规避或降低风险点,经过明挖、暗挖、矩形顶管等工艺比选,认为矩形顶管具有无需降水、控制地层沉降、工期进度较快、道路及管线无需迁改等优势,故采取双孔大断面矩形顶管穿越高速路.(1)通过受力计算分析,采取合理设置管节中隔墙,增加矩形顶管整体刚度,可减少... 相似文献
20.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对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金科路站4号出入口联络通道采用大断面多刀盘矩形顶管施工。介绍了顶管施工现场的监测方案,从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和土体水平位移等方面研究了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得出了推进时顶管正上方土体的上抬量最大、孔隙水压力在顶进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垂直于顶进方向的水平位移大于顶进方向的水平位移等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