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6)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师生互动受到广泛关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门艺术。科学有效的沟通可以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将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充分发挥,需要优化当代教师的课堂沟通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沟通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1)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小学语文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归根到底总结为一点即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能否与别人正常交流有很大的关系,值得引起师生的注意和重视。这篇论文就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素养培养的意义和方法两方面进行入手,做了简单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7)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间的沟通为主要形式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的沟通是形成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主要手段。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沟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4)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是以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及平等为构建基础的,通过言谈、倾听等方式进行双向沟通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情境等之间的有效对话,有助于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2)
阐述当前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改革的方向,重点说明如何创新的方法,强调模块化学习,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优化资源,改革实践教学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灵活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实现教学目标,确保课堂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8)
<正>初中英语教学处于衔接阶段。它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不断强化学生的教学成果,拓展学生的知识,为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打下基础。在突出初中英语教学阶段的重要性之后,也说明了加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新教育理念的发展,越来越明确了我们教育的本质。最大的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注重运用课堂提问方法和技巧,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1.课堂提问应突出重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问在教学中的意义体现在明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8)
语文作为一种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整个学科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关系到所有学科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阅读能力等等。可以说,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所有的学科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现阶段,提高语文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很大部分在于与教师的沟通方式、沟通效果的不协调。所以,现阶段很大部分需要提高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就话语沟通对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入手,从学习、教学等方面阐述了话语沟通是很重要的,从而提出一些方案和办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
作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路径,师生沟通具有激励、控制与情感交流等一系列基本功能。毫无疑问,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在师生沟通中进行的。在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有否沟通、如何沟通、沟通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具有多大的实效性。与此同时,师生沟通不仅仅是促使教育发挥应有价值的重要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以学生情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依据,努力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正>素质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组织者。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动,将英语教学看作是一个教与学互相沟通、交往,互相影响、作用的交互过程,从而协调生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官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