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散文研讨会,常有作者提问:“我喜欢写故乡、亲人,特别是我的祖母、姥姥。可别人说这类散文题材陈旧,不好发表。您是编辑请谈谈您是如何处理这类来稿的。” 我想,不能笼统说这类来稿不好发。写得好就可以发。引起我们警觉的是,在这个问题背后,隐蔽着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作家的人和非作家的人都喜欢回忆故乡、亲人。 为什么几乎人人喜欢回忆故乡、亲人?故乡是诞生生命、产生记忆的地方,故乡同亲人往往是一回事,忆及故乡必然都设定“零公里处”,比如巴黎圣母院门前不远处是巴黎的“零公里处”。人们远行千里也以“零公里处”为…  相似文献   

2.
特色鲜明的好散文跟别的散文摆在一起,鹤立之姿陡然而出,正好似千里戈壁一点新绿,雪原一抹绛紫,夜间灯火独明,众香国里独香。 可见,作家营造艺术特色是重要的,有特色也就有了个性,视力好的读者才能不看出作家姓名就能判定是谁的作品,只有此时,才能说从一个普通肉身上分离出一个作家的“人”。作家艺术特色是作家的别名、笔名,个别情况下还是曾用名,作家的“另一个我”。作家艺术特色的实用价值在于作品的保存,即使人殁了,名还在,等于作家事先给自己营造了祠堂。 作品有特色,是作品在骨血里就与众不同,这才是特色之根抵。正…  相似文献   

3.
长稿与短稿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作家花了很长时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突然有一天他愤怒地把小说手稿付之一炬。看到这样的情景,人们说:“坏了,作家疯了。” 可作家向大家说明他焚稿的原因,使大家顿开茅塞,大长见识。 作家说,写出长篇小说焚掉而不去发表有三条原因: 其一、读者少,真正的读者大概只有三个人,一是出版社编辑,二是印刷厂校对员,三是评论家。就三个人看自己的书,还是不出为好。 其二、出书破坏树木。出版一本长篇小说,所用纸张至少要消耗掉几棵大树,这不符合环保精神,出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其三、书出来后,朋友必然要求请客,损失一顿饭钱必定无疑,而出书本身不赚钱,故出书没有必要。 我认为,上述作家的观点确实发人深思,我打心眼佩服那位作家的英明决定。在我的眼里,那位作家形象渐渐高大起来,他分明是一个十分明智的作家,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这使我想起鲁迅。鲁迅为文学事业奋斗一生,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学巨匠,可他没有写过长篇小说,鲁迅写的东酉大多都精短型的,特别是写的精短杂文,篇篇闪耀着思想和艺术的光芒,令人叫绝,影响巨大,这确实值得我们的作家去思考、去玩味。文章长了未必好,短了未必不好,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其实这里的道理很简单,人的寿命十...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说到“划算”一词。当我们在买东西或做什么事情时,如果认为自己受益多于付出时,就会说真划算;如果付出多于收益的话,就会说真不划算。划不划算的问题其实就是利与弊的比例问题,这个利与弊不仅包括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利益。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并常常困扰着人们。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对人们计较利益得失的本质做了高度的概括。然而,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我们不能人为地遏制或谴责人们计较利益的想法或行为,但却可以利用人类这一特点,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更好地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这次是“黑河之光”专栏第六次与您见面,也是最后一次。刊登过的14篇文章不知您都看过了没有’!不知您对编者展现给您的黑河地区水利建设的几个特写镜头,是否留下些印象?黑河市作为黑龙江省边贸经济发展的一个门户;它有它的优势。在发展地方经济上和促进水电事业发展的理念上,它有一些自己的带有地方个性特色的打法和想法,不知您注意到了没有9此专栏的编辑就在此时要与 “黑河之光”道声再见了,真有些依恋和难舍,愿黑河地区的水电建设之光耀眼些,再耀眼些!  相似文献   

6.
《中华建设》2009,(7):29-29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师吴良镛警告说,由于中国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市场”兴旺,国际上一些建筑事务所纷纷来中国“抢滩”,甚至作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及其他少数特大城市真正开始盖起来了。这将成为时代的“伤疤”,“永远记录下我们的伤痛”。  相似文献   

7.
“建筑创作是什么,我认为是有个想法,有个做法,更要不得个说法。”这是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在1997年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70周年时所说的话,至今仍有其深刻的内涵。其中的“做法”就是指建筑设计要与自然和环境相结合,要有地方特色,“说法”就是强调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情感内涵。而辛勤耕耘了一生的设计大师齐康就用自己的想法,给了人民一个又一个的做法、说法。“地方主义的最早实践” 齐康关于风景建筑的设计理念受其师──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前辈的影响很大。建筑风格是山林风景建筑的最大的难题,一如杨廷宝那…  相似文献   

