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导淮传奇     
相传,在很久以前,中原大地到处都是汤汤洪水。大禹三次来到桐柏山,才将水患平息。传说桐柏山过去常有水妖作怪,兴风作浪,惊风走雷,石号木鸣。大禹决定出兵讨伐,并捉住了一些水妖。但风浪仍不平息,这才发现原来是有一个叫无支祁的水妖在破坏捣乱。这个无支祁身似蛟龙,头如猿猴,变化多端,力大无比。大禹连派几员大将都捉拿不住,以后派了一个叫庚辰的神将才将它捉住,并把它锁于  相似文献   

2.
导淮老话     
1981年3月,我在美国探亲访友。一夕,前往纽约中国城,拜访46年前共同从事导淮入海工程的老友——张渊扬教授。老友相见,总不免说些老话,谈起了导淮的旧事。(一)说起导淮来,真是话长。戊戌(1898年)变法后,人们大大地觉醒了,普遍存在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潮。人们自动地举办了许多维新事业,导淮救灾自然是一桩大事,于是有很多人研究导淮事业:写书,写文章,办杂志,乃至自备资斧,不怕风雨和烈日,步行勘察淮河水道,研究设计方案,我们记得,淮北武霞峰和江南胡雨人等,都是学人和治淮专家,而南通的张謇则居高临下,提倡甚力,并建立机构,培育人才,为导淮事业做了许多实际准备工  相似文献   

3.
张雷 《治淮》1993,(12)
柏文蔚、字烈武,安徽寿县人。他是我国近代追随伟大民主主义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家之一[史称“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柏(烈武)],也是一位名震遐迩的军事家。他热爱祖国,与共产党合作,为反帝反封建奋斗终身。柏先生早年曾目睹淮水泛滥成灾,极为关心淮河的治理。他在积极追随中山奔走革命之时,就拟有导淮计划,但因多种原因终未能实现。 1930年,柏文蔚先生在扩大会议反蒋失败后,又返回南京柏园。经李烈钧、于右任等人调解,方与蒋介石的对立情绪有所缓解。柏当时在军政各界均不能插手,遂又将导淮计划提出,呈请国府批准,并表示个人愿意专心干导淮工作。李、于等人从中斡旋,蒋介石乃表同  相似文献   

4.
柏文蔚,宇烈武,安须寿县人。他是我国近代追随伟大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家之一[史称“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柏(烈武)”],也是一位各震逼迫的军事家。他热爱祖国,与共产党合作,为反帝反封建奋斗终身。柏先生早年曾目睹淮水泛滥成灾,极为关心谁河的治理。他在积极追随中山先生奔走革命之时,就拟有导准计划,但因多种原因终未能实现。1930年,柏文藤先生在扩大会议反蒋失败后,又返回南京柏园。经李烈钩、于右任等人调解,方与蒋介石的对立情绪有所缓解。柏当时在军政各界均不能插手,遂又将导淮计划提出,呈…  相似文献   

5.
自从黄河向南夺淮入海,黄河的洪水和泥沙进而威胁淮河。淮河入海水道愈淤愈高,迫使洪泽湖不断扩大。汛期,洪泽湖难以容蓄,于是淮河洪水由五坝泄往高邮、宝应等湖,并越过运河,向东进入里下河区。造成这一带严重洪涝灾害,危害一千多万亩耕地。而当1855年黄河由铜瓦厢向北大改道,形成现在的黄河新道后,丢下了糜烂破败的淮河,淮河的治理就提上了日程。自清代末年开始,建议者不乏其人,其中以张謇最为激烈。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淮河大水,50多万人流落他乡。张謇建议设立筹议导淮局,并开始进行测量,一些地方官竟指使测量队私自纂改测量记录,用夸大开挖工程量的办法进行于挠。这个阴谋直到民国年间复测才被揭穿。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国人民永远纪念他。他是在从事推翻清王朝革命之前,就非常关心我国的水利事业。在他的宏伟实业计划中,对我国的长江、黄河、淮河的治理,非常重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和设想。淮河,历史上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由于长期受黄河夺淮的影响,尾闾不畅,灾害频繁,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孙中山先生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认真研究了各种导淮方案。在实业计划中,  相似文献   

7.
简单梳理了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这段历史,探讨孙中山提出开发三峡的伟大构想,研讨后人为把孙中山已激发的梦想变成现实所做的工作,总结近百年来,团结开发三峡水力资源对中国水利事业,乃至中国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陵峡三斗坪,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上的一座超级大坝。设计坝高18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26台,总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年发电840亿度,回水至重庆,改善航道650公里。总工期18年,总投资361亿元,是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三峡工程从设想到规划和论证通过,历经70余年。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他1919年在《实业计划》一文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较早研究治黄方略的人,早在1918年-1919年,就在其《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他的治黄计划。主张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借鉴世界其他大河的治理经验,根治黄河水患,发展流域经济,确立黄河长治久安之策。 一、一个主张运用近代科技治黄的计划 孙中山的治黄计划集中见于《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篇首及第一计划中。并在第三计划论述了黄河港的建设,在第四计划论述了黄河流域铁路网的建设,是《建国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孙中山主张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来治黄。《实业计划》是孙中山绘制的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宏伟…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设上海港口和治理开发长江的方案,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其主体思想基本正确,部分不切合实际而不可行,远期发展目标仍需我们以继往开来的精神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从致灾的社会因素出发探究了中国近代水灾肆虐的成因,提出了标本兼治的较为系统的治水设想。这些思想是其民主革命思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和民生性的特点,对当今的防洪减灾工作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澳门原水供应须依靠珠海方面,因此,全面节水、开源节流,是保障澳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考虑到当地雨水资源丰富,该文通过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的雨水集蓄应用,为澳门的雨水收集、利用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戎华  竺均 《长江建设》2009,(7):62-63
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民国时代从此开启。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描绘的“现代化”、“工业化”蓝图令人懂憬。虽然孙中山没有给出建设南京的具体步骡,但先行者的思想往往在后人身上延续。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节约用水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婷  赵力 《山西水利》2009,25(3):16-16,18
介绍了太原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即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防治水污染,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完善水价格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16.
<正>《大坝与安全》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源期刊,向本刊  相似文献   

17.
18.
《大坝与安全》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源期刊,向本刊投稿并被录用的稿件,将由本刊统一纳入上述网络版和光盘版,版权归《大坝与安全》编辑部所有。本刊所付稿酬中已包含上述网络版和光盘版的稿酬,不再  相似文献   

19.
<正>《大坝与安全》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源期刊,向  相似文献   

20.
1 工程概况及主要职能。1.1 枢纽工程的概况。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原名三盛公)东南的黄河干流上,居内蒙古河套平原的西南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