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4)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关注文本言语表达形式的同时,要注重实践的操演,注重语言文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就是"语用"。老师善于捕捉文本言语"秘妙",巧编儿歌,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习得语言,无疑成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8)
纵观当下阅读教学的语用训练,要么是机械生硬的模仿,要么就是"拿来主义"下的胡乱套用,将原本意蕴风韵的文本异化成了骨干暴露的实验"标本"。笔者以为,真正有效的语用训练必须要有丰富的人文元素和情感因子作为支撑,努力将文本中展现出来的言语秘秒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表达动力。本文提出要体验品味先行,在言意融合中夯实语用训练;利用相似语境,在迁移类比中夯实语用训练;把握文本意蕴,在层次递进中夯实语用训练,从而在文本的情境下夯实语用训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2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教会学生有效运用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与运用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时,教师既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运用上,又要积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全面展开听、说、读、写、思的训练,通过扎实的言语实践习得语文能力,构建"语用型"教学课堂。然而,纵观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被教师深度分析所占用,使得课堂华而不实,缺少实效。忽视了学生"习得语言"这一课程的核心任务,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全面地提升。如何构建基于语用背景的阅读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4)
语文课程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重阅读轻表达、重人文轻工具、重讲解轻实践、阅读与表达脱节。情用课堂就是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突出阅读理解、语言迁移,致力于发展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言语智慧是其核心价值,言情共生是其教育目的,"大同""小异"是其文化理想。在情用课堂里,言语情境是催化剂,学生是课堂主体,"用读结合""一课一得"是基本原则,依语习言、以用带读是基本思路,"感知语言-体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基本架构,简约集中是主要评价标准,理顺课程语用内容是实施前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智慧型语文课堂不仅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还要充分展现"智慧"。那么,开启智慧型语文课堂教学就要从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知行合一这三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7)
自觉来自学生的良知。班主任要把握唤醒契机,运用唤醒智慧,融要求于唤醒中,净化学生的灵魂,完善学生的人格。唤醒学生的自觉,需要班主任的爱心、耐心和细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6)
学习语言文字要着眼于语言形式,略读课文的教学同样应该关注语言的表达。用情研读文本语言,研读的领悟程度,影响教学设计的质量;指向学生"会运用"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语用"的思想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去,从教材中发现和挖掘"语用"训练点,这是开展言语实践的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这种能力的途径就是通过言语的实践,也就是说在开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再加上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鉴于此,从言语实践教学入手,对如何在通过言语实践教学提升小学生语文能力进行探究,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言,以情激趣,唤醒学生的智慧;要创设情境,点燃火花,开启学生的智慧;要活化教材,让学生高效学习,生成智慧;要激发学生潜能,鼓励他们再创,表现智慧;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相互倾听,共享彼此的智慧。这样,学生才能踊跃、快乐、高效地学习,教师才能打造优质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得到自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运用信息技术酝酿"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学生的语文天地,使学生的情趣、意趣、理趣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