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采用能较好模拟热锻模具加载条件的冲击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提高电火花加工热锻模具冲击疲劳抗力的工艺途径.结果表明,采用水基工作液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后高温回火处理及喷丸强化等措施,都可提高试样的冲击疲劳寿命.文中用试验资料合理解释了上述结果,并提出了改善热锻模具疲劳抗力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2.
精铸模具钢热锻模的应用及寿命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稳定和提高精铸热锻的使用寿命,研究了其失效形式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材质及工艺决定了精铸热锻模具呈现不同的失效形式和寿命。不恰当的材质及工艺导致热锻模具出现早期断裂失效,失效形式不合理,寿命较低。经改进材质及工艺后,热磨损、塑性变形为主要失效形式,而未出现早期断裂失效,寿命得到明显提高,稳定在6000~7000件,高于锻造模具钢80%以上。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锻造余热退火辊底炉生产线的组成,着重讨论了炉子的结构特点.该辊底炉主要用作GCr15轴承套圈热镦成型后的余热球化退火,炉子具有结构紧凑、节能、自动化程度高和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重点阐述锻件结构及定额重量,通过对轴承套圈锻造工艺过程的优化设计,实现从锻件到模具的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5.
27SiMn钢的亚温淬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7SiMn钢的亚温淬火工艺,着重讨论了亚温区的淬火温度选择及预处理组织对该钢亚温淬火效果的影响.测试了各种状态的静强度和冲击韧性.通过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试验钢微观组织的观察分析,得出该钢的亚温淬火加热温度在860℃,原始状态以调质态时性能较好.从经济的观点出发,采用锻造后正火态+860℃淬火+550℃高温回火的亚温处理可代替920℃淬火+500℃回火的原调质工艺.  相似文献   

6.
对热锻模具用钢5CrMnMo进行亚温淬火试验研究;通过拉伸、冲击、硬度、疲劳等试验与常规淬火相比,这些性能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提高;对经流软氮化处理的试样,又进行亚温淬火复合热处理。通过磨损试验表明,耐磨性有很大改善。最后通过金相、电子探针及断口扫描电镜分析,认为亚温淬火之所以能够提高钢的强韧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钢中保留一部分铁素体和晶粒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鼠笼柔性支撑一体化轴承的FEM-拟动力学迭代分析模型,采用FEM模型计算支撑结构和轴承滚道的变形,采用非圆滚道的拟动力学模型分析轴承动态特性。研究了一个鼠笼支撑一体化球轴承在载荷作用下的内部载荷分布,分析了柔性支撑一体化结构对球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鼠笼支撑一体化结构使轴承内部最大接触载荷减小了10.94%,疲劳寿命增加了11.3%,轴承刚度大幅降低,打滑率上升了15.8%。并且,轴承套圈壁厚越厚,结果越接近刚性支撑假设的计算结果;轴承套圈壁厚越薄,鼠笼支撑带来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203轴承套圈为例对小型轴承套圈的冷挤压的成形工艺方案,冷挤压工艺参数,模型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还指出了冷挤压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认为小型轴承套圈冷挤压技术在技术上、经济上具有重大的优越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203轴承套圈的为例对小型轴承套圈的冷挤压的成形工艺方案,冷挤压工艺参数,模型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还指出了冷挤压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认为小型轴承套圈冷挤压技术在技术上,经济上具有重大的优越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4Cr2NiMoV钢的性能及生产应用,证明该钢具有高强韧性、热稳定性及热疲劳特性.该钢与30CrMnSi钢电渣重熔铸成双金属热锻模具代替5CrMnMo整体模块,省去了锻造镦拨及专门对燕尾回火两道工序,使模具寿命提高47%~8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GCr15钢的圆盘试样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接触疲劳寿命,发现在辗扩后经喷雾冷却及随后的正火以及等温球化退火处理获得的细颗粒碳化物,在大致相同的使用硬度(HRC=62 ̄63左右)情况,细化组织经马氏体等温处理获得M+B复相组织后,L10寿命比现行常规工艺处理的提高1.56倍(2.56:1),L50寿命比现行常规工艺处理的提高1.47倍(2.47:1)。试验表明,经辗扩后直接喷雾冷却以后得到的细  相似文献   

12.
圆锥滚子轴承套圈成对冷辗扩工艺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锥滚子轴承的套圈是重要的承栽部件,对轴承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成对冷辗扩生产不仅能抵消因不对称变形产生的轴向力、提高制件精度、延长芯辊寿命,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成对冷辗扩过程中圆锥套圈变形过程分析与受力分析,推导出圆锥套圈成对冷辗扩成型时咬入条件、锻透条件、冷辗扩力的计算方法,毛坯设计方法及模具设计方法,并对圆锥轴承329/32(ISO355系列2BD)圆锥套圈成对冷辗扩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加热速度、冷却方式和形变度对GCr15钢退火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定量测定了碳化物和晶粒尺寸。试验结果指出,亚温锻造退火新工艺细化晶粒尺寸,促使碳化物球化和细化。形变温度越低,形变量越大,这种效果就越显著。对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退火硬度公式,以说明退火硬度随加热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KIRD203818型圆柱滚子轴承磨损失效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检测分析推断出滚子脆性高、韧性低残余应力大是其疲劳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对滚子热处理工艺和轴承结构的优化方案,并对优化前后的轴承寿命损伤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优化后的轴承滚道最大接触应力值、损伤率有所下降,理论寿命大幅上升.疲劳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此优化方案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轴承的承载能力,减缓轴承磨损,延长轴承实际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制的电阻炉加热、循环水冷却式试验机,采用板状试样项端裂纹测试法,对 H13钢进行了热疲劳试验,测试了每100次循环后的裂纹长度和显微硬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锻造余热淬火加高温回火后的热疲劳性能优于锻造缓冷加球化退火;提高淬火温度有利于 H13钢热疲劳性能的提高.根据显微组织观察,从理论上解释了上述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增加氰化时间和中温扩散处理研究了深层氰化对链条滚子冲击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含磷量相当或略低于共析成份的情况下,深层氰化并经适当温度回火,可以明显地提高滚子的冲击疲劳性能。氰化后又重新进行短时扩散处理及回火的滚子,冲击疲劳寿命可进一步提高,其平均冲击疲劳寿命约为原工艺的5倍。  相似文献   

17.
3Cr2W8V钢热锻模采用调质预处理+高温真空淬火新工艺,可提高模具的高温硬度和强度、耐磨性及抗热疲劳性,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2 ̄3倍,并防止模具的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实验研究了新型热锻模具钢4Cr_2NiMoV 的热疲劳裂纹起始寿命及其规律.根据修正后的 Manson-Coffin 公式以及热应力引起的应变范围,导出一个新的描述热疲劳裂纹起始寿命的表达式,并用4Cr_2NiMoV 钢实验结果验证上述表达式是可行的.此外,本文还简要讨论了热疲劳裂纹扩展及断口形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板坯冷翻边工艺是利用冲压原理,将板坯变为空心圆柱状的轴承套圈,使产品精度提高,实现少无切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板坯冷翻边工艺是利用冲压原理,将板坯变为空心圆柱状的轴承套圈,使产品精度提高,实现少无切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