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盐田刚毛藻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刚毛藻的防治方法及其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刚毛藻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的工艺.结果表明,刚毛藻预处理条件为:刚毛藻与2%(w/v)氢氧化钠混合,85℃反应80 min;酶解条件:藻粉质量浓度35g/L,纤维素酶用量80 U/g底物,加入5 g/L Tween-80,此时酶解率为61.74%;在30℃下培养40 h,发酵液中乙醇质量浓度为12.15 g/L,转化率42.63%,达到乙醇理论转化率的83.42%.  相似文献   

3.
以螺旋藻和紫菜作为参照对西双版纳几种食用藻类(刚毛藻、水绵、鱼子菜)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作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食用藻类矿物元素丰富,Mn在所有样品中含量都非常高,矿物质含量刚毛藻类>紫菜>鱼子菜>螺旋藻>水绵类;各藻的总氨基酸含量略低于螺旋藻而大于等于紫菜,刚毛藻和水绵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螺旋藻和紫菜;各样品鲜味氨基酸百分比差异不大(39.62%~43.99%)。西双版纳地区食用藻类矿物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和对口感的满足,而且资源丰富,是潜在的良好食品或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4.
盐田生物     
14 8 江苏盐田刚毛藻 (Cladophora)资源的综合利用。华栋 ,牛德中。资源科学。 1 998,2 0( 6) ,56~ 60。江苏盐田的刚毛藻资源十分丰富 ,年产干藻可达 4 .0万t以上。刚毛藻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刚毛藻可用以制造优质的纸张、蛋白粉和果胶 ,具有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废水处理简单等优点。本研究为刚毛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途径和技术。文中论述了刚毛藻的生物学特性 ,江苏盐田刚毛藻的产量及综合利用的试验与结果讨论等。表 2参5。1 4 9 利用地下卤水资源孵化卤虫及养殖卤虫的可行性研究。张福 ,马若欣。苏盐科技。1…  相似文献   

5.
在体外模型上,对人工养殖的葛仙米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考察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对葛仙米中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藻胆蛋白、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都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但作用方式和抗氧化程度也有不同,在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中,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藻胆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在超氧阴离子清除试验中藻红蛋白≧藻蓝蛋白藻胆蛋白;在抑制脂质过氧化试验中藻红蛋白藻胆蛋白藻蓝蛋白。人工养殖的葛仙米中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及藻胆蛋白粗提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三者抗氧化方式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刚毛藻稀碱处理液发酵制备饲料酵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利用刚毛藻稀碱处理液发酵制备饲料酵母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发酵液中初始糖浓度3.5 g/L,接种量20%(v/v),pH 4.8,(NH4)2SO45 g/L。在最优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液中菌体干重为(6.74±0.83)g/L,粗蛋白量可达15.12 g/L,酵母对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利用率为94.8%。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青霉菌对刚毛藻中纤维素的降解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氮源种类、硫酸铵含量、料液比、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纤维素降解的影响。选择了pH值、料液比、硫酸铵含量进行L9(3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各因素对蛋白、总糖含量、纤维素酶活的影响,得出最佳降解条件:藻粉3 g/L,料液比1∶15(g∶mL),硫酸铵20 g/L,磷酸二氢钾1 g/L,硫酸镁0.5 g/L,缓冲液pH 6.0,发酵温度为30 ℃,发酵时间为7 d,在此条件下,蛋白含量为12.44 g/100 g,总糖含量0.58 mg/g,纤维素酶酶活4.84 U/g。  相似文献   

