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杰  吴伟东 《四川建材》2020,(1):225-226
新工科理念对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势在必行。对于工程估价2(即安装工程估价课程)来讲,识图困难、细节过多是突出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工程估价2课程中,广泛使用BIM技术建立的三维模型帮助学生建立从二维图纸到三维实体的直观认识,实现图纸工程一体化,以期全面提高学生对安装工程本身的认识和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掌握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和估价的各种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现阶段工程估价及其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BIM)引入工程估价课程教学,从教学目标改革、BIM与估价课程教学的融合、新的教学指标评估体系和BIM教学资源投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工程估价BIM教学整体改革思路。从估价理论课程教学、课程案例教学、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基于BIM的教学改革方法、教学方案和主要措施。最后,通过对常见BIM造价软件平台的概述,并结合工程估价课程特点和工程界对估价能力实际需求,提出了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与决算等工程估价全过程全面应用BIM技术,全面系统估价能力训练的设想,并探讨了每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及技巧。  相似文献   

3.
工程估价的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莉 《山西建筑》2008,34(12):204-205
由于工程量清单和平法标注的引入对工程估价课程教学产生的较大影响,提出应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并针对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其实施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斌 《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101-105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让学生通过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使他们在与本课程相关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通过阐述在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中所进行的改革与实践,为共同提高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需求,提出了岩土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建设方案,形成了岩土工程勘察、基坑工程、地基处理和桩基础设计等教学模块,构建了结合工程实际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全面考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岩土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的系统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典型岩土工程问题的计算分析方法,培养其表达设计理念、交流沟通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全过程课程设计在岩土工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爱领  田权魁  李晓芬 《山西建筑》2007,33(19):213-213,233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改革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了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工程估价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熊伟  孟庆昇 《建筑经济》2016,(10):71-75
传统的房地产成本法估价中存在着工作繁琐、受估价师影响较大的缺点。针对这些不足,将GIS和BIM技术引入成本法估价中:在房地分估的路径下,利用GIS对评估区域的土地市场价格进行评估;基于BIM对建筑重置成本和折旧进行精细化测算。最后以深圳市某办公楼为例论证本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胡季英 《四川建材》2012,38(3):255-256
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为工程管理服务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构建了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新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新模式注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房地产成本法估价中,存在着工作量大、效率低、受估价师主观影响大等问题。有鉴于此,将 BIM 技术应用到成本法估价中,在房地产成本构成分析和房地产估价的基础上,构建了实时估价操作流程,通过向 BIM 模型中注入大量的非几何信息,对建筑物的工程量进行快速精确的统计分析,同时对建筑物使用期间各构件的折旧信息进行高效管理,并结合估价时点对应的建筑市场工料机价格信息,实现了智能化与实时化的房地产成本法评估,并以深圳市某办公楼为例论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孟阳君  李灿  贺寒辉  唐响亮 《砖瓦》2022,(2):164-165
BIM的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结合VR技术,正在全方位的进入土木工程领域。首先指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现状,结合两个具体的工程案例,将BIM技术应用于桥梁工程的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后续BIM技术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扎实、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现有工程估价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从教学效果看,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明显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业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应构建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和实践平台,向以BIM为核心的数据化、信息化综合型教学发展。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分析BIM技术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建设的若干影响因素,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BIM背景的工程管理专业全面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钢结构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紧跟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步伐,通过融入BIM技术到钢结构课程设计中.借助其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模拟性及可出图性的优点,解决传统钢结构课程设计中的弊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冲破阻碍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人才匮乏瓶颈,工程管理专业BIM 实践教学亟待改革。对标行业需求,将OBE-CDIO理念引入BIM 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能力。基于OBE 理念确定培养目标,指导BIM 实践教学框架设计,并合理分配所需理论知识点进入各相关理论课程;再以CDIO 理念指导实践教学过程,实现对建模能力、专业分析能力、目标控制能力的培养,满足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BIM 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开始推广BIM技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设计企业制定了企业BIM技术发展规划。这些规划中必然涉及到BIM示范工程。本文作者5年来参与了中建5批BIM示范工程的管理,针对建筑企业的BIM示范工程从顶层规划、申报立项、过程控制到验收推广的所有流程,BIM示范工程管理部门如何引导和管理BIM示范工程进行BIM技术应用,以及如何让BIM示范工程在企业内部起到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可为正在进行BIM示范工程管理的相关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BIM技术融入高校工程管理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建筑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BIM技术的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考虑BIM在国内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开设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将BIM技术融入现有课程中,以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新型人才非常必要。文章分析了传统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课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主动适应新时代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的行业需求,BIM+已经成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文章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BIM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发现存在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偏少和实践应用考核体系缺失等主要问题,同时以BIM+为中心,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调...  相似文献   

18.
钢结构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视钢结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校期间在钢结构设计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为毕业后从事钢结构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针对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改革设想,钢结构课程设计应从选题、教学方法、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此研究为提高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程晔  艾军 《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99-101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基础工程课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公共平台课程,其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工程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之前所学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基础的设计和计算。本文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改革工作,并对其实践与改革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更好地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培养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指导过程的实践工作,分析了传统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课程设计任务书、实施手段、考核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对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提高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