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自制的多孔壳聚糖微球固定化碱性蛋白酶,以酶活回收率为参考指标,分别对酶浓度、酶与栽体用量比、戊二醛浓度、吸附时间、交联时间、BSA浓度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其对碱性蛋白酶固定化的影响,确定了较好的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固定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与栽体用量比315 U/g、酶浓度45 mg/mL、固定化温度4℃、固定化pH7.2、吸附时间48 h、交联时间8 h、戊二醛浓度为1%、BSA浓度4.5 mg/mL,此时RRA达到65.46%,固定化碱性蛋白酶也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壳聚糖微球一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固定木聚糖酶,探讨壳聚糖浓度、戊二醛体积分数和交联时间对固定化酶相对酶活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确定木聚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比较固定化酶与其游离酶的最适反应pH值、pH值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壳聚糖质量浓度0.1g/mL、戊二醛添加量3%、给酶量2000U/g载体、交联时间2.5h时,固定化酶的回收率较高,可达到65.38%,同时固定化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55℃,最适pH值分别为4.5、5.0,热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H稳定性两者变化不大.木聚糖酶的固定化能有效地提高其作用性能,从而为木聚糖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几丁质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方法单因素优化固定化条件,以交联度、pH、温度、酶量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并研究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pH及批次稳定性。结果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几丁质0.3 g,酶量6.0 mL,交联度1.5%,温度37℃,pH 8.0,时间48 h,固定化酶最高比活性为62.3 U/g湿载体,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pH 9.0,重复使用8批活性基本稳定。结论戊二醛交联几丁质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几丁质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方法 单因素优化固定化条件,以交联度、pH、温度、酶量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并研究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pH及批次稳定性.结果 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几丁质0.3 g,酶量6.0 mL,交联度1.5%,温度37℃,pH 8.0,时间48 h,固定化酶最高比活性为62.3 U/g湿载体,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pH 9.0,重复使用8批活性基本稳定.结论 戊二醛交联几丁质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丁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糖化酶固定化技术在糯米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吸附交联法 ,以Al2 O3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 ,研究了糯米酒酿造过程中糖化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固定化酶的性质。结果表明 ,加酶量及戊二醛的浓度对酶固定化有重要影响 ,其中酶浓度为 1 80IU/mL时 ,酶活力回收率为 79 0 0 %,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 1 5 %时 ,相对酶活力为86 86%。另外 ,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为 4 5 ,最适温度为 5 5℃。  相似文献   

6.
明胶载体固定化木聚糖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包埋-交联法制备固定化木聚糖酶,探讨明胶浓度、戊二醛体积分数、交联时间和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酶相对酶活力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木聚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比较固定化酶与其游离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研究发现,在明胶浓度为15%、戊二醛体积分数为4%、交联时间为lh和固定化时间为3h时,固定化酶的回收率可达72.56%,同时固定化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60℃,最适pH分别为3.6、4.6,pH稳定性及热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脱乙酰壳聚糖固定碱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军  陶红  梁歧 《食品科学》2005,26(9):184-186
以脱乙酰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研究了戊二醛的浓度、给酶量、固定化温度、时间、pH对固定碱性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最佳固定化条件是戊二醛浓度为0.2%:给酶量11000U/g;pH为10;在温度为50℃交联时间12h。  相似文献   

8.
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果胶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树脂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化,选出D152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通过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固定果胶酶。优化的固定化条件是:加酶量为每克湿树脂加1%果胶酶2.5mL,吸附pH为4.6,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0h,交联剂戊二醛体积分数为1%,交联时间6h,交联温度4℃。  相似文献   

