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作龄 《橡胶译丛》2005,32(1):48-52
模型硫化是将胶料充入模腔中,通过加热进行成型和硫化的加工方法。使用模型的硫化方法有模压硫化法、移模硫化法、注射模压硫化法和液体注射(LIMS、RIM)等硫化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胶料制备方式、向模型供料方法、硫化过程产生的最高剪切速率、模型内胶料压力的达到值和温度等方面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10 .3 .3 硫化工序a.模型硫化模型硫化是将胶料充入模腔中 ,通过加热进行成型和硫化的加工方法。使用模型的硫化方法有模压硫化法、移模硫化法、注射模压硫化法和液体注射 (LIMS、RIM)等硫化方法 ,而这些方法在胶料制备方式、向模型供料方法、硫化过程产生的最高剪切速率、模型内胶料压力的达到值和温度等方面均有差异。表 1 0 6为各种模型硫化法及其相关条件。模压、移模和注射硫化是根据向模型供料的方式不同区分的 ,三者在剪切速率和模内胶料压力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模压硫化因模型价格便宜和设备简便而被广泛采用。但为了稳定制品…  相似文献   

3.
(三) 传递模压硫化传递模压硫化是介于普通模压硫化和注压硫化之间的一种方法。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模具必须由三部分组成;带柱塞的上模,带装料室的中模和带模腔的下模。把半成品放入中模装料室,然后闭合模型并加压,这时胶料通过小孔被挤入模腔中,然后受热硫化。与普通模压法相比,传递模压法具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4.
橡胶模型制品成型硫化有平板模压法,传模压成型和注射成型法,对橡胶模型制品硫化设备的选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橡胶制品通常是采用模压法生产 ,已有10 0多年的历史。然而 ,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对橡胶制品生产提出了“高质、高效、低耗、低成本”的要求。因此 ,要求以新的方法来取代模压法。首先考虑到的是注射成型方法 ,因为这种方法已成功地应用在塑料制品注射成型中。但是 ,橡胶的注射成型除了与塑料一样考虑流动性与注射机的结构以外 ,还需考虑胶料的硫化问题 ,从而使胶料的塑化温度受到限制。橡胶注射成型方法是 :模具在关闭和锁紧的情况下 ,将塑化的胶料直接注射入模腔内 ,经过加热硫化获得高质量橡胶模型制品。这种方法的研究成功和发展 ,…  相似文献   

6.
引言对橡胶制品来说,注射模压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加工方法。实质上,这种方法是一种适宜于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的高速加工过程。确切地说:注射模压可看成是胶料自动进料、加热和塑化,接着注入进行硫化的热模之中。理想的注射方法是将胶料加热至实际的硫化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分析丁腈橡胶(NBR)模压制品质量的工艺影响因素。NBR模压制品产生质量缺陷的主要工艺因素为:胶料混炼工艺、胶料粘度、胶料停放时间、胶料尺寸,模具结构和尺寸公差、硫化温度、硫化压力和硫化时间等。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有效解决NBR模压制品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光贤 《中国橡胶》2007,23(3):34-37
一、概况未硫化胶料在高温、压力下为粘稠流体,而到了模压硫化阶段,胶料迅速充满模腔,其多余的部分(为了防止缺胶,填充在模腔中的胶料,肯定保持一定的过量)溢出硫化,便形成了溢胶(也称废边、飞边)。溢边一旦形成,为使外观整齐、美观,必须除去,这一工序习称修边。  相似文献   