8.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21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水利能否开好头、起好步,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本文就“十五”期间山西省水利发展战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9.
水电工程需要私人投资主题词水力发电工程,工程投资,发展中国家“吸引本国和外国的私人投资不仅是政治上的选择。而且是经济上的需要”,世界银行工业能源部的赫纳.加西亚先生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能源会议上说。据世界银行估计,1995~2000年15个亚洲国家在...  相似文献   

10.
王盛泰是烟台市龙口徐福镇草泊村人。7年前,烟建集团招工,他成了一名抹灰工。刚开始的时候,王盛泰觉得抹灰工又苦又累,干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干了。可是~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想法。一次,他从公司宣传栏里看到“抹灰状元”于建友的事迹,很有感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别人能干那么好,我为什么就不能干?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建设规模宏大、技术复杂、效益显著、举世瞩目。它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多种效益的综合工程。三峡总公司于1991年委托长江科学院负责编辑三峡工程科研文集,长江科学院从1991年评始一面收集资料,一面进行编辑,自1991年Ic月至1995年12月陆续编辑了“三峡工程科研文集’*二卷共十九册,连同由水利部科教司1994年编辑的“三峡工程与航运关键技术”上、下两册,三峡总公司编辑的“长江三峡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报告”,以及即将出版的“三峡工程重大装备研究报告”8册。长江科学院编制的“三…  相似文献   

12.
去年此时,本刊聘请几位作家以“三峡涨潮:你准备好了吗?”为题,各自抒发三峡区域河湖之变的真切感悟。今年此时,本刊再请几位作家,就变化了的三峡畅所欲言,把他们感念怀想的三峡奉献给热爱三峡、建设三峡、关心三峡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1水利的新定义“水利”这个名词据查在2100年前就出现了,这个名词似乎又是中国首创并独有的,至少在英文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到底“水利”的含义是什么?1992年出版的《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关于水利这个总条目是这么说的:水利一词可以概括为: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  相似文献   

14.
《人民长江》编辑邵: 贵刊1992年12月号发表的“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调查研究”,作者长江水利经济研究会,写得很好,很有意义,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还参考了外国经验,内容十分充实的文章。提出四项建议,原则上都是正确的,十分赞成。  相似文献   

15.
谁也说不准他是个什么“官”。在古代的“职官表”中当然找不到他属于何“品”,在现代的干部制度中也没法明确他算哪一“级”。他既不吃供应粮,又不拿月工资,可是手下却有一支不小的队伍——80名水委会亦工亦农的职工。  相似文献   

16.
郭华 《中国水利》2005,(23):114-114
中部四省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作已全面启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步伐.这对业内人士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现就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东深电子的具体想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有人估计10年以后,目前的知识有一半要过时,外国一些专家认为,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必须更新6~10%的知识,否则10~15年内,就必然成为外行。在全方位深化改革的今天,大凡有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心里都应有一种危机感:不抓紧时间学习,不读书、不换脑筋,共产党的“官”怕是不好当了。一个领导干部如果长此下去,就会六神无主,神志不清,甚至成为“酒精考验的辞官、是非不分的昏官、无所事事的懒官、执法犯法的赃官”。居“官”要读书  相似文献   

18.
读编往来     
《长江建设》2010,(6):94-94
《中华建设》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天津的读者,有幸结识《中华建设》已经一年有余。责刊刊文深入浅出,我十分喜爱。在阅读第五期热点聚焦栏目《低碳——让生活更美好》一文时,我有很多感受,愿与编辑老师分享。我记得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潘家华在接受一个采访中曾这样说到:中国现在的一个发展阶段,叫做“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有大量的能源含量和碳含量非常高的基础设施的积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筑行业.这些都必须要一些基础性的钢铁、水泥、化工,就是重化工行业。没有这个行业的话.就没法搞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9.
每年开渠放水后,有些灌区便出现一洼洼的积水,一片片的沼泽,淹滩漫路现象比比皆是。本来一亩地只需要四百立方的水,可是有的地方却高达一千多立方。对于这种大水漫灌现象,就连帮助我们工作的外国农业专家也痛惜地说:“这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一方面是用水大手大脚随意挥霍,一方面却是严重的缺水危机。我国  相似文献   

20.
只要走的地方多,观览的景点多,记游散文就肯定写得好么?不一定。做了多年散文编辑,阅读了大量记游散文,熟悉了作家的写作路子,深知记游之难,难之最,在于观览中如何用眼用。乙。有些人观览100座山等于观览了一座;有的人观览一座山等于观览了100座。同属观览,所获迎异。大量的记游文字,山径都呈之字形,山都笔直,涧底流泉水,峰上绕白云,大多有年轻美貌的导游小姐陪伴,攀到山顶时大多背诵老社“一览众山小”的警句,也一律对在风景区胡乱涂抹“到此一游”表示愤慨。山南海北的山,千峰千面的山,几乎异化成一个模样。为着拓宽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