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9,(11)
要从细节上打造求真的语文课堂,就要深究文本细节巧设问题,充分把握文本的不同价值,利用关键词引导对文本的理解,还要高屋建瓴地把握文本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文本教学中文本真情体会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是极其关键的,其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加强他们对语文和阅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坚持引领学生整体阅读,把握全文;对比体会,品味情感;了解背景,体味感情这几个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文学功底,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将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该话题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9)
《魏公子列传》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一篇文本,是名副其实的经典名篇。教学时,从关键词——"虚左"切入,既从文学的视角引领学生认识了人物形象,又从文化的视角让学生观照课文,促使其在古代文化的宽阔背景下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43-46
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苏州园林》阅读教学为例,从激发阅读期待,整体把握文本;关注阅读反思,细致品味文本;对话作者心灵,体会文本情感三个方面就如何教会学生体会文本魅力作探讨,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0)
<正>仿写训练可以让小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学习作文创作的规律,在写作过程中保持浓厚兴趣。仿写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让学生从简单的词句仿写着手,在此基础之上过渡到整篇的仿写上,促使学生顺利把握写作规律与技巧,创作出高水平的作文。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作文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科学安排仿写训练,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让学生在仿写过程中灵活应用语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精心选取仿写范文,优化仿写训练小学阶段作文训练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在解读中感受人文情怀,渗透人文意识。具体策略包括:让学生尝试解读文本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缘起;让学生尝试解读文本细节,探索作者的深层情感;让学生解读文本语言,体会其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6)
<正>基于生活化背景开展高中作文教学,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来源于生活的作文素材,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产生多样化的思考,让学生找到很多想要分析探讨的问题。在高中作文课堂上,教师要多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与关注,使其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画面,也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与解读。这会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在文章中进行多样化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的习作会更加言之有物,文本的可读性会更强,学生整体的作文能力会得到锻炼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6)
<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针对当前的英语教学做出了明确的强调,特别是在阅读目标方面,既要求学生能够透过文字资料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还要能够根据上下文语境自主推测词义,能够立足于宏观视角把握文本线索、预测故事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文本体裁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等。综上可以发现,进入高中阶段之后,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始聚焦于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阅读技能等方面,不能只是为了教授简单的单词或者语法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利用英语思维顺利完成阅读。很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违背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也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不能吻合。语篇分析理论是全新的英语教学理论,不仅突显了文本的完整性,还能够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整体结构,使学生可以基于语篇分析,对文本形成更深层面的解读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
词语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单位,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而关键词也是最能概括文章主旨、解释文章中心、展示文章脉络、标示句段关系的词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紧扣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细细品味咀嚼,反复推敲揣摩,探寻语言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高明精妙和匠心独具,体悟文本思想主旨,把握文本内涵意蕴,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8)
文本的阅读要从整体上权衡,让学生领悟文本潜在的情感价值,这应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看重的点。就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注重阅读标准、阅读感受、阅读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