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城的悲哀     
据报载,旅居海外的我国青年诗人顾城,去年10月8日在新西兰其居住的一个小岛上先用斧子将妻子谢烨砍死,然后自缢而亡。由于顾城的知名度以及他那令人难以捉摸的死亡动机,一时间,各种传媒纷纷加以报道,各色评论争先加以猜测、品评、悼念,于是好几年已在文坛不太引人注目的顾城又成了人们的注意中心。顾城与舒婷、北岛等人一起曾在新时期文学初期撑起过一面“朦胧派诗歌”的大旗,他们以无数令青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0)
《竹林的故事》与自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竹林的故事》所表现的是作者废名的一种文学观和生命观,而这种文学观、生命观就是以自然为核心精神。本文对《竹林的故事》的自然生命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要“自然”一直是王澍所秉持的建筑设计理念,该文首先通过类比于柯布西耶的《直角之诗》结构,对王澍建筑作品创作之初的草图进行总结,试图从“环境”“血肉”“思想”“工具”“特质”“融合”和“物料”这七个层次去得出对应的图示。接着对七个层次的具体内容结合图解分析的方式去逐层剖析,揭示自然理念在王澍多个建筑作品中的表达方式,进而得出王澍的自然不单单指我们身体上所能感受到的物质自然,更深层次的是一种出于自然的观想态度,它是符合物质世界的这一生命性、差异性、复杂性的精神自然。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或者杀害他人的事件不断增加,屡见于新闻报道当中,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反思。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以及导致大学生生命观出现偏差的原因,对六所高校的600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11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生命观总体上呈积极趋向,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对死亡缺乏正确认知,且日益增多的死亡事件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生命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发挥社会、家庭、个人、学校教育的合力,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5.
死亡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宗教神学到理性思辨的过程,并且从根本上影响着殡葬建筑的建造.中国现代殡葬建筑空间设计应该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表达出宁静、祥和、崇高、冥想的空间意境,体现"天人合一"建筑环境观,运用自然有机的元素构筑这个死亡、生命、憧憬、纪念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
如今,一部分人在对待生命、生存以及生活的态度上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主要表现在:对生命的轻视、对生存的把握不到位以及对生活的不满。生命是载体,为生存创造了条件;生存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在有了生命、生存的条件下,人们的一种追求。"三生"之要就是要立足生命之本,把握生存之道,绽放生活之花。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0)
王维大部分诗歌虽幽静秀雅,但其中亦有雄伟之美。王维诗歌中的雄伟之美,主要体现在山水诗、边塞诗、应制诗三种类型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诗歌的学习,处处是难点。讲,讲不清;背,背不明。原因除了我们对诗歌掌握的不雄厚外,大多是我们远离了诗歌,远离了作者,最终我们做了很多无用功。课标上规定,语文的学习,其核心就是"理解运用语言",如何从语言出发,把理解(备课)化为教学行为,是我们教师面临的瓶颈。于是,我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抓住语言,靠近作者,理解本诗的"奇之又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4)
佛教的生命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相比较,既存在共同点,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强调,生命存在是生命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佛教中用"缘起"来阐释生命,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联系是普遍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认为生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这种观点在佛教中也能找到蕴含。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关注的关爱生命及动物保护观念可以从佛教的生命观思想中提取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5)
本文从藏族古典格律诗歌的文化背景、创作背景和格律诗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探究格律诗的汉译方法以及汉译的难点重点。探讨如何将格律诗的内容美、语言美、修饰美和形式美在汉译中完美呈现。通过诗歌赏析使诗歌翻译的情感更加贴近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