9.
有转子硫化仪滞后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立芳  王永涛  徐则明 《橡胶工业》2001,48(11):680-684
分析了有转子硫化仪测试胶料硫化特性时出现的第1次试验时间滞后现象。实验分析和传热分析计算得出,硫化仪模胶充满空气时的转子表面温度比充满胶料时低,从而导致硫化仪第1次试验胶料的硫化速度慢,表面为胶料硫化特征时间(ts1,t10,t50和t90等)滞后。在试验前延长硫化仪模腔保温时间可缩短第1次试验的滞后时间。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现有两种轮胎硫化胶囊成型方法即模压法和注射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成型方法--注射模压法.注射模压法将1台螺杆注射机和1台模压硫化机组合使用,型芯用电加热,温度可调节和控制,可适当提高模温以缩短胶囊硫化时间.注射模压法可提高胶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确定可硫化橡胶产品的最佳硫化时间是很困难的,即使采用复杂的计算机模型时也不例外。传统方法是采用反复试验的方法确定连续硫化、挤出产品的线速度或硫化罐及模压制品的加热(冷却)周期,这样做会导致生产力的极大浪费和废料的增加。即使确定了最佳硫化时间,胶料配方调整或材料更换后,最佳硫化时间也会发生变化。计算机模型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精确预测最佳硫化时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注射成型橡胶-金属制品为例,研究橡胶制品硫化内压及模腔内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橡胶制品注射成型中胶料起到介质的作用,平衡模腔内金属骨架等材料的升温速度;胶料的炭黑种类及用量、硫化体系、活化体系对橡胶制品硫化内压影响较大,对模腔内温度影响较小;胶粘剂M538与胶料的硫化匹配性良好;模具封胶可以提高橡胶制品硫化内压,有利于提高橡胶制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橡胶参考资料》2007,37(6):23-23
据德国消息,LWB Steinl公司称,其快速硫化技术可以使模压橡胶制品硫化时间减少50%,并有实例证实,在没有改变模压橡胶制品的物理性能的前提下可缩短一半的硫化时间。该公司称,在注射成型阶段提高物料温度,使物料尽可能以最高温度被注射入模腔。该公司补充说,这项技术的专利正在申报中。  相似文献   

14.
橡胶与金属粘合模压硫化胶料流动方向与粘合强度的关系张建伟蔡鸣黄克钧(山东省非金属材料研究所250031)模压法是目前国内生产橡胶制品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用于生产金属挂胶制品。多年以来,人们很少把模压硫化中橡胶的流动方向同挂胶制品的剥离方向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续上期)表4一段模压硫化条件制品厚度/mm硫化温度/℃硫化时间/min硫化压力/MPa硫化剂<1120~1305~1010BP、DCBP1~6125~13510~1515BP、DCBP6~13125~13515~3015BP、DCBP13~25155~16030~6015DCP13~25165~17030~6015DBPMH25~30165~17060~12015DBPMH表5平板硫化常见问题及其对策问题原因对策制品表面分型面部位产生裂口、脱皮硫化时胶料因快速膨胀收缩、压缩而引起。降低硫化温度、压力,低温40~50℃脱模。出现深褐色斑点胶料中夹有气泡。卸控制压返放炼气程,模度具、装设胶置气量孔,排。除胶片中的空气,制品表面…  相似文献   

16.
德国LWB Steinl公司日前声称,其快速硫化技术能够有助于硫化时间缩短50%。该公司称,该技术可以在不改变模压橡胶制品物理性能的同时缩短一半的硫化时间。 该技术主要在注射成型阶段提高物料温度,这样可使物料尽可能以最高温度被注射入模腔。这项技术的专利正在申报中。  相似文献   

17.
向宇  肖风亮  黄乐 《橡胶工业》2013,60(3):173-176
介绍一种无模硫化、车削加工的丁腈橡胶(NBR)密封件的配方设计和工艺流程。配方设计:选择中高丙烯腈含量的两种不同门尼粘度的NBR并用,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并用硫黄和促进剂,以炭黑N330为补强填充剂。工艺流程:胶料在预成型过程中贴合密实,为硫化后胶筒浇注一层高硬度且不发脆的树脂外壳,然后进行车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车削加工法的试样物理性能与常规模压硫化试样基本一致,车削加工法可用于密封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在模具分型线处出现裂伤或裂痕,对于大型橡胶制品是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其原因在于,橡胶硫化是放热反应,胶料内部温度上升并超过设定的硫化温度,在高温下胶料膨胀,使模型内产生过剩压力。该压力在硫化初期使上下半模稍稍张开,少量未硫化甚至是初步硫化的胶料会被挤压到两个半模之间。经过一段时间后,模内压力下降,外压又使模具紧紧闭合,但原来被挤出的胶边不能随产品顺利收缩,仍留在半模之间,  相似文献   

19.
轮胎高温硫化条件与胶料硫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轮胎高温硫化条件与各部位胶料硫化特性的关系,确定各部位胶料的硫化特性应满足tz(等效正硫化时间)〉tmin(最短开模时间),t90〈td(总等效硫化时间)〈tmax(最长硫化平坦时间)的设计原则,以及胶料在硫化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温度应低于或等于胶料可达到的最高温度θmax。  相似文献   

20.
刘心慧  高健 《橡胶科技》2013,11(9):38-44
阐述橡胶硫化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胶料硫化特性的测试方法;分析硫化仪技术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介绍国内外胶料硫化特性试验方法标准和硫化仪标准;概述硫化仪的校准方法和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