8.
丁文杰  岳思君  郭伟  秦韶燕  贾士儒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11):1243-1245,1261
为了获得野生发状念珠藻和液态培养发状念珠藻细胞破碎和提取藻蓝蛋白的最佳方法,进行了发状念珠藻细胞破碎方法的研究.采用液氮研磨、反复冻融,超声破碎,高压均质和玻璃珠破碎这几种方法对野生和液态培养发状念珠藻进行破碎研究.通过测定破碎率、藻蓝蛋白提取得率和纯度,对几种细胞破碎效果和藻蓝蛋白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高压均质方法能获得最佳的破碎效果,当野生发状念珠藻和液态培养发状念珠藻细胞密度为10mg/mL时,破碎率分别达到96.45%和97.06%.反复冻融法为提取液态培养发状念珠藻藻蓝蛋白最理想的方法,其藻蓝蛋白的纯度和提取得率分别为0.468和1.28%;高压均质为提取藻蓝蛋白的最理想方法,其藻蓝蛋白纯度和提取得率分别为0.153和1.43%.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海洋微藻培养的设备,常用藻种及其来源,海洋微藻的一般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蔷薇藻(Rhodella reticulata)是属于红藻门的一种海洋单细胞微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藻胆蛋白、胞外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文中研究了蔷薇藻的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能,藻细胞经过破碎,通过硫酸铵沉淀和DEAE Sepharose FF柱层析后,可以分离出较纯的藻蓝蛋白,纯化的藻蓝蛋白在620 nm处有一个最高的吸收峰,纯度为3.92,经SDS-PAGE电泳后,测得藻蓝蛋白含有α和β两个亚基,分子质量分别为18 ku和22 ku。蔷薇藻藻蓝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蔷薇藻纯化后的藻蓝蛋白比粗藻蓝蛋白具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海洋微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三角褐指藻和等鞭金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而等鞭金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无论是三角褐指藻的EPA还是等鞭金藻的DHA,均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低温有利于三角褐指藻积累EPA和PUFAs,但PUFAs含量(W/W)在10-2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虽然等鞭金藻DHA含量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但PUFAs在20℃时含量(W/W)最高,为10.5%.不同海洋微藻不仅具有不同的生长温度,且最适PUFAs合成的温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盐藻粉及其软胶囊的生产方法、食用安全性、功能及产品标准。动物试验表明盐藻粉软胶囊具有抗辐射、抑制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该项成果对我国盐田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用Sephadex G-150(G-150)、Sephadex G-200(G-200)、Sephacryl S-200(S-200)和Sephacryl S-300(S-300)四种凝胶对富含藻红蛋白的多管藻藻胆蛋白提取液进行过滤,并对所得藻蓝、别藻蓝蛋白组分做进一步纯化,优化建立了有效分离去除藻红蛋白、纯化制备藻蓝、别藻蓝蛋白组分的技术方法,即依次使用G-150、S-300和S-200凝胶过滤,所得样品中藻蓝和别藻蓝蛋白相对含量显著提高。并且根据实验现象,对凝胶柱的选择性、柱效、内水体积以及样品的蛋白组成等主要因素与凝胶过滤实际效果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武昌俊  唐欣昀 《食品科学》2012,33(3):199-202
通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NTG)诱变得到一株杜氏盐藻高产玉米黄素突变株Zea1,以此突变藻株为实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突变藻株生长所需C、N、P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5、2.0、0.1mmol/L,积累玉米黄素所需C、N、P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5、2.0、0.2mmol/L。分别比较强光照(5000 lx)、正常光照(3000 lx)、低光照(500 lx)对野生型和突变型藻株生长和累积玉米黄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等光照条件下,突变型藻株藻细胞数和玉米黄素的积累都略高于野生型藻株;强光照明显有利于突变藻株藻细胞生长和玉米黄素积累,藻细胞数分别为低光照和正常光照条件下的7.08倍和1.29倍,玉米黄素含量分别是低光照和正常光照条件下的4.56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15.
葛仙米藻胆蛋白提取工艺及藻蓝蛋白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葛仙米藻胆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葛仙米藻胆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NaCl浓度为0.24mol/L,pH7及提取时间为4.2h时,藻胆蛋白的得率最高,分别为7.004%,7.438%,5.924%;藻蓝蛋白的稳定性实验表明,藻蓝蛋白在30℃以下,酒精浓度在10%以下,pH值在6~8的范围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冻融法破碎发状念珠藻细胞,经过磷酸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步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发状念珠藻藻蓝蛋白,其纯度(A615/A280)达到5.321,纯化因子为7.623。纯化的藻蓝蛋白最大吸收峰为615 nm,其室温荧光发射峰为646 nm,SDS-PAGE电泳显示其α和β亚基的分子质量在14.4~18.4 ku。稳定性实验表明,低温、避光、pH 6~8以及低浓度的蔗糖等条件下发状念珠藻藻蓝蛋白是稳定的。实验结果将为开发利用发状念珠藻藻蓝蛋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葛仙米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炎和抗紫外活性进行体外比较研究。方法:通过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和TNF-α,比较葛仙米中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炎活性;通过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辐照诱导NIH-3T3成纤维细胞损伤,考察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紫外损伤活性。结果:体外抗炎结果显示LPS能极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和TNF-α(P<0.01),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均能极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分泌的NO和TNF-α的含量水平(P<0.01),其中藻红蛋白抑制NO分泌能力高于藻蓝蛋白,藻蓝蛋白对TNF-α的分泌抑制作用高于藻红蛋白。体外抗紫外损伤结果显示UVB 4000 mJ/cm2可以成功诱导NIH-3T3细胞的紫外损伤,但是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对NIH-3T3细胞的紫外损伤并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葛仙米中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具有很好的体外抗炎活性,但两者对UVB诱导的细胞损伤并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毛藻藻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晓苹  周琼  翁凌  苏文金  曹敏杰 《食品科学》2006,27(12):482-486
从红毛藻(Bangiafusco-purpurea)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A565/A280为5.0)的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纯化过程包括: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柱层析。通过扫描藻红蛋白的紫外可见光谱,确定其为R-藻红蛋白。用SDS-PAGE及银染色法测定了组成R-藻红蛋白各亚基的相对分子量。并研究了pH值、温度、光照等理化因子对R-藻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红毛藻藻蓝蛋白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种方法从红毛藻中提取藻蓝蛋白。研究表明,组织捣碎法破碎细胞效率较高,6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效果较好,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线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从红胞藻中分离纯化得到试剂级的藻红蛋白,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研究。以红胞藻为原料,采用反复冻融、硫酸铵盐析和疏水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藻红蛋白,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胞藻经过4次反复冻融后藻红蛋白溶出率最高,两步硫酸铵分级沉淀可使藻红蛋白纯度(A545/A280)提高到2.45,进一步采用Butyl-S-QZT 6FF疏水层析纯化后藻红蛋白纯度(A545/A280)达到试剂级,为6.63,回收率为48.9%。纯化的藻红蛋白在545 nm处有最大特征吸收峰,荧光激发峰位于541 nm和553 nm处,发射峰位于587.5 nm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的形式存在。藻红蛋白含有3个亚基,分子质量分别为9、10 ku和20 ku,在30~50℃、pH6~8条件下能保持相对稳定。Cu2+对藻红蛋白的光谱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在Ca2+、Mn2+、Zn2+、Fe2+、Fe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