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马最良  姚杨  姜益强 《流体机械》2005,33(9):30-34,71
介绍了近年来笔者开展的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的形式、系统在我国“三北”地区应用的预测分析、供单、双级混合热泵供暖系统用的空气/水热泵的实验研究、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与测试等,以期推动该系统在我国寒冷地区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锅炉燃煤采暖已成为近年来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热泵作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替代锅炉燃煤供暖势在必行。为了提高热泵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的性能,本文提出了4种改进的CO_2热泵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理论计算和对比,为CO_2热泵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双级热泵实验台,进行了双效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双级热泵系统的实际效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伟  马最良  姚杨 《流体机械》2008,36(1):66-69
新型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由一级侧机组(空气-水热泵机组)和二级侧机组(水-水热泵机组)通过中间水环路耦合在一起.中间环路供水温度的变化对一、二级侧机组运行特性有较大影响.利用计算机仿真程序,对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稳态特性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着重分析了中间环路水温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并以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最优为目标函数,得到最佳中间环路供水温度的理想设定范围.研究结果显示,最佳中间环路供水温度理想设定范围应在13~18℃之间,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在此温度区间运行,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0%以上.  相似文献   

5.
寒冷地区用空气源热泵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文星  田长青  王森 《流体机械》2003,31(Z1):43-4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寒冷地区的空气源热泵(ASHP)系统,并对其性能、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双级压缩变频空气源热泵(TV-ASHP)系统型式,试验研究表明,TV-ASHP在-18℃以上的室外低温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制热效率和制热量,同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低于120℃,能够满足寒冷地区冬季供暖需要.  相似文献   

6.
基于热泵和太阳能的住宅供暖供冷供生活热水三联供系统是一项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环保的技术措施。该系统以直流变频空气能热泵为核心,结合太阳能、电能及其他能源,向住宅供暖、供冷及提供生活热水,着重解决了直流变频空气能热泵向住宅高效供暖、供冷、供生活热水,和太阳能及其他备用能源的联动,面向住宅供暖冷及生活热水的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工艺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机组与地板供暖结合的供暖系统,分析了两者结合应用的优点.对该系统和城市集中供热和散热器系统、城市集中供热和地板供暖系统、电加热地板供暖系统从一次能源消耗、初投资、运行费用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技术经济分析表明,类似延边地区这种冬季采暖期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采用地下水源热泵与地板供暖系统相结合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李春来  朱慧敏  苑舜  施涛 《机电信息》2020,(15):28-29,32
从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角度出发,在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中引入清洁供暖,进一步增加清洁能源的消纳空间。在此基础上,研究考虑清洁供暖的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能量管理问题,提出一种以能源消费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构建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氨吸收式热泵和板式换热器联合供暖系统,探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设定太阳能保证率为30%、40%、50%,板式换热器设计负荷占建筑负荷的20%、30%、40%、50%。建立数学模型对太阳能保证率和板式换热器换热量的组合形式进行计算,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出当太阳能保证率在45%、板式换热器设计负荷占建筑负荷的30%时,系统达到最佳配比关系。在这种匹配关系下,系统COP为3.11,辅助加热量为520 kW·h。通过试验对构建的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导热油出口温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误差为11%,供水水温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误差为3%。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由此验证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现有高原供暖装置因持续加热造成的灼热不适与高温烫伤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恒温节能供暖装置,重点介绍了产热结构的设计、排布及温控系统,该装置的加热功率可随外界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始终将外界温度维持在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实现了节能高效、温度自控、移动方便的目的.同时利用ANSYS分析加热体...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制冷与热泵产品的热力学完善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比起常规应用的EER或COP性能参数,热力学完善度具有稳定性、可比性、相对性、统计性和合理性等特点,可用于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比较.文中给出了热力学完善度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以冷却塔内额定流量为0.833 m3/s的双级贯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Workbench操作平台对其进行单向流固耦合分析。采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水轮机模型。使用商业CFD软件Fluent,对全流道模型进行三维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分析了内部流场及各部件的水力损失,得到了转轮叶片上准确的水压力分布。将流场计算结果应用到结构场中,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转轮设计工况下的刚强度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转轮的静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3.
混合工质变浓度调节热泵可以随着环境温度变化、通过改变其组元的成分,来调节热泵的制热量以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混合工质变浓度调节方法在电压缩式热泵系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现有变浓度电压缩热泵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混合工质变浓度吸收式热泵系统,阐明了其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部件,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决定性的作用.介绍了广汽自主开发的G-MC机电耦合系统结构原理,分析其各个驱动模式下的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各驱动模式的系统效率,并制定了模式切换策略.为验证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动力性、经济性仿真和G-MC传动效率试验验证,并与同期车型进行性能...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爱因斯坦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单压吸收式制冷装置,通过对该系统建立热力学模型,应用P-T方程和P-R混合规则模拟出系统中正丁烷-氨、氨-水工质组的相平衡参数曲线,和各状态点的状态点的初始参数,探究了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发生温度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系统COP及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冷凝温度升高而降低,系统COP呈下降趋势,冷凝温度上限为48℃;当发生温度在100~120℃范围变化时,系统COP随发生温度升高而增加。相对而言,系统COP对发生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发生温度次之,再次是冷凝温度。模拟结果为后续试验台搭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单冷系统俗称水冷分体)是指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的一种应用,即用水环路将此小型机组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内部余热为主要特点的热泵供冷、供暖的空调系统.该系统目前在南宁市的一些空调工程中也有采用,主妥从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优缺点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HEV)的概念、类型和原理,并对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动力耦合方式做了简单描述;根据驱动系统电机的个数,即双电机和单电机,对比分析了每种混动模式的驱动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重点讨论了P2模式下驱动系统的结构形式;并总结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未来混合动力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着重介绍了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以及实现途径和优越性。该系统采用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制冷机,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的使用效率,节约了大量传统的能源,保护了环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智能化柿饼烘干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柿饼烘干工艺的特殊性,烘干过程烘干房温湿度的控制比较麻烦。以单片机STC89C58为控制核心的热泵烘干控制系统,包含烘干房中温湿度的控制,热风转换的控制,热泵系统过载保护控制等环节。控制系统运行后,可无人值守,减少劳动强度。本系统实现了对温湿度和生产流程的准确控制,从而提高柿饼的品质。同时,排风经干燥处理后的重复利用可降低能耗干燥系统的封闭运行,可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奶站采用热泵系统回收牛奶冷却时排放的冷凝热,并用其加热清洗用水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奶站热泵系统各部分以及热泵机组各部件的内在关系,根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整个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以Matlab/Simulink为平台用模块化建模方法编制数值模拟程序进行系统动态模拟。模拟结果得知该系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牛奶的温度从35℃降到保鲜所要求的温度,并能将一定量的水从18℃加热到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