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4)
小学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儿童生活。这一课程理念要通过回归儿童生活的教学得以实现。本文从把握时代生活的脉动、把握儿童生活的脉动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时如何回归儿童生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力求追求高效的小学品德课堂,让品德课堂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0)
在小学教学中设立品德与生活学科,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品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课堂回归生活。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进行思考论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已经被纳入新课改的范围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应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将之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科学可行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国家要求基础教育推进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这不仅能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接触现代信息技术,更能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我国教育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这对人们的生活及学习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小学生在感官上得到刺激,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完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果。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更是出现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尤其多媒体在各科课堂上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小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使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课堂中刻板单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知识量,同时,信息技术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能够显著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法,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7)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品德塑造的重要阶段。当前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小学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多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故文章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品德课堂中,并重点提出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相应策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2)
小学体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改革,其中,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小学体育教学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9)
小学品德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生活课堂在小学生教育中也发展成为重要的环节,二者的结合,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小学品德和生活课堂的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情趣的提高。通过对这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本文立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的内涵,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