9.
纳米SiO2改性壳聚糖载体的制备及固定化壳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君  卓少玲  陈盛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1):104-108,111
利用壳聚糖与硅酸乙酯(TEOS)形成的溶胶-凝胶制备杂化载体,经戊二醛交联后固定化壳聚糖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对杂化载体进行了表征,初步比较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5%的戊二醛浓度交联载体时,固定化酶的活性最高;最大结合酶量为2mL(U=2.5);固定化酶的最适pH7.0,酶活曲线向碱性偏移;固定化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比游离酶升高5℃,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活性。通过Lineweaver-Burk作图得出固定化酶的K’m为10.64g/L,较游离酶1.29g/L有所升高。该固定化酶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重复使用10次后,酶活力损失小于30%;在4℃低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半衰期约为28d。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交联-吸附法对瑞士乳杆菌蛋白酶的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固定化酶活力为主要指标,研究凝结液、壳聚糖质量浓度、酶用量、交联时间、戊二醛质量浓度对瑞士乳杆菌蛋白酶固定化的影响。运用响应面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瑞士乳杆菌蛋白酶的最优固定条件:凝结液为4g/100mL NaOH-甲醇(体积比3:1)、壳聚糖质量浓度2.89g/100mL、酶用量2.95mg、交联时间1h、戊二醛质量浓度0.40g/100mL,此时固定化酶活力为28.67U。  相似文献   

11.
陈辉  黄惠华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6):131-134,141
本实验以菠萝皮渣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了菠萝皮渣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珠,用于固定化菠萝蛋白酶。采用单因素法分析菠萝皮渣羧甲基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氯化钙的浓度、菠萝蛋白酶浓度、戊二醛体积分数和交联时间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优化制备工艺为:菠萝皮渣羧甲基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2:3,氯化钙的浓度为1.0%,菠萝蛋白酶浓度为2.0 mg/mL,戊二醛体积分数为1.0%,交联时间为60 min。制备的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在80℃环境下放置2.0 h后,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性为35.1%,而游离菠萝蛋白酶在此条件下几乎失活;在pH为11条件下放置24 h后,游离酶的相对酶活性为43.2%,而固定化酶相对酶活性为85.1%,说明固定化酶比游离酶更耐受碱性环境。另外,固定化酶重复使用7次后,相对酶活性为60.5%,说明制备的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王妍  王雪  李越  李志平  于殿宇 《食品科学》2012,33(5):118-123
为得到可重复使用且活力较高的固定化磷脂酶A1,采用包埋-交联酶聚集体的方法对磷脂酶A1进行固定,对固定化条件和部分酶学特性进行优化和研究,确定最佳条件为:酶液质量浓度0.06g/mL、沉淀剂饱和度80%、沉淀pH6、沉淀时间35min、戊二醛体积分数0.4%、交联时间6.5h、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Ca2+浓度0.25mol/L。得到包埋-交联磷脂酶聚集体A1的酶活回收率为80.2%。固定化酶热稳定性增强,重复使用7次相对酶活力保留在6 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交联-吸附偶联法固定柚苷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固定化工艺。结果表明,柚苷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以质量浓度为3.5g/100mL的壳聚糖制备的凝胶微球为载体,凝结剂NaOH质量浓度1.0g/100mL、戊二醛体积分数7.0%、交联时间2.0h、pH 4.0、酶液质量浓度2.0mg/mL、25℃时吸附交联3.0h,得到固定化酶最高酶比活力为7.37U/g;与游离酶相比而言,固定化酶最适pH值与最适反应温度均无明显变化;固定化酶在不同温度(40、50、60℃)条件下重复使用7次,相对酶活力仍能保持在70%、6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张帅  程昊  许子婷 《食品工业》2020,(4):118-122
制备了一种新型固定化单宁酶并优化了固定化工艺。用米曲霉固态发酵单宁酶,然后分别用不同类型树脂以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单宁酶并筛选出最佳树脂载体;通过均匀试验和统计分析优化了单宁酶固定化工艺条件;对固定化单宁酶的保藏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次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二苯乙烯/丙烯酸酯基型大孔吸附树脂ECR-1030M固定化单宁酶性能最佳。最优固定化工艺条件为:戊二醛浓度3.5%、固定化时间5.5 h、料酶比1︰16(g/m L)。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单宁酶活力最高,为1480.5±32.6 U/g,酶活回收率为64.5%。固定化单宁酶在4℃下保藏20 d,以及循环使用6次后,仍可保留超过80%的酶活力。由此可见,ECR-1030M树脂固定化单宁酶是一种酶活力高、稳定性好、可多次高效使用的酶制剂。  相似文献   

