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聚合机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溶液聚合生产PMMA是通过自由基聚合完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自由基聚合经历引发,增长,终止三个阶段。1.1链引发本反应所用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首先把MMA和BA混合物料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一起升温,当温度达到40~60℃时,引发剂开始分解,产生活泼的异丁腈自由基,然后由异丁腈自由基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产生活泼的单体自由基。1.2链增长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单体与异丁腈自由基反应生成原始增长自由基后,假定有游离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单体存在的情况下速率…  相似文献   

2.
季荣荣  陈玉琴  吕硕 《山东化工》2012,41(6):7-9,12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主要原料制备了2,2’-偶氮二(N-环已基异丁基脒)盐酸盐,研究了2,2’-偶氮二异丁亚胺甲醚盐酸盐及2,2’-偶氮二(N-环己基异丁基脒)盐酸盐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n(偶氮二异丁腈):n(甲醇):n(氯化氢)=1:2.5:2.6,反应温度15-20℃,反应时间24h,得2,2’-偶氮二异丁亚胺甲醚盐酸盐,收率99.1%;以无水甲醇为溶剂,与环己胺反应合成了2,2’-偶氮二(N-环己基异丁基脒)盐酸盐,n(偶氮亚胺甲醚盐酸盐):n(环己胺)=1:2.5,反应温度30-35℃,反应时间8h,收率78.2%。产物经IR和^1HNMR等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3.
2,2'-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主要原料,经Pinner反应制备了2,2'-偶氮二异丁亚胺甲醚盐酸盐,再进一步合成2,2'-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AIBN):n(甲醇):n(氯化氢)=1:2.5:2.6,反应温度15~20℃,反应时间24h,得到2,2'-偶氮二异丁亚胺甲醚盐酸盐,收率99.1%;以无水甲醇为溶剂,与氨气反应合成了2,2'-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反应温度10~15℃,反应时间16h,收率85.1%,纯度≥99.5%。产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4.
偶氮二异丁腈传统生产工艺不尽合理,通过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优化,开发出"二步法"偶氮二异丁腈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勇  程原  李蕾  张巧玲 《化工进展》2007,26(12):1790-1794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原料,通过碱催化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讨论了偶氮二异丁腈甲醇溶液的浓度、甲醇钠用量、氯化铵用量、第一和第二反应时间对终产物产率的影响。研究了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并通过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将此引发剂用于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制得了聚乙酸乙烯酯,并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乙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分解反应级数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测定其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a为67.39kJ/mol,制得的聚乙酸乙烯酯聚合度为4949。  相似文献   

6.
偶氮二异丁腈是一种常用的氯化反应的引发剂,在过氯乙烯树脂等的生产中使用.它的有效含量的测定方法尚未见有文献报导.由于偶氮二异丁腈受热和其他原因发生分解,其效率不断降低.因此,在工业生产上对所使用的偶氮二异丁腈进行有效含量的测定是非常需要的. 按DumaS法或Kjeldahl法对样品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的非等温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在偶氮二异丁腈存在下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用Kissinger和Ozawa方法算得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的DSC曲线上,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的聚合放热峰温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丙烯酸偕二硝基丙酯发生非等温聚合反应近似为1级反应,自由基聚合过程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89.3±1) kJ/mol.  相似文献   

8.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 (AIBA)是良好的聚合反应引发剂 ,具有制备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反应速度较快等优点。研究了AIBA合成中的优化条件如下 :偶氮二异丁腈 10 0g ,10℃下加入到 80mL无水氯化氢的醇溶液中 ,反应后冷却、过滤得烷氧基亚胺盐酸盐中间产物 19 2g ,收率95 7%。通氨气反应得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 14 5g ,收率 87 7%。分解温度 177 4℃ ,纯度 97 5 % ,重结晶后产品纯度达到 99 99% ,分解温度 179 8℃。产品经IR、1H -NMR(IR :BrukerVector 2 2型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 ;1H -N…  相似文献   

