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垂直流-表流串联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试验分A、B两个阶段,在阶段A装置内不添加活性污泥,也不种植植物;在阶段B于垂直流湿地中添加活性污泥,并在表流湿地中种植凤眼莲.结果表明,当污水中的COD、TN、TP、NH3-N浓度分别为(300~500)、(100~120)、(6~8)、(80~100)mg/L时,在阶段A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5%、25%、50%和35%,在阶段B相应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70%、55%和60%.研究显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垂直流湿地中,表流湿地可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添加活性污泥能促进填料表面生物膜的生长.缩短人工湿地的启动时间,并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种植的风眼莲通过直接吸收和为微生物提供附着介质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是投资低、能耗低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对于小城镇污水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了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的运行情况、处理效果及重庆地区一部分水生植物对湿地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对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36h的水力停留时下,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类标准的要求,并为西部地区的人工湿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对新疆油田外排含盐稠油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表明:对于进水CODCr为402~406 mg/L,盐度5701~5712 mg/L,石油类40.62 mg/L的含盐稠油废水,该系统的出水指标为CODCr35~38 mg/L,盐度1535~1542 mg/L,湿地系统对CODCr和盐分的去除率达到91%和73%;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1 d以上,出水石油类<5 mg/L,处理后出水CODCr、石油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鸢尾、酸模、兰草、葱兰这4种陆生植物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并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温度以及湿地植物种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长水力停留时间(24 h左右)、较低水力负荷(0.3 m/d)条件下,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湿地系统的除污效果提高;湿地中植物的长势好于自然环境中的,其中酸模的净化能力最强,其生长成熟时对氨氮、总磷的去除率稳定在95%左右,对COD的去除率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5.
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了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该新型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对NH3-N、TP、COD、BOD5、TSS、细菌总数和浊度的去除率高达8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杂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 净化能力强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 ,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的水生植物。2 具有抗逆性① 抗冻、抗热能力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 ,故要求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 ,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② 抗病虫害能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易滋生病虫害 ,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与生存 ,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效果。③ 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  相似文献   

7.
聂华 《绿色环保建材》2020,(3):26-26,28
近年来在我国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污水问题非常严重,污水生态处理受到广泛重视。但是,传统污水生态处理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确保处理工作效果,对其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人工湿地植物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可有效实现污水生态处理工作目的,增强各方面的污水生态处理工作效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人工湿地植物净化功能的发挥,采用有效措施开展污水生态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西南给排水》2009,31(6):31-31
我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日前在辽宁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当地政府用这个湿地过滤净化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水,每年能削减化学需氧量(COD)500多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叙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处理效果等,结果表明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能达到污水净化和美化环境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杨涛 《山西建筑》2010,36(16):174-175
从建立校园循环用水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校园污水资源化的必要性,进而结合校园污水处理的实际,提出应将人工湿地作为校园污水处理的重要手段,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和优势,以期有效利用校园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谜语:“什么东西越洗越脏?”答案是水。而今天,长兴的人工湿地却把水“洗”干净了。“人工湿地”作为一项新的治污技术正在浙北长兴广泛推广。2005年3月,长兴县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开始在渚山村进行“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点。目前,长兴县已经有19个村和5个集镇投入资金千万余元,推广“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技术,受益人口3万余人。预计到2013年,该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60%。村民不敢邀亲戚来家做客“现在,咱们村里排出去的污水,在这‘玩意’…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与污水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方面,内蒙古赤峰市城市建设处在1997年曾对人工湿地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得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完全适用于地处北纬41度.年平均气温66-7.2℃.极端气温达-29℃的我国北方地区.同时该研究对适用于我国北方的多年生可适性水生植物进行了筛选及培育。1996年-1999年由中国、德国和奥地利的六个研究单位合作开展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水质改善、回用与水生态系统重建的生物工艺学对策研究”项目对人工湿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研究.并在深圳建立了“洪湖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工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与住区水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来说,住区水环境建设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住区内水体形态控制,与住区外水系的连接——进水与出水(有些住区水不外排,进行内循环);二是水处理与水质维持;三是水景观设计与建设。从建成住区来看,相当部分的亲水住区水环境人工砌筑太强,自然亲水性差,建设前没有充分考虑水质维护问题,导致住区景观水体发生藻类大量滋生,水质浑浊,气味难闻等现象。因此,住区景观水体水质维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要维持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并创造自然生态的住区环境,房屋建设部门尝试各种工艺技术后,逐步选择了人工湿地来维持住区水体水质和丰富住区景观。  相似文献   

14.
住宅小区人工湿地--水景观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机理以及其基本类型,论述了人工湿地应用于住宅小区水景观废水处理的条件与设计要点,简要分析了住宅小区运用此技术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石岩城中村污水管网的改造,实现了污水从源头到集中排放的雨污分离。同时,通过工程实施,积累了有益的城中村水环境治理的经验,为开展城市全面的水污染整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思归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不尽平生淹恋意,绿荫深处更停骖。”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普遍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该法处理效果好,但一次性投资大(1000~1500元/m3),运行费用高(1.0~1.5元/m3),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而小规模污水处理投资和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房地产市场系统及深圳市住宅用地供应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住宅用地供应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对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深圳市住宅用地市场的大部分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表明了深圳市土地市场的相对平稳、房地产市场的相对成熟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世界建筑导报》2005,(6):10-13
工程地处深圳罗湖口岸区域,总体改造面积约12万平万米,罗湖口岸是深圳最主要的出入境口岸,是进入中国的南大门,北林苑与SWA合作重点诠释了罗湖口岸/火车站地区的景观形象,对于提升中国及深圳城市形象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整个工程在设计上由四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