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邱贺媛  曾宪锋 《食品科学》2005,26(8):324-326
测定了荠菜、泥胡菜和多头苦荬菜等3种野菜不同发育阶段叶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参考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以NaNO2计≤4.0mg/kg),考虑到各种野菜的维生素C的含量,对这3种野菜评价如下:泥胡菜和多头苦荬菜的各个时期的叶,硝酸盐含量低于轻度污染水平444mg/kg,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所以,它们属于一级野菜,可以安全食用;果期荠菜的叶,硝酸盐含量低于807mg/kg,属于中度污染水平,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二级蔬菜范围,不宜生食,煮熟或盐渍可安全食用:荠菜的期于各期叶的硝酸盐含量高于807mg/kg而低于1268mg/kg,亚硝酸盐含量低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属于三级蔬菜,不可生食和盐渍,可熟食。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鹤山市产15种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Vc的含量。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和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考虑到各种蔬菜Vc的含量,对这15种蔬菜的食用安全水平评价如下:黄瓜的果实、丝瓜的果实、茄子的果实、豆角的果实、芋的的果实和莲藕的茎属于一级蔬菜,可以安全食用,甚至允许生食;生菜的叶和萝卜的果实属于二级蔬菜范围,不宜生食,煮熟或盐渍均可安全食用;菜心的叶、小白菜的叶、通心菜的叶、芥蓝的叶和番薯的叶属于三级蔬菜范围,不可生食和盐渍,可熟食;小白菜的叶柄和根、芥菜的叶和油荬菜的叶属于四级蔬菜范围,菜心的叶柄和根、通心菜的茎和根属于五级蔬菜范围,这两级食用安全水平的蔬菜不宜食用或限量食用,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3.
测定菜蕨、刺苋、苣荬菜等3种野菜不同发育阶段叶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Vc的含量,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提琴头期、幼叶期、成熟叶期的菜蕨和幼苗期、营养生长期、果期的苣荬菜为一级蔬菜,可生食、盐渍和熟食;半成熟叶期的菜蕨、初花期的苣荬菜为二级蔬菜,不可生食,可盐渍和熟食;盛花期的苣荬菜,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和果期的刺苋属于三级蔬菜,不可生食、盐渍,可熟食;初果期(盛花期)的刺苋属于四级蔬菜,应避免食用或限量熟食。  相似文献   

4.
广东产苋科6种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的含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邱贺媛  曾宪锋 《食品科学》2004,25(11):250-251
测定了广东产苋科6种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青葙、刺苋的硝酸盐较高、亚硝酸盐含量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限量标准,维生素C含量又较为丰富,它们为品质较好的野菜;繁穗苋维生素C含量高,硝酸盐含量高,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煮熟可安全食用;空心莲子草、皱果苋和苋菜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但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限量食用。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子午岭林区常见19种野生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蔬菜中硝酸盐分级评价标准和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限量标准及维生素C的含量发现,香椿硝酸盐含量处于安全水平,但亚硝酸盐含量高于我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且维生素C含量小于50 mg/100g,不属于无公害蔬菜的范畴,建议少量食用或经过特殊处理后再食用;其余17种野生蔬菜均属于安全无公害蔬菜,且维生素C的含量高,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6.
曾宪锋  邱贺媛 《食品科学》2004,25(10):262-263
测定了菜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菜蕨的硝酸盐含量很低、亚硝酸盐含量较抵,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限量标准,维生素C含量又较为丰富,为品质上乘的野菜。  相似文献   

7.
白子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小同生长环境的白子菜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参考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各个不同生长环境、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白子菜可食部分都属于一级蔬菜范围,亚硝酸盐的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4.0mg/kg鲜重),为品质上乘的野菜。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粤东地区的7种野生蔬菜的可食部分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Vc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参考WHO建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ADI值,进行卫生评价,结果表明,被测7种野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低于限量标准;同时发现这7种野菜的Vc含量很高,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9.
实验通过对运城市常见3种野菜荠菜、藜菜和苣荬菜分别进行冷藏、冷冻、盐渍、常温放置4种处理,测定了其Vc、硝酸盐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4种贮藏方式对野菜品质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盐渍对野菜中蛋白质,Vc的含量降低最多,冷藏处理则最少;盐渍对野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增加最多,冷冻处理则最少。贮藏后3种野菜中蛋白质、Vc的含量均低于鲜样,硝酸盐均高于鲜样。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对指导人们合理食用野菜和进一步开发野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提取、活性炭柱脱色和微孔膜过滤等步骤对蔬菜进行预处理,离子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探讨不同贮藏条件下4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常温贮藏还是低温贮藏,贮藏7d内,4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变化基本上是呈下降趋势,亚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先急剧上升后近于平稳的趋势,但常温贮藏的亚硝酸盐含量高于低温贮藏,除韭菜外,其它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4mg/kg。  相似文献   