9.
苯乙烯/N-丁基马来酰亚胺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优良  刘朋生 《弹性体》2000,10(1):10-12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N-丁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详细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对共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对共聚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省氯乙烯悬浮聚合所用的引发剂主要是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1PP),均依靠外省供应。使用偶氮二异丁腈不仅聚合时间长,而且有残毒,而1PP虽然可以缩短聚合反应时间,但本身不稳定,需要在-5℃以下保存,不然易引起分解和爆炸。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低密度聚乙烯(LDPE)接枝丙烯酸-2-羟乙酯(HEA)共聚物(LDPE-g-HE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接枝产物结构。实验考察了溶胀时间、溶胀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浓度、界面剂二甲苯和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对不同单体投料量下制备的接枝产物进行凝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HEA接枝到了LDPE主链上;在50℃溶胀40 min后,偶氮二异丁腈(AIBN)含量0.3%,二甲苯含量8.6%,85℃下反应2.5 h的较佳反应工艺条件下,当HEA加入量5.0%时,接枝率为3.8%,接枝效率达76.6%,凝胶含量为2.2%。随单体投料量的增加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增大,产物的凝胶含量升高,可以通过调控单体投料量制备不同接枝率的改性产物。  相似文献   

12.
《塑料科技》2016,(2):75-78
以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醇酯、4(甲基丙烯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通过溶液共聚合成了三种兼具紫外吸收和捕获自由基两种功能的梳状复合型高分子光稳定剂。采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1H-NMR)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1H-NMR确定了共聚单体配比;采用热失重对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紫外光吸收性能,在220~350 nm范围内有较强的紫外吸收;所合成的高分子光稳定剂的热分解温度明显高于低分子紫外线吸收剂的分解温度。  相似文献   

13.
曹子英 《当代化工》2013,(3):368-369,372
以丙酮氰醇和水合肼为原料缩合生成二异丁腈肼,结晶母液一般作为废水处理。通过对二异丁腈肼结晶母液特殊处理,用配位滴定法测定了丙酮氰醇的残留量,并对母液中水合肼的含量作出推算,为优化偶氮二异丁腈工艺,进行清洁工艺设计提供相关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王凯 《塑料助剂》2014,(5):20-23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丁酮和乙醇为混合溶剂,采用沉淀聚合和饥饿滴加投料的方式合成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考察了偶氮二异丁腈添加量和混合溶剂体积比对共聚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收率的影响,滴加时间与共聚物均质度的关系以及母液循环使用情况。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混合溶剂中丁酮与乙醇的体积比为7:3,滴加时间为5 h时,所合成的共聚物收率98%,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3×10~5,均质度高,热性能良好。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进行母液循环使用,实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六水氯化铁为催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配体,维生素C为还原剂,通过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聚苯乙烯(PSt)。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配体用量、还原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下合成聚苯乙烯均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5%(摩尔比),配体六次甲基四胺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75%(摩尔比),还原剂维生素C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摩尔比),催化剂FeCl3·6H2O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5%(摩尔比)。得到的样品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选择偶氮二异丁腈和氯化亚锡作催化剂,实验证明偶氮二异丁腈对氯化反应有一定的影响,而氯化亚锡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并探讨了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采用电子显微镜对改性炭黑的结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何卫华  陆明  贺鹰  宋艳民 《化学试剂》2007,29(7):441-442
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硝化、还原、重氮化、溴代4步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其中溴代反应中,1,4-二甲基-2-氟苯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发生自由基反应。总收率达到30%,其结构经1HNMR和GC/MS确证。  相似文献   

18.
自由基聚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二硫醇(EDT)为链转移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得到了含有残余巯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链转移剂(HS-PMMA),继而以HS-PMMA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进行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采用普通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结构可以设计的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9.
以甲醇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低聚合度聚醋酸乙烯酯,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聚合时间、引发剂用量、物料配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率的影响,获得了相对较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0.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SMI)。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悬浮分散体系对产物颗粒特性以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并使用粒度分析、SEM、DSC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发现无机复合分散体系最适合于该悬浮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