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之间具有紧密的练习,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高校的党建工作;另一方面,共产党的领导又能够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如抢答的动力,对于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来说,教师更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和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6):115-118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时代背景赋予思政教育新的使命,高校思政教育要响应新时代的召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发挥尚不充分。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能够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强化意识形态的传播。为此,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和路径,就要把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的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让大学生全面了解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切实落实好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措施和方法的重中之重,本文研究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本文首先研究"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思政教师话语权逐渐弱化,学生主体价值观也严重偏离轨道。然后探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向,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变化,年轻一代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最后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多方位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9)
<正>高校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阵地,思政教育工作必须稳抓稳打,积极贯彻党的政策文件精神号召,切实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握时代脉搏,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春风中要勇于创新思维方式,积极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确保课程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更要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文明发展基本情况和高校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探索也要纳入高校工作范畴,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作出重要努力。顾钰民先生在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3)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本文从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入手,通过思政课课内、课外两个实践平台,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契合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8)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职思政课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目前该课程教学问题较多,主要包括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内在联系相剥离及教师理论自信缺乏等。因此,必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4)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良好机遇,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新媒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在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新时期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问题逐渐变得重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出发,通过对教材、教师、学生交流、校园文化、实践和宣传等方面的总结,得出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对策,用来帮助提升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4)
德育美学观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实践提供了新思维。大学生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动力,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规范形态和抽象概括。在德育美学观指导下,高校可以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美的显现、"作品美"的创造和形式美的营造,构建学生的认同感,从而推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