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民屯凹陷太古界潜山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辽河大民屯凹陷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岩性、岩石矿物成分和储集空间复杂等地质特点,以常规测井和声电成像测井方法为手段,系统地开展了岩心实验分析,确定了本区储集岩的岩性,总结出变质岩潜山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并依据密度与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测井的交绘图,确定储集岩和非储集岩的划分标准,准确地识别潜山岩性;另外,依据储层的电性特征,利用深浅侧向电阻率比与声波时差的乘积,形成组合参数,来反映储层的发育程度,将其与深侧向电阻率交绘,制定出油气储层电性标准。同时,结合油藏储层特点,还给出了储层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了大民屯凹陷太古界潜山储层测井评价标准和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渤海海域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勘探思路转变,渤海深层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储集层获得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通过对渤中19-6构造深层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已钻井录井、测井、壁心、岩心、测试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厘清太古界潜山有效储集层录井响应特征,结合太古界潜山储集层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基于录井资料的裂...  相似文献   

3.
深埋变质岩潜山风化壳相对致密,裂缝发育程度是储层优质的决定因素。利用岩心、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等实验分析方法,对渤海海域渤中19-6构造太古界深埋变质岩潜山优质储集层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渤中19-6构造太古界以片麻岩、变质花岗岩和混合岩为主,岩石中长英质矿物含量高、地层脆性强,极易形成裂缝,为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创造了较好的岩性条件;持续动力破碎作用使潜山内幕发育大规模裂缝发育带和动力破碎带,是变质岩优质储集层形成的关键;风化作用影响下潜山顶部形成大量次生溶蚀孔和沿裂缝溶蚀扩大孔,但深埋作用使顶部风化壳相对致密。在上述控制因素指导下,建立了“垂向贯通,横向连续”大型深埋变质岩优质储集层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常规孔、渗资料,对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太古界的储集岩主要为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脉岩类;太古界潜山内幕的储集空间以各类裂缝为主,淋漓孔与溶蚀孔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5.
渤海JZS潜山油藏储层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渤海JZS潜山基岩为一套太古界变质岩地层,具有构造复杂,裂缝发育、横向变化大的特点。渤海油田类似基岩潜山油田较少,缺少一定的预测研究方法和经验。以岩石薄片研究、岩心描述统计、常规测井及FMI成像测井信息分析为基础,总结了该区基岩储层的"四性"特征;同时,利用地震多属性技术综合分析和预测潜山储层发育展布特征,避免了单项技术预测的多解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并形成了一套有效预测潜山裂缝性储层分布规律的方法,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的证实,为油田评价及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渤中凹陷太古界潜山储层因受岩性和构造等多重因素影响,油气分布不均,储层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复杂,录井过程中面临着流体性质难判断、储层含水不确定等难题。通过分析渤中M构造太古界潜山录井特征,建立了渤中M构造太古界潜山裂缝型储层流体性质随钻识别方法,采用气测组分纵向趋势法及图板法、裂缝含油气丰度交会图板法及图谱法,结合荧光显示情况,综合判断油层和水层,切实提高了太古界潜山流体性质识别的准确率。该方法在渤中M构造潜山储层流体性质评价中应用效果明显,能够为勘探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气藏流体类型是勘探阶段产能评价及储量规模落实、开发阶段开发方案制定的关键影响因素,井场随钻快速识别油气藏流体类型能进一步加快勘探开发节奏,具有重要的意义.渤中凹陷西南环M构造太古界潜山油气藏流体类型比较复杂,结合PVT相态分析结果,从油气藏流体类型识别常用方法中优选出四组合参数判别法及φ1参数判别法在研究区进行随钻识...  相似文献   

