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小字典     
《Planning》2015,(19)
<正>"哭"和"笑"我发现"哭"和"笑"这两个字很有意思。我问妈妈:"为什么‘哭’字的下半部分是‘犬’字,‘笑’字的下半部分像‘天’字呢?"妈妈说:"古代人认为,人哭的时候像狗叫,笑的时候向着天笑。所以笑比哭好!"既然笑比哭好,那咱们就要多笑少哭哦!小朋友,你想了解这两个有趣的汉字吗?那就和我一起来认字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4)
<正>我是个好动的女生,妈妈总是说我:"你一天到晚横着走,活像个‘横将军’!"哼,我不服!我走路哪里像她说的那样张牙舞爪,老爱侧着身子?我如果真的是那样走路,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了?说到这儿,你猜出这姓横的将军是谁了吗?要是你还没有猜出来,就来看一则谜语吧。"手拿大剪刀,身穿铁甲  相似文献   

3.
被盗的名画     
《Planning》2021,(8)
<正>保尔对赶来的洛斯警长说:"我刚进书房就看见一个人推开窗户逃走了,我发现挂在墙上的一幅名画被盗了。你看,挂画的那颗钉子还在那儿呢。"洛斯警长看了室内一眼,问道:"那人有多高,想必你看清了吧?"保尔说:"那人不高,大约1.6米的样子。"洛斯警长听后哈哈笑道:"你是想‘骗保’吧!"洛斯警长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在现场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别怕动笔     
《Planning》2014,(13)
<正>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年轻求学时曾妄想过:如果我有这样一枝"生花之笔"该有多好啊!于是,他就去请教老师:"先生,世上真有生花之笔吗?先生能否借给我一枝?"这时,老师拿来一大捆毛笔,说:"你要的生花之笔就在其中,你自己去找吧。"王安石不解地问:"请先生赐教。"老师说:"你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如此下去,定能找到‘生花之笔’。"从此,王安石竟写秃了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当他用最后一枝毛笔写《策论》时,忽然觉得文思如涌泉,行笔似流云。老师看了《策论》,连连点头赞许:"你已经找到了‘生花之笔’!"  相似文献   

5.
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躬亲实践,传为美谈。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位老人持斧要攀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了‘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楚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相似文献   

6.
“谢谢你,焦婆婆,要不是你的话,我们家那位这次恐怕就‘报销’了,真的不知道咋个感谢你才好!” “快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妹子,我们煤矿女人,哪个不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快些回去给他们准备晚饭吧.接着吹好咱们的‘枕头风’、念好咱们的‘饭桌经’,督促家里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才是正理哩!”  相似文献   

7.
九四年十月,兰州市七里河公安分局消防科干部走进甘肃拓普化工厂征订九五年度《甘肃消防》杂志,消防科人员原设想,这个不足六十人的厂子,能订上二份就不错了;当说明来意后,这个厂厂长袁中记问了一下一本全年的价格后说:‘订上十份吧!’消防科科长张国琪问:‘你真的订这么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183-195
<正>我有一个习惯,无论是对于历史上的思想家还是当代学者,我要问:他究竟提出了什么具有原创①性的观点或学说?他有哪些思想观点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我以为这是判定其学术水准和历史地位的主要依据。读一本书也是如此,如果书中提出了原创性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又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可以启迪思想、廓清谬误、提升学术鉴别力和判断力,就会使我兴奋不已。高瑞泉的《平等观念史论略》②就是这样一部具有原创性的著作。他所提出的"观念史研究的‘观念之真’三层意蕴说"、"观念史‘古今之变’三种规律性现象说"、"超越‘同情之理解’的平等的眼光+批判的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2)
<正>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一定感到奇怪吧?"家家户户有‘舅舅’"?这是什么意思嘛?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怎么会家家户户都有"舅舅"呢?别急,慢慢往下看就知道了。过年了,你看看,家家户户的门框上都贴着喜庆的对联,如"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5)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电影《一九四二》原作者、著名作家刘震云在谈及他最初接触知识的时候,提到了两位心中的"知识分子"——他的两位舅舅。大舅不识字,在村里赶马车,赶的特别好。"我13岁那年,他跟我有一次特别的谈话。他说:‘你觉得你聪明吗?’我说:‘不太聪明。’他又问我:‘你笨不笨?’我说:‘我也不笨。’他说:‘像你这种既不聪明又不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难混。’我问他:‘那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