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4)
阅读是一个人从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取得更多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把阅读教学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阅读主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模式,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阅读教学,而课外阅读则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把课内所学得的阅读能力在课外予以应用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通过阅读和一代文豪、文学大家进行思想沟通与对话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在此文章就以《水浒传》为例,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与方法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是重点内容之一。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两者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方式,以及教学中的注意点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拓展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于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生阅读不能只依靠课内知识的积累与应用,还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课内外阅读结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拓展阅读作为重要的方式之一深受重视。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出发,阐述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24)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就是阅读,不少教师认为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课内阅读,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课内阅读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则是在课外由学生自主进行的,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
<正>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方面。课内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初中语文教师,近年来着力进行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一、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42)
<正>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阅读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比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范围更广,学生能学到的知识更多,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7)
现在英语教学中,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主要依靠课本,形式单一且内容枯燥,学生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报刊也是阅读教学的有效资源,可以拓展与延伸课内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词汇量。笔者结合我校现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报刊阅读的教学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6)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孩子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承载着教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职责。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渠道,素质教育背景下,仅靠课内阅读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从课内阅读入手,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联系,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
<正>随着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部分"课内+课外"题型模式的稳固,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就日渐紧迫,语文老师也为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而不断进行探索。如何进行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就和大家分享几点做法。一、以背诵方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能力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表述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而恰恰是这一差别造成了学生阅读困难。而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展和发展,也是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和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基本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既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