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异养硝化菌株Y1,该菌的最优硝化条件:C/N为9.6,温度为30%,初始pH为9.0,摇床转速为250r/min。在此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52.88mg/L的氨氮经8h降解后浓度降低到4.02mg/L,硝化过程中未发现中间产物亚硝酸氮和硝酸氮积累。菌株Y.不仅具有异养硝化作用,还能以硝酸氮作为唯一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40h内对初始浓度为196mg/L的NO3--N降解率为99.05%。  相似文献   

2.
硝酸性氮和亚硝酸性氮在1999年2月补加到了“关于人体健康保护的环境标准”中。标准值两氧化态氮总合为10mg/L以下。此标准的通过实施、在现在排不标准中的使用审核,预定在2000年中央环境审议会的咨询回报会上提出。另处,对于硝酸性氮及亚硝酸性氮来说,像现在的自来水标准及地下水标准中,一直强化其去除对策。而且,对于含硝酸、亚硝酸的总氮的排水限制已有持续10年以上的历史,有许多处理技术的提案。因此,在考虑硝酸性氮和亚硝酸性氮时,可以参考对应这些先前法规的技术。本文首先根据以往针对各种法规对于硝酸性氮和亚硝酸性氮的处理的研究的方面作以简单归纳之后,来解释各个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氨氮废水亚硝酸型与硝酸型脱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低碳氮比的高浓度氨氮废水采用亚硝酸型和硝酸型脱氮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亚硝酸型脱氮可明显提高总氮去除效率,氨氮和硝态氮负荷可提高近一倍。此外,pH值和氨氮浓度等因素对脱氮类型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硝酸态氮姚一萍,赵玺宏,尤美云,高天云(内蒙古农科院测试研究中心010031)土壤提取液中硝态氮的比色测定方法有将硝态氮还原成亚硝态氮后测定的Griess一Ilosay法、酚二磺酸法、变铬酸法,其中酚二磺酸法较为常用,但相当...  相似文献   

5.
虽然关于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副作用进行大量的研究,但是要评估农药施用后的结果对微生物生态的危险性还是十分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对于这些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方法缺乏统一性,尤以对稻田土壤的研究为甚。Yamamoto等人曾提议7种测试项目和农药对稻田土壤生态系统副作用的评估方法,其中对稻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较为关注,理由如下:(1)由于可能出现通过硝化和脱氮作用,氮以气态形式(N_2和N_2O)有相当量的流失,因此对土壤肥力和作物营养特别有意义。(2)进行硝化作用的土壤表面薄层(氧化层)直接和经常接触农药。(3)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种类比较有限。(4)已知对一些化合物特别敏感。硝化作用过程由2步组成:主要由亚硝酸细菌类将铵盐氧化成亚硝酸盐,然后主要由硝化细菌类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研究关注的是前者,硝化作用中的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6.
缓效氮肥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植物所需要的氮素大部分或全部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是以有机态氮、氨态氮和硝酸态氮三种形式存在。在土壤中,这三种类型的氮由于下雨或灌溉水量较多,地下排水作用以及作物来不及吸收(也不可能及时全部吸收)等原因,必然要流失一部分。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开发出处理高氮豆制品废水的新工艺.实验结果显示,当曝气阶段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保持在0.5 mg•L-1左右时,曝气过程中NO-2-N/NO-x-N的比率始终维持在93%以上,并且曝气结束时,有大约87.6%的氨氮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途径去除的.因此,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在0.5 mg•L-1左右时,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时实现了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经过理论计算和机理分析,在此溶解氧下,亚硝酸菌的比增殖速率近似为硝酸菌的2.22~2.43倍,并且低溶解氧容易在活性污泥颗粒内形成进行反硝化作用的缺氧区.因此,在常温下,只要采用溶解氧传感器控制SBR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在0.5 mg•L-1左右,就可以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相似文献   

8.
测定硝酸态氮的方法很多,在用强还原剂蒸馏后滴定的方法中,通常分为酸性和碱性介质还原法两类,应用的还原剂有德瓦达合金、锌粉、铁 锌粉、锌 硫酸亚铁等。Iso53.5—1984介绍了以铬粉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测定肥料中的硝酸态氮。本  相似文献   

9.
利用筛选和分离的脱氮微生物固定在PVA凝胶膜中,研究了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PVA凝胶膜中转化脱氮过程。结果表明,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PVA浓度为15%,细胞浓度为4.6 g/L的凝胶膜中,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历时较短,36 h内对200 mg/L的氨氮去除率达99%,而且无中间产物亚硝酸氮的积累;在固定化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7~9,最适温度为30℃,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脱氮过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p.BN5去除硝态氮同时降解苯酚的特性。研究表明,当pH=7,转速为180 r/min时,该菌株对420 mg/L苯酚的降解率达100%,对40 mg/L硝态氮的降解率达93.31%。随培养基内苯酚浓度的升高,最终细胞浓度上升,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酶活逐渐降低,且亚硝酸还原酶受抑制较大。氮平衡分析显示,消耗的硝态氮中有54.6%转化为胞内氮,39.4%以含氮气体的形式被去除,表明菌株主要通过好氧反硝化作用和细胞同化作用脱氮。  相似文献   

