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推导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沿任意方向地震时,框架承担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斜交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二维分析各榀平面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由于正交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只是斜交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特例,故方法可作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二维分析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底部框架 -抗震墙房屋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剪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当底部只有一层框架 -抗震墙以及底部有两层框架 -抗震墙 ,但其抗震墙高宽比h b≤ 1时 ,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可按各抗侧力构件的侧向刚度比例分配。而对于抗震墙 1相似文献   

3.
介绍底部两层钢筋砼框架-抗震墙、上部小型砌块-钢筋砼组合墙房屋抗震设计,采用连续链杆法,视抗震墙、钢筋砼墙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和弹性反力的一根"弹性地基梁",框架、小型砌块墙为梁的"弹性地基",建立微分方程,计算出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相似文献   

4.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由于其底层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可获得较大的空间,上部是砖房,较全框架结构更为经济,故在设计中经常采用。文章通过系统介绍,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关键抗震构件-底部钢筋砼抗震墙的设计提出要求,适用于手算以及电算后的抗震措施设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主要破坏形式,探讨了侧向刚度比对该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参照规范要求介绍了手工计算底部框架-抗震墙上、下部分侧向刚度比的简化方法,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计算提出了一种实用方法.此法考虑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托梁与上部砖墙的组合作用,以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底部两层框架与抗震墙的协同工作;提出了过渡层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和侧移刚度计算公式.方法简便实用,可供设计此类房屋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层屈曲约束钢板墙-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别设计了一个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屈曲约束钢板墙-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动力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屈曲约束钢板墙可显著减小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同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中塑性铰的数量也有大幅减少,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综合规范对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等级和柱轴压比限值的规定,并结合屈曲约束钢板墙-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高层屈曲约束钢板墙-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建议。建议屈曲约束钢板墙的边缘构件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等级和柱的轴压比限值,其他框架部分根据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比例大小,按框架结构或框架-抗震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和柱的轴压比限值。  相似文献   

8.
秦从律  钱磊  干钢  张爱晖 《工业建筑》2006,36(10):36-38,68
结合工程实例,在7度地震区底层高度为6.6m的8层板式住宅的底层及房屋两端适当布置抗震墙,形成竖向非连续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对该结构体系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计算评估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框-墙结构体系有效提高了结构底层的侧向刚度和房屋的整体抗扭刚度,消除了结构底部薄弱层,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可满足规范规定的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9.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的抗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三个试验,即中等高度钢筋砼抗震墙试验、一个单元的框架-抗震墙试验以及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分别阐述了这类建筑在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弹塑性变形分析。最后提出了工程应用建议,认为通过正确的抗震设计,这类建筑能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的地震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践和对抗震规范的理解,提出以下一些观点及设计建议:1)8度区层数少高度低的规则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等建筑的抗震等级和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可以适当降低;2)少墙框架抗震墙结构设计时应同时考虑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两种计算模型,框架-抗震墙结构计算模型的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可仅满足规范对框架结构的限制要求,同时,框架抗震等级按纯框架结构确定;3)确定抗震墙厚度时,应综合运用规范规定的抗震墙构造最小高厚比限值和高层规程附录D稳定计算公式;4)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应该按不同的受力情况和墙肢剪跨比,设置不同的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宜根据相对受压区高度ξ确定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分析了底框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底框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分析了这类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征。通过算例,介绍底框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分析并得到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浅析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红卫 《山西建筑》2006,32(6):56-57
介绍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受力特点和震害特征,阐述了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设计措施,表明合理的设计能使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底层大开间组合墙房屋在静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空间整体分析,研究了纵向框墙梁的受力状态,进而提出了一种纵托梁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底部两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三层砖房 ,底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及底部两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上部五层砖房 (三榀 ) 1 6比例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分析了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包括受力特点、变形特征、破坏形态等 ,以及结构在不同受力阶段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地震反应分布规律 ,结构的抗震能力、薄弱层和薄弱部位 ;提出了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力学模型和方法 ,尤其框剪层和砖砌体层的恢复力特性计算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公式 ;最后对三种房屋的模型和原型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并在与试验结果对比的基础上 ,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 ,为底部框剪上部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与动力分析提供了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1/2比例模型拟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 1/2比例模型进行了拟动力地震反应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这种结构的动力反应和破坏机理;分析了试验模型的水平承载力和破坏状态;最后对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彭景荣 《山西建筑》2003,29(8):28-29
介绍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震害特点,对底层框架、上部砖房结构的抗震设防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应掌握的原则,提出了增强过渡楼层和房屋整体抗震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抗震墙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限值、抗震墙数量控制、底部抗震墙的构造措施、底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段的高宽比、底框部分的抗震墙长度控制6个方面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墙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总结和提出了具体设计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山锁  杨勇 《工业建筑》2002,32(7):30-33
基于底部框架 -抗震墙砖房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及底部两层框架 -抗震墙砖房的抗震计算方法与设计控制的研究成果 ,并参考当前国内的有关研究成果及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构造手册的有关规定 ,从实用出发 ,对底部框架 -抗震墙砖房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