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在"通信原理"教学过程中的效能,对"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体系结构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改进了传统实验箱实验体系,构建并实施了层次化计算机仿真实验体系,并且结合EDA技术和VHDL语言设计了开放性、综合性实验体系。实践表明,新的实验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通信原理"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通信原理"课程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引入EDA技术的实验方法,并加以实践,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EDA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循环码的编译码器的设计"为例,阐述了EDA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中学物理分层作业模式进行了探讨.在作业类型层次化方面,将物理作业设计成"预习作业","练习作业"、"总结反思作业"等类型;在作业布置层次化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个人意愿,将全班学生由低到高分成A,B、C三个层次;在作业批改层次化方面,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方法;在作业反馈指导层次化方面,结合实际设计了具体实施方法.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层作业模式能够激活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提出了层次化保护控制技术.本文设计了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方案,并对系统的架构及在变电站应用中的功能配置、网络结构、信息交互和布置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充分采用智能变电站共享的数据信息和通信技术,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任罡  李世倩  季宁  庞霞 《电测与仪表》2020,57(17):93-98
高效、可靠的通信方法是促进广域保护通信服务和电力安全的根本,目前,现有的广域保护系统通信在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研究仍然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现有的广域保护研究,研究了智能电网层次化广域保护系统的通信网络建设问题,把智能变电站作为节点划分广域保护系统。智能电网保护控制以广域测量的实时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仿真分析智能电网层次化保护体系的网络性能,研究工作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数据分析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层次化网络安全风险量化评估结果与实际安全威胁态势变化具有差异性,导致电力系统安全风险量化评估精度较低,本文提出了基于PFWA算子的层次化网络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方法。首先,构建电力系统层次化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挖掘电力系统层次化网络安全风险产生原因和评价标准,分析了安全信息属性;其次,引入PFWA算子、提出量化行为预期值理论、计算层次化矩阵、准确定位网络安全风险结果;最后,量化处理网络安全风险数值,并对电力系统不同阶段风险进行排序,实现层次化网络安全风险量化评估,保证电力系统网络环境安全可靠。实验结果表明,评估结果与实际变化情况偏差较小,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量化评估精度。  相似文献   

7.
在对DeviceNet通信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DeviceNet网络通信过程实验系统,给出了实验报文数据的分析方法,并以最典型的COS通信为例,通过实验研究了DeviceNet通信的全过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获得了有关DeviceNet通信的阶段性和通信特点等分析研究结果.实验表明,该实验方法可用于研究DeviceNet通信的各种特点,具有直接、方便、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系统,既可以作为构成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配置在变电站端的)子系统,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通信网关"供其它层次化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使用.该系统根据IEC 61850标准中的"信息模型"和"抽象通讯服务接口"的概念设计,采用OMG的分布式系统标准和技术实现,使得PRFIS子站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以分布式系统体系构建的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9.
构建安全可靠且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的层次通信模型对于保护运行的在线监测评估系统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对保护运行评估系统的研究缺少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通信网络的问题,建立了分层传输的通信模型。首先,参照保护控制体系设计了保护监测评估系统层次化通信架构,选取适当的子通信传输网络和主通信传输网络的接口类型和组网方式;然后,根据数据流传输类型确定通信系统数据流模型。最后,通过在OPNET中搭建实际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网络通信性能可满足数据传输对准确性、完整性和通信时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及其网络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旨在基于跨间隔、跨变电站信息,实现最优保护控制策略,其中,信息共享和高可靠的通信网络方案是其重要支撑技术。剖析了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定位,对层次化保护通信系统的网络流量和网络时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优化网络通信方案。它基于网络报文时延可测技术,克服了目前不同步采样报文不能进行组网传输的限制,实现了保护装置功能不依赖于全站统一对时,推进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共享和网络传输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配电网管理系统通信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步伐,智能化配电网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智能化配电网的核心之一就是各种信息的可靠准确传输,因此,采用何种技术和方案构建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的通信网络承载智能化配电网各种业务信息,已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智能化配电网的基本结构和通信需求的分析,结合智能化配电网各种新业务对通信网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配电网通信系统规划的原则和步骤,论证了各种最新通信技术和通信装备在智能化配电网通信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提出了配电网通信网络应采用层次化的组网结构,充分利用现有通信资源,积极采用最新通信技术和最新通信装备,为配电网各项业务提供安全性保障和高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涵盖内容多、数学公式多,使得通信原理的学习相对困难,同时,如何更清晰地讲解通信原理,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本文以"调制"为主线索来串联通信原理的各部分知识,使之融为整体,便于理解和掌握。"调制"的本质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分别为随机信号分析、信道分析、模拟调制、数字频带传送和最佳接收原理五部分,这些内容都与调制紧密相关。既然通信原理的核心内容是调制,就应首先理解为什么要调制,调制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电工电子类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工电子类课程群所包含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工程性强的特点,实验教学任务十分繁重.通过对该类课程群的课程资源优化配置、整合,构建了具有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自主创新型实验等三个层次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并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完善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Pioneer2 Dex移动机器人的硬件特点和软件平台 ,并给出了一种基于Linux的多移动机器人的通信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多线程编程的方法和集中式控制原理 ,最后给出了程序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通信的安全可靠问题,探讨了利用混沌进行保密通信的可行性。根据Pecora和Carroll提出的驱动一响应同步方法,分析了蔡氏混沌电路的同步原理,设计了混沌掩盖通信的实验电路,给出了元件参数和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当f≥8kHz时,输入方渡信号被掩盖传输,实现了混沌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无线通信网络末端数据负担大、延时高的问题,满足网络的经济性和实时性要求,构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光纤网络的在线监测层次化通信网络,并提出了网络多目标规划模型及优化决策方法。通过优化部署光纤分离引下点,以数据传输路径连通性和链路通信带宽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以通信网络建设成本和数据传输延时为目标的多目标最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得模型的最优解集,依据模糊熵权Vague集多属性决策方法,筛选出最满意的通信网络规划方案。基于模糊熵权的Vague集多属性决策方法,从最优解集中选取最满意的规划方案。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主观权重、数据速率及通信网络规模对规划布置方案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基于云班课教学平台,用智能手机辅助通信原理课堂教学,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思想,探讨并设计通信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质量。针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提出构建基于云班课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构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的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中学物理分层作业模式进行了探讨。在作业类型层次化方面,将物理作业设计成“预习作业”、“练习作业”、“总结反思作业”等类型;在作业布置层次化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个人意愿,将全班学生由低到高分成A、B、C三个层次;在作业批改层次化方面,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方法;在作业反馈指导层次化方面,结合实际设计了具体实施方法。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层作业模式能够激活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课程教学的目标。由于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单纯的理论教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总结了SystemView仿真在"通信原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课堂讲授与SystemView仿真相结合能使教授内容更为生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双向工频自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原理,提出了利用小波包算法的频带分割特性实现工叔通信信号特征函数的构造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