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日俱增,社会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当前对于电力工程而言,相应的技术也是今非昔比,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的各项成果显著.在电力供应中,智能电网的作用举足轻重,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的广泛地、深入地应用.这对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是关于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简析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日俱增,社会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当前对于电力工程而言,相应的技术也是今非昔比,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的各项成果显著。在电力供应中,智能电网的作用举足轻重,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的广泛地、深入地应用。这对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是关于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简析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已进入高科技、化智能化的现代电网建设新时期。适时分析和总结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以及电力工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对于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桂文 《通讯世界》2016,(13):203-204
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已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电力工程技术是电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电力工程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但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技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应加强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力度,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从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入手,对其目前所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吉文 《通讯世界》2016,(19):127-12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智能电网的建设受到了更大的关注.本文对智能电网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对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着重分析,就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仅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柴森 《通讯世界》2018,(12):134-135
本文先介绍智能电网的特点,再分析建设智能电网的意义,最后说明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发挥的作用,以期促进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建设。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依托电力工程技术,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在电源部分、供电过程等方面,利用能源转化技术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能够起到优化能源利用的作用,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结合其电力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也反映出各国对未来电网发展模式的不同理解。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从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世界各国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智能电网是将现金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为形成的现代化电网。本文中,我们将来谈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同时对其使用质量及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现代要求,更多智能电网工程被投入建设施工工作中。智能电网建设过程涉及的内容较多,为了更好地保证建设质量,需要对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文章对智能电网进行概述,之后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孙向东 《通讯世界》2017,(9):200-201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提升电力工程行业的服务水平,需要加大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实施力度,遏制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供电能力的提高,推动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相似文献   

11.
牟兵 《通讯世界》2017,(16):233-234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和居民对电力工程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扩大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比例,从而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出其最佳使用效果.本文将结合以往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实际情况和笔者的工作经验,对电力自动化技术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仅供相关单位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柏渊 《通讯世界》2018,(3):156-157
电力工程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对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电网的技改与大修是电力工程的关键性内容,给电力建设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两项重要支出就是电网技术改造与大修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是由技术、经济、管理三方面构成的综合性管理。本文主要探讨了电网技改与大修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工程造价的建议,希望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建设也在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但是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仅从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两个各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冯启燕 《通讯世界》2016,(23):217-218
在现代电网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打造安全、高效的电网运行空间,注重应用先进的传感和技术设备,对电网运行环境进行智能化操控,如,形成智能化配电站、智能化电表、智能化交互终端等,就此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环境中电力资源传输条件,且符合高质量电网通信要求,达到最佳的电网运行状态.本文从智能电网建设概述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智能电网建设作业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利用电网的智能、互动、去中心及清洁化的建设,能形成一套有较强可靠性的电网机制,在建设中通过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完成电力的节能型发电、安全化输送、稳定性变配电及最佳调度的目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水平运作。基于此,文章首先就智能电网建设的主旨和技术优势展开剖析,然后阐释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各种电力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希望能借助技术应用推动智能电网的高质量建设,最大限度创造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经济与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6.
徐兆昌 《通讯世界》2016,(14):186-186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的基础发展行业。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的建设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也在不断的凸出来。因此,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对电力工程的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提高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那么就要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构建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也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难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莫刃 《通讯世界》2018,(8):114-115
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电网系统变得更加完善,电力工程设计变得更加重要。科学的电力工程设计可以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确保电力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在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设计效率,这也是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比较就具有代表性的一项环节。在电力工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电力工程设计应用效率的分析应当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角度出发,做好相应的研究,促进电力的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拓 《电子世界》2014,(16):66-67
在电力工程供电线路中,带电跨越220kV输电线路是非常重要的,其施工的质量会直接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重要的影响。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电力线路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重要性。现在,我国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对电网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在进行送电线路施工的时候,遇到带电跨域电力线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怎样更好的解决带电跨越电力线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带电跨越220kV以及其一下的电力施工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在于输送电能,保证变电站运行正常.基于此,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输电线路质量,保证线路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翁鹏浩 《通讯世界》2016,(7):134-135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勘测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在电力工程勘测当中,以此来提高勘测的精度与定位准确性,是新时代电力工程建设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也是电力工程进步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GPS作为一种成熟的精密定位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GPS定位技术及其优势进行了一定分析,并对该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