15.
郭庆启  张娜  符群  谭冬梅 《食品科学》2012,33(17):216-220
利用AB-8大孔树脂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溶菌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酶学性质、微观结构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时间4h、固定化温度25℃、戊二醛质量浓度0.3g/100mL、m酶:m载体=1:200时固定化溶菌酶的相对酶活力最高;与游离酶相比,溶菌酶经过固定化后耐热性提高、耐酸性增强,米氏方程分析表明,溶菌酶经过固定化后与底物壳聚糖的亲和力下降,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时,酶活力残留率为57.6%,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溶菌酶对纯牛奶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交联β-葡萄糖苷酶聚集体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磊  李宁  宗敏华 《现代食品科技》2011,(10):1217-1220,1209
交联酶聚集体(CLEAs)是一种新型的无载体固定化方法.本研究利用该法对来源于西梅籽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优化了制备交联β-葡萄糖苷酶聚集体的条件,并探讨其在丙基β-D-葡萄糖苷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最适的沉降剂及其比例、最适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以及交联时间分别为正丙醇、2/1(V/V)、10 mmol/...  相似文献   

17.
以Fe_3O_4纳米粒子为载体,碳化二亚胺为交联剂,共价结合制备固定化脂肪酶,探讨脂肪酶固定化影响因素,并对固定化脂肪酶性质进行研究;运用TEM测定其粒径,用FTIR检测脂肪酶—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耦联。结果表明,脂肪酶固定化适宜条件为:200 mg磁性纳米粒子,加入2 ml 2.5mg/mL脂肪酶磷酸盐缓冲液(0.1mol/L,pH7.5),在4℃超声分散45 min,固定化酶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5℃,均与游离酶相似;与游离酶相比,该固定化脂肪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并具有良好操作和存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糠醛渣为原始材料进行磺化预处理,利用静自电组装技术将壳聚糖包覆表面,得到糠醛渣-壳聚糖和磺化糠醛渣-壳聚糖复合材料。以FT-IR、SEM等技术对以上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进行分析表征;然后将两种复合材料利用戊二醛交联后进行果胶酶的固定化。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新型固定化酶的最佳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未磺化糠醛渣复合材料固定酶的最佳催化条件:pH 3.5,果胶酶浓度50 mg/mL,果胶浓度15 mg/mL,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45℃;磺化糠醛渣复合材料固定酶的最佳催化条件:pH 3.5,果胶酶浓度20 mg/mL,果胶浓度10 mg/mL,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50℃。其中糠醛渣复合材料的固定化果胶酶的最大载酶量为197.20 mg/g,在重复循环使用8次后剩余相对酶活可达81.78%,磺化糠醛渣复合材料的固定化果胶酶在4℃下储存32 d后仍剩余88.98%的相对酶活。两种固定酶都表现出较好的操载酶量和储存稳定性,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陈静  陈余  鹿刘奇  陈小娥  方旭波 《食品科学》2010,31(23):326-330
采用吸附交联技术,以DEAE-22 纤维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Bacillus thuringiensis ZJOU-010壳聚糖酶,考察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结果表明B.thuringiensis ZJOU-010 壳聚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3.0%、加酶量20mg、固定化时间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壳聚糖酶的最适pH 值和温度分别为4.83 和50℃;与游离酶相比,该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较好,在40℃和50℃条件下的半衰期(t1/2)分别为36.3h 和6.2h,动力学常数Km 值为9.19g/L;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0 批后活力仍可保持初始活力的88.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