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科心 《矿山测量》2016,(6):105-108
针对我国复垦的研究多注重于复垦工程实践及复垦工艺的现状,文中从复垦规划的尺度入手,总结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的程序和范畴,从复垦规划参与者的角度分析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交叉与权责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复垦规划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复垦规划尺度优化的三个层次: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县级土地复垦监管计划;矿井土地复垦工作方案;并提出了具体对策,为土地复垦规划工作制定和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年来土地复垦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矿工土地复垦实践的经验和特点,对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作了系统论述,并介绍了新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土地复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业务的需要。利用GIS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其目的在于制定合理的土地复垦规划方案和进行科学管理。首先介绍了GIS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基于GIS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提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给出了几个主要功能的应用模型及实现方法。该系统有助于提高土地复垦规划的效率和科学性,促进土地复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许冬  吴侃  杨永均 《金属矿山》2012,41(9):117-120
为满足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实际需要,提高矿区土地复垦的信息化水平,重点解决土地损毁预测、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程量计算和土地复垦相关图件制作等问题,应用GIS、RS和三维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借助ArcGIS Engine、Visual Studio 2008、ENVI/IDL,将GIS、RS、数学模型和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具有较强科学性和通用性,集土地损毁预测、土地复垦评价、规划、监督检查等功能于一体的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通过构建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规划的效率和科学性,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信息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矿区土地复垦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的一项重要举措,土地复垦所需处理的数据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存储分散,传统的工作方式无法对数据进行集成存储与管理。GIS技术为处理空间数据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文中论述了基于GIS的矿区土地复垦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制定了土地复垦相关数据的结构标准,详细介绍了数据库中所需各类型数据的处理方法。该研究促进了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露天矿土地复垦的景观地形恢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凤  魏忠义 《金属矿山》2012,41(9):146-149
综述国内外露天矿土地复垦中景观地形恢复的研究进展;分析矿区景观恢复的目标、程序、方法、措施与保障等问题;指出矿区土地复垦的基础性内容是结合地形学、水文学恢复矿区自然景观综合体,结合采矿活动进行景观恢复规划设计是土地复垦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我国矿区废弃区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区土地复垦是为了缓解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章介绍了我国矿区废弃土地的现状;阐述了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存在技术设施问题,为废弃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矿区废弃区土地复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小军  陈宇  魏颖 《煤》2009,18(10):1-2,5
矿区土地复垦是为了缓解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文章介绍了矿区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过程,并提出了土地复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对具体工程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矿区土地修复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卞正富  雷少刚  金丹  王丽 《煤炭学报》2018,43(1):190-197
通过对与土地复垦有关的概念梳理后,提出以土地修复作为高一级学科建设的名称涵盖土地复垦的名称。基于生态系统自恢复力的假说,讨论了矿区土地修复过程中,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的作用,提出了引导型矿山土地自修复模式及其应用条件,指出了对关键限制性因素及其阈值的识别与修复是矿山生态系统引导自修复的关键;并进一步讨论了引导型矿区土地修复目标的合理程度。还讨论了采前预防及采后修复在矿区土地修复中的作用,对于露天矿山,采前预防或减损工艺应成为主流,在剥采排复一体化工艺实现后,土壤重构成为露天矿区土地修复成功的关键,而对于井工开采矿山,采前预防措施通常被用于局部需要特殊保护的地表建构筑物或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生态类型区,采后修复仍是主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讨林业土地复垦的经济学观点,指出了降低土地复垦费用的基本途径。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揭示了土地复垦在矿区土地利用优化中的作用,提出了利用土地复垦创立采矿终了后最优土地利用结构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矿破坏的土地,可根据情况和条件,进行农业、林业、渔业、建筑业等形式复垦,文中介绍一些旅游景观场所的复垦事例,拓宽复垦工作的视野,有利于因地制宜复垦土地和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是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重点介绍了利用Mapgis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的过程和技术,并对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成图质量,如何利用它的DEM功能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提出了解决方案,期望对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制图工作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地形地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了矿山开采对矿区地形地貌的破坏形式,阐述了研究矿区的地形地貌及演变在土地复垦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现有的地形地貌的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快速、精确的野外数据获取以及动态监测方法,结合数字化、可视化的数据分析为矿区土地复垦的规划和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煤矿区破坏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破坏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是制定土地复垦规划的必要前提。系统归纳了矿区土地复垦对象 (即破坏土地资源 )的调查内容 ,提出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应该包括可垦性、土地利用适宜性及区位性三方面 ,并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重要性,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努力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从而为国务院深化改革土地管理、农用地规划与管理、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等提供基础和依据.同时也分析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艰巨性,以国务院深化改革土地管理为契机,切实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重要性,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努力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从而为国务院深化改革土地管理、农用地规划与管理、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等提供基础和依据。同时也分析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艰巨性,以国务院深化改革土地管理为契机,切实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