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瞿选益 《电子世界》2014,(7):120-121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上位机三FX2N系列PLC)通过计算机链接方式主动发送指令与可编程序控制器(下位机三菱FX2N系列PLC]和下位机三菱A700系列变频器之间实现通讯的方法。详细讲解实现计算机链接通讯所需的硬件条件,各设备参数的设置,通讯程序等。使用计算机链接通讯可以实现一台上位机三FX2N系列PLC时与16台下位机三菱FX2N系列PLC和32台下位机三菱A700系列变频器之间的通讯。  相似文献   

2.
MSComm控件实现PC与PLC串行通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工业控制装置。他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分布式监控系统中,主要负责现场高速数据采集、逻辑运算、定时、计数、PID调节等控制任务,并普遍采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集中管理。本文介绍了VB提供的串行通讯控件MSComm,编程口操作命令类型、上位计算机与PLC之间的链接方式、PLC的通讯设置,并提供了利用RS232串行通讯端口实现计算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通讯的方法。本文旨在探讨用可视化编程语言实现PC机与PLC网络之间数据通讯的技术及软硬件实现方案,充分合理地利用系统资源及特点,提高通讯效率。  相似文献   

3.
用VB实现上位机与OMRON PLC串行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PLC与计算机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充分发挥它们的各自优越性,PLC与个人计算机间的通讯越来越频繁。本文以OMRON小型PLC CPIH为例,介绍了如何用VB编程软件实现上位机和PLC的串行通讯。该方案具有硬件简单,使用灵活的特点。对中小型控制系统实现人机界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PLC在自由口通讯中实现多地址指针接收数据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C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控制器在工业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PLC中的数据处理、PLC与上位机通讯等许多情况都需要通过PLC内的地址指针完成数据的调用或存储。针对S7-200PLC与计算机的自由口通讯,上位机需要将多种指令数据写入PLC的变量存储器,这里设计一种多地址指针接收并存储数据的方法,大大减少了与上位机操作指令无关的数据传输,可精确高效地将上位机指令数据写入目标地址,有效解决了串口通讯中出现的因大量数据传输造成的延时。  相似文献   

5.
工业自动化信息的快速进程,使PLC和计算机已经被频繁的运用到工业中,随着PLC的不断更新,其与计算机之间通讯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本文在计算机和PLC之间通讯协议的基础之上,对计算机和CQMI型PLC通讯方式做了简要探讨,同时提出了PLC和计算机通讯的两种方法,以及使用这两种通讯方式时相应的程序设计,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PLC与上位机通讯存在错误码问题,用梯形图语言计算CRC校验码,将数据和通讯校验码一并传送上位机,上位机计算校验码CRC后,判别接收数据正误。决定放弃或使用数据。解决了通讯存在的错误码问题。  相似文献   

7.
何峰  殷永华  侯志伟 《信息技术》2002,(1):37-38,41
介绍了H-系列PLC与上位机的通讯方法,控制命令及应答格式。利用VB6.0实现了单台微机与多台PLC的串行通讯及控制。  相似文献   

8.
结合在纺织整经机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基于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通讯技术的工业级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及实现方案,并且,以IG公司的MASTER系列PLC为例,详细阐述了计算机与PLC通讯的传输规格,通讯协议,PLC内部存储器的地址构成,该实现方案生产成本极低,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带钢生产中“带钢尾端不好确认,打捆定位不准确”的瓶颈问题,首创性地运用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带钢尾端自动定位控制系统。本系统由彩色摄像机、图像采集卡、PC机、PLC(可编程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文中阐述了图像处理技术、PC机与PLC之间的通讯、PLC实现定位控制等关键问题。实践证明,系统使用后大大提了高定位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洪哲 《山东电子》2014,(4):275-276
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飞速发展,导致了计算机与plc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将两者的各自优点充分发挥出来,计算机与PLC相互之间产生了越来越频繁的通讯。本文将以上位计算机与CQMI型plc通讯方式来介绍,而且plc所具备的优先权以及计算机的通讯设计方法和上位计算机时基于v8的通讯程序,在爬壁机器人的监控系统中运用到了这种通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