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选择、时代选择、人民选择,是对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解放思想和裙带求是的科学含义及相互关系,比较充分地论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对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解放思想、实现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内在地包含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它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基本特征的一致性以及对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原则的运用,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历史和历史经验,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并开辟了一务与苏联有别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基本路线、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及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产生历史性突破;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及党建理论,认真考察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轨迹,对于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它给予我们的主要启示是:1.必须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2.必须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在反对一种倾向时,要注意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3.必须既坚持改革开放,又牢牢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分清两种根本对立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正问题在当今时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公正理论的研究业已形成基本完善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关系的复杂和利益矛盾的凸显,中国对公正理论的研究日益兴盛,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对公正理论进行了不懈探索,丰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发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取得宝贵经验有密切关系。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设想及若干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跨越"理论,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一种辩证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论。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赋予"中国特色"。实践反复证明,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而且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构,从制度、决策、思想指导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中国政治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保持特色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重要逻辑论断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研究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涵的和谐思想对于今天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弘扬和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党、政府和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需要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上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新的时代为社会主义如何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制。对于这理论和实践只有达到哲学层面的自觉,才能从根本上确立对这一理论和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是这一理论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的概括,它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有着一系列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由诸多特有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大基本问题的回答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方法论特质。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的现实诉求、“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中国道路”的话语逻辑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四大方法论特质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基本症候,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中国社会历史主体自己摸索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主体需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体性原则的发生学语境;主体创造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体性原则的事实判断语境;个体主体与集体主体的逻辑互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所选择的道路。30年来,中国共产党澄清思想认识上的疑虑和迷茫,纠正错误思想和倾向,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把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落实到伟大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从马克思的“两个发现”、“两个必然”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新经济政策”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到邓小平的“两个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都证明了这一点。坚持理论创新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实践 ,把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从而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相似文献   

19.
论个人品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基于对客观形势的准确分析、对时代发展的科学预见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个人品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学习十七大,就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目前,深入掌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及实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的正义理论的优秀成果;立足我国实际,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路径,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