11.
2-氯-6-(三氯甲基)呲啶经过多年来試驗已证明对于氨水、銨盐和尿素等氮肥有防止經过浸瀝和細菌作用所引起損失的作用。銨离子在泥土中受到亚硝化和硝化細菌的慢性氧化而成为亚硝酸和硝酸盐,再受嫌氧菌作用变成氮或氧化氮而自土壤中逸出。大多数土壤都能保持銨离子而不易受水浸瀝流失,但亚硝酸和硝酸盐則很易流失。2-氯-6-(三氯甲基)呲啶在泥土中有杀害亚硝化细菌的特效而使亚硝化和硝化过程不致发生。这样,銨离子在泥土中有較长时間可被植物所利用。它不会杀害細菌、霉菌、草苗或谷类植物。氮肥中只須加入相当于銨氮0.5~1%的添加剂,即可防止肥料損失而使植物迅速生长。如每英亩玉米田中施硫酸銨150公斤与  相似文献   

12.
在化肥检验工作中,测定硝酸态氮含量是经常性的工作。然而在目前常用的方法中,虽然有的方法在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都能满足要求,但测定手续比较麻烦,一次测定需时较长,用到的试剂较多,成本较高,工作效率较低。为了简化手续、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能得到满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国外早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态氮的报道,日本用该法测定肥料中硝态氮的含量;美国、苏联、德国等用该法测定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我国有关此法报道甚少,尤其在产品的正规分析工作中尚未应用。本文拟就该法在肥料检验中的应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水系,硝酸态氮和其它氮氧化物是重要的污染物。硝酸态氮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最高价形态。由于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能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所以规定饮用水中硝酸态氮的含量<10mg/l。由于大多数硝酸盐均易溶于水,NO_3离子中的氮在不同情况下可被还原成不同价态,以及缺少稳定的络合物,这些都给硝酸态氮的测定带来一定困难。国内测定硝酸态氮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硝化作用是顺承发生的,包括亚硝化和硝化两个生化反应过程,并由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这两种协同独立完成。全程氨氧化菌(Comammox)打破了硝化作用分为两步的认知,它能够独立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这对地球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与典型的硝化菌相比,Comammox具有补充响应的优势,如适宜在寡营养条件下生长等,这些都引起了研究者对Comammox在废水处理中作用的关注。文中概述了Comammox的发现过程、Comammox在各种生境中尤其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规律和丰度,以及其生理生化特性。最后,对污水处理系统中Comammox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提高对Comammox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亚硝酸型反硝化生物脱氮的节能机理及优化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须焦化污水处理工艺中,通过对亚硝酸型反硝化生物脱氮与硝酸型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比较,探讨了需氧量、耗碱量及投资降低的机理。试验得出的优化方案是以NaOH为碱源的亚硝酸型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相似文献   

16.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1]作为一种传统测定全氮的方法,在地质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是测定地球化学样品全氮的常规方法之一,本方法测得的氮不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因硝酸根离子在煮解过程中不会完全还原为铵离子,且易挥发损失;一般土壤样品中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不超过全氮量的1%,故可以忽略不计;针对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在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全氮时的影响因素[2],本文将进行详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消除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沸石与硝酸铵熔融盐反应制得沸石氮肥,研究在水冲洗和土壤模拟耕层下铵态氮和硝态氮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冲洗条件下硝酸根和铵根的释放质量浓度呈一阶指数方程降低;在土壤模拟耕层下,硝酸根氮和铵根氮释放分别满足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模型,即SUG IHARA模型和SUG IHARA改进模型,表现出一定的控释特征。  相似文献   

18.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中排放量最多、危害性最大的两种物质之一(另一种是SO2),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氧化亚氮(N2O)、亚硝酸、硝酸,还有少量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三氧化氮和五氧化二氮等。其中一部分在大气中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培养125种不同成分废水的适应性硝化菌群,使用电镜观察法研究其菌群构成和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同时在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硝化颗粒加入量的条件下分析其反应时间阈值,来研究短程硝化颗粒的制备方案并研究其对高NH3-N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适应性变异促进培养法。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污染条件下,硝酸菌浓度均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关系,亚硝酸菌均表现出线性增长关系。随着NH3-N浓度增加,适应性硝化颗粒中,亚硝酸菌占比持续降低,而硝酸菌占比持续升高。亚硝酸菌浓度与NH3-N浓度呈现逆相关,硝酸菌浓度与NH3-N浓度呈现正相关。从而发现,不同的NH3-N废水污染形式对应的适应性硝化颗粒生化成分有较大差异,对不同成分的NH3-N废水需要选择针对性的硝化颗粒进行废水处理,可以有效提升废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植物所需要的氮素大部分或全部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是以有机态氮、铵态氮和硝基氮三种形式存在,而为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有机态氮则需经土壤微生物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后始为植物所吸收利用。铵态氮是一种阳离子交换体,能为土壤牢固地吸着,不因下雨、灌溉而流失。但铵态氮由于受硝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