8.
以勘探程度较低的束鹿太古界变质岩潜山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地震资料,综合研究了束鹿凹陷潜山变质岩的类型和储层特征。研究表明:束鹿凹陷潜山变质岩以片麻岩、片岩、变质石英岩为主,为一套中—低级区域变质;潜山储集空间有溶蚀孔和裂缝2种类型,潜山顶面溶蚀孔、缝发育,深部主要为构造裂缝,裂缝的形成与发育程度受岩性、断层、埋深及古风化作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束鹿凹陷南部雷家庄潜山带为变质岩储层发育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9.
渤中26-6构造太古界潜山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不均,流体性质复杂。为解决钻井过程中太古界潜山流体性质判断困难、储层是否含水等难题,研究建立了潜山储层含水识别方法。通过分析渤海油田已钻潜山井油层和水层录井特征,以气测、三维定量荧光、地化和红外光谱等录井数据和图谱为基础,结合荧光滴照和裂缝发育情况,形成了油层和水层的区分图版和标准图谱,建立了渤中26-6构造太古界潜山储层含水识别方法。太古界潜山储层含水识别方法在渤中26-6构造8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储层含水识别准确率100%,油水界面深度的判断与测试结果一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能够为勘探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野外露头及生产测试资料对渤中19-6太古界潜山储层地质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渤中19-6太古界潜山储层纵向分为风化带和内幕带.风化带受构造和风化淋滤作用双重控制,发育构造缝、风化缝、溶蚀孔隙等储集空间类型,裂缝整体发育呈网状,储层连通性好,呈"似层状"分布模式.内幕带主要受高角度断层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主要在常规资料评价的基础上,依靠核磁共振、微电阻率扫描成像、超声波井壁成像及阵列声波解释评价潜山储层的有效性。上述测井技术在储层有效性精细评价方面展现了较好应用效果,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此外,由于影响储层有效性的因素较多,如裂缝密度、裂缝倾角等,虽然能依据电成像资料准确描述裂缝产状,但难以准确评价潜山储层的有效性。为此,深入挖潜了现有测井资料的应用价值,通过创新应用声波幅度(波幅)资料,将主要应用于固井质量评价的波幅参数引入潜山储层有效性评价,拓展了声波资料的应用广度;针对波幅资料无法定量应用的问题,创建了波幅比值法定量表征波幅,定量评价了单井储层有效性及定量对比了多井之间储层的有效性差异;构建了波幅产能指数,并结合波幅比建立了潜山储层有效性评价图板,提升了储层有效性评价精度,可快速预判储层产能。所提方法为评价潜山储层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渤海海域沙西北地区潜山油源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地质与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渤海海域沙西北地区潜山的油气来源及成藏特征。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沙西北地区已发现的原油位于沙河街组。曹妃甸2-1油田的潜山储层岩性为碳酸盐岩,潜山的原油具有高的伽马蜡烷指数(G/H)以及相对低4-甲基甾烷参数(4MSI),具有相对轻的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值(整体轻于-29‰),主要为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的油源。曹妃甸1-6油田为花岗岩潜山储层,潜山的原油具有相对高的4MSI(>0.4),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值偏重(重于-29%),可能指示着以沙三为主的油源。曹妃甸2-1潜山直接披覆沙一段,沙一段源岩生成的原油可近距离充注至潜山储层中,为披覆式的源储对接成藏模式。曹妃甸1-6油田上覆为东营组,其丰度与热演化程度低,主要作盖层。歧口凹陷的原油侧向通过砂体运移侧向充注至曹妃甸1-6潜山圈闭中,表现为侧向砂体输导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实验分析了CFD2-1-2井潜山风化壳结构特征,揭示了沙西北地区潜山风化壳结构可能不具备侧向长距离输导油气的能力,与潜山直接披覆接触的有效烃源岩或者发育沟通源储的砂体是潜山油气成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渤中13-2大型潜山地区是渤海海域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通过已钻井的岩心、薄片、测试、测井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成岩作用、古地貌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潜山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多期次构造运动是导致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风化淋滤和裂缝充填是造成储...  相似文献   

14.
大民屯凹陷太古宇潜山储层油气十分丰富,为该区主要储集层之一,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通过岩心观察和系统分析测试,认为古潜山原岩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建造,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古潜山的演化密切相关.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同时存在破碎粒间孔和溶孔.构造破碎是古潜山形成孔隙空间的先决条件,其发育程度和分布受区域构造体系和地层岩石性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辽河油田已相继在兴隆台、东胜堡、牛心坨、齐家等9个古潜山钻遇太古界变质岩油藏,含油面积为82.9 km2,石油地质储量1.76×108t.兴隆台潜山是近年来辽河油田最大的产油区块,油藏埋藏深,储层巨厚,含油幅度超过2 000 m,在国内外变质岩潜山油藏中史无前例.潜山构造复杂,岩性多样,非均质性强,地面处于高风险区,面对地质、地面等诸多不利因素和挑战,通过创新研究和实践,对兴隆台变质岩潜山油藏的地质特征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为兴古潜山的高效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水平井产能的五种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和现场数据定量地评价了水平段长度、油层厚度、渗透率各向异性、井筒数、油井位置和偏心距等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而且预测的产能与实际的产能相接近。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西南部中生代潜山构造广泛发育,但对其成因演化机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基于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地层解释和构造样式识别,厘清断裂的期次、类型、活动特征,揭示关键构造期构造格局和潜山形成演化过程,明确潜山分带差异构造特征,并开展潜山类型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渤海海域西南部潜山内幕主要发育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喜马拉雅期等4期构造运动,其中印支期、燕山早期构造运动对潜山形成和分布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②上述4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由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等3组断裂组成的4套复杂网格状断裂系统,各组断裂形成期次、性质及活动特征差异明显;③该区经历了古生代潜山物质基础形成、中生代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挤压造山与逆冲构造发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裂陷及潜山初始格局的形成、新生代走滑—伸展复合改造与埋藏定型等4个演化阶段;④关键构造期表现形式的差异导致该区潜山构造特征呈现明显的分带性,可划分为西侧残留逆冲型潜山带、中部反转翘倾型潜山带和东侧复杂走滑断块型潜山带。结论认为,中、新生代经历多旋回的构造运动导致了该区潜山类型的多样性和内幕断裂系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变质岩裂缝油藏岩性复杂、储层介质类型复杂、有效储层识别难和储量参数确定难的特点,开展了裂缝储层特征的综合研究。在总结该区岩心裂缝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针对变质岩裂缝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测井解释符合率在86%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布达特群变质岩潜山裂缝油藏测井综合评价技术难题,为该区储量评价和开发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潜山内幕油气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列举了华北地区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实例——南马庄潜山;讨论了华北地区中元古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隔层(盖层)、储层及油气运移通道;强调了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及潜山内幕油气藏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