11.
潮州酱腌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潮州5种酱腌菜在不同条件下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回收率依次为98 %~109 %,96 %~110 %;RSD:0.0198 %~0.177 %,0.027 %~0.041 %.结果表明:酱腌菜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后,随储存室温的升高,亚硝酸盐的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同时室温暴露在空气中并且没有腌制液存在时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得很高.  相似文献   

12.
The nitrate and nitrite contents of four kinds of vegetables (spinach, crown daisy, organic Chinese spinach and organic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in Taiwan were determined during storage at both refrigerated (5 ± 1°C) and ambient temperatures (22 ± 1°C) for 7 days. During storag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nitrate levels in the vegetables dropp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third day while nitrite level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from the fourth day of storage. However, refrigerated storage did not lead to changes in nitrate and nitrite levels in the vegetables over 7 days.  相似文献   

13.
对京郊52种蔬菜产品,以及同一种类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产品的不同部位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VC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蔬菜产品器官的硝酸盐含量在不同种类、品种及其不同部位间存在明显差异。以蔬菜鲜质量器官中硝酸盐含量均值计算,根菜类(420.66mg/kg)>叶菜类(281.24mg/kg)>茎菜类(279.54mg/kg)>果菜类(176.54mg/kg)>花菜类(157.93mg/kg);同种蔬菜品种间的硝酸盐含量相差1.13~5.48倍;产品器官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也有较大差异,如结球叶菜硝酸盐含量外叶>中叶>内叶,叶柄>叶片,黄瓜果实顶部、基部>中部,果肉>果心,萝卜根皮>根肉。各供试蔬菜产品器官的亚硝酸盐含量多在1mg/kg以下,个别蔬菜种类如茼蒿可达6.74mg/kg,不同蔬菜种类、品种和部位间亚硝酸盐含量差异不如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果菜类、叶菜类和花菜类蔬菜产品器官的VC含量普遍较高,如辣椒可达146.56mg/100g,但品种间VC含量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目前京郊蔬菜产品器官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多在安全范围内,但仍建议消费者科学合理进行蔬菜种类搭配以保障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冰箱冷藏(4℃)条件下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对冷藏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采用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和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对生菜、菠菜、油麦菜及苦苣4种常用蔬菜在冷藏条件下其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 1~4d内,生菜、苦苣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菠菜、油麦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分别在第2天和第3天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而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第4天又出现上升趋势.4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4d中最大值仅为0.419 4 mg/kg(生菜),均<4 mg/kg的限量值.苦苣和油麦菜中硝酸盐含量在1~4d内逐渐上升.菠菜中硝酸盐含量第2天达到418.48 mg/kg,之后又降低至20.83 mg/kg.生菜中硝酸盐含量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317.26 mg/kg,之后逐渐下降,但均在安全范围内(432 mg/kg).结论 在4℃下冷藏4d后,4种常见蔬菜均可安全食用.可见,冷藏能有效减缓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15.
测定姜经不同处理后Vc、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以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对营养成分Vc和有害成分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破坏情况。方法:通过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值来计算所测成分的舍量。结果:生姜经煮沸15min后,Vc的含量为2.30mg/100g,只有鲜姜中Vc的20.65%,而泡姜中Vc的含量达5.86mg/100g,为鲜姜中的52.60%:鲜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为39338.5mg/100g和0.3046mg/100g,煮姜和泡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很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漂烫、微波和油炒三种烹调方法对野生蔬菜蒲公英、荠菜一些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漂烫均导致蒲公英和荠菜的氨基态氮、总酸性物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降低。微波使总酸性物质、可溶性糖、硝酸盐含量增加,氨基态氮、维生素C、亚硝酸盐含量降低。油炒则使总酸性物质、硝酸盐含量增加,氨基态氮、维生素C、可溶性糖、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因此,从对人体健康的角度考虑,在食用蒲公英和荠菜时最好先经过漂烫处理以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