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9)
阅读在人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中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访谈法对小学中年级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阅读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缺乏、家长不够重视阅读、教师不太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等,针对这些问题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等,希望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0)
随着人们对小学作文教育的不断重视,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质量,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作文学习情况开展对应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小学中年级作文指导的质量。本文主要就小学中年级作文指导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
要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仅靠课堂上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高效率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精选阅读内容,配上合理的方法指导,并能够持之以恒,经常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就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语文素养得到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9)
教育学理论中曾经提过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不断地深化和拓展,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为此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立体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开展立体阅读为出发点,努力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角度学习课文,从而更好的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
纵观当下国内的教育情况,因为社会、学校与家庭层面常常会出现忽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问题,并且没有给予专业的教导,让小学生整本阅读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我认为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应该认识到,要想养成小学中年级学生整本阅读的能力,应将其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规律,并且在了解心理学概念,拓展心理学思想与学会心理学知识的兴趣与阅读层面都促进着学习分析,知道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建立的主要契机[1]。中年级学生的整本阅读能力养成应该是方式多样、师生共同努力、渐渐进步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分析教学中加入教育学、心理学与阅读心理的模式,对于中年级学生的整本阅读兴趣实行特色研究与优质教育策略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识记了很多汉字,积累了很多词汇,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所以小学中年级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中年级的学生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对未知和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语文教师要立足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阅读教学理念,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开展形式新颖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的世界里体会语文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8)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学生通过丰富的阅读经验,不但能增长语文知识,还能提高自我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以此提高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了几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四个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保证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的情感,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知识提炼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梳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就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随着当今新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而阅读能力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学生修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对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任务型教学以任务活动为核心,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形成知识的构建,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任务型活动来组织课堂,可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通过活动而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理解材料,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