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龙江省伊春市污水处理工程采用现场总线、冗余和分布式I/O模块等先进技术,既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又显著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际运行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第一代225EPM沥青摊铺机I/O卡故障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践对I/O卡的布局位置和散热工艺进行了变更,有效延长了I/O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粉尘发生爆炸的过程,讨论了粉尘爆炸的机理,阐述了目前粉尘爆炸的预防检测技术和应用现状,根据粉尘的粒子散射特性,提出了采用主动吸气式激光散射检测粉尘浓度的方法,为实现工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及粉尘爆炸的预防与控制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两台PLC的I/O通讯的软件及硬件设计,解决了没有串行通讯口的PLC的通讯问题,对工厂的技术改造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林克 《现代装饰》2010,(5):26-27
紧张的城市节奏让人们的办公时间呈延长趋势,办公空间逐渐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中心,而办公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一项关于职业健康指数的调查显示,上班一族常态性加班高达90%,近85%以上的人健康亮起红灯,视力减退占71%,肩膀僵硬超过50%,74%处于焦虑不安……专家指出这些长时间累积而成的病症与办公室的环境有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一普通办公楼及甲级办公楼办公室内、外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建筑室外颗粒物污染严重;普通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污染严重,甲级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浓度较低;甲级办公楼室内外颗粒物浓度I/O比值较普通办公楼小;两办公楼室内、外的PM2.5污染均较PMIO污染频繁;室内人和物的剧烈活动、吸烟等活动会造成严重的室内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7.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0,(11):138-138
<正>各式各样的办公室充斥在我们的城市之中,办公环境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能否既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激发创造性,又让员工感觉轻松愉快,是此类空间设计成败的关键。而办公空间的合理布局又是靠办公家具及其配套组件来实现的,可以说,一个现代化的办公空间风格是更多新鲜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示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基于 NI (National Instrument)公司开发的软件平台 L ab VIEW的虚拟数字示波方法 ,利用L ab VIEW提供的大量的虚拟仪器和库函数 ,实现完全图形化的编程。着重研究 L ab VIEW的文件 I/O和数字示波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本文在全面介绍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功能及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监控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由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I/O隧道监控系统。通过比较传统隧道监控系统和分布式I/O隧道监控系统发现,分布式I/O隧道监控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利用控制器功能,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缩短工程进度,节约造价及运维成本,从理论上实现了更好的控制效果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某办公建筑夏冬季室内外PM_(2.5)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把握雾霾天气大气环境细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规律,项目组先后于2013年6月~8月(夏季)和2013年12月~2014年2月(冬季)对北京地区一办公建筑室内外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及I/O比值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时监测。实测结果表明:1)在建筑外窗关闭、室内无其他污染源且机械通风系统关闭条件下,夏、冬季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均为夜间高白天低,周变化规律为周一~周五呈逐渐上升趋势;2)冬季各月的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水平均高于夏季各月的,对应的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I/O比值也是冬季高于夏季;3)室外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与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室外空气温度与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水平的变化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韦佳  李涛 《山西建筑》2006,32(15):15-16
通过对南京市六幢办公楼办公空间现场测量与满意度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办公空间声环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噪声控制和语言私密度的保障等方面论述了办公室声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期对城市办公环境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兴波  蔡家伟 《山西建筑》2005,31(20):41-42
探讨了古代衙署建筑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指出对其从建筑文物价值、人文旅游价值、商业价值的角度,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将有助于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肌理,唤起城市记忆,并将促进我国古代衙署建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山西建筑》2007,33(2):357-358
阐述了自动化办公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对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几个突出特点进行了介绍,并论述了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功能要求,以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指出衙署建筑作为官式建筑的代表对中国古建筑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徽州衙署类建筑的型制与特点加以分析,总结了其官式建筑共性与地域性特征,从而为将来衙署类建筑的保护提供借鉴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地区办公建筑夜间机械通风能耗及室内热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nergyPlus软件对哈尔滨地区典型办公建筑在常规空调系统运行模式与夜间机械通风系统运行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和能耗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哈尔滨地区,白天室外最高温度高于24℃时都适合进行夜间机械通风,一共约60d,占空调运行期的72.3%;整个夏季空调运行期内,采用夜间机械通风系统该办公建筑节电量指标为1.15kWh/(m2.a),节省运行费用指标为1.02元/(m2.a);在人工制冷阶段,夜间机械通风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明显优于常规空调模式,且房间体积与表面积比越小,越有利于提高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当室内空气设计温度较高时,室内温度下降大,延迟人工制冷开启时间长,但是节能量未必比室内设计温度较低时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办公楼空调冷负荷特性及设备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现代化办公楼空调冷负荷特点及其构成,指出了选择制冷机容量和台数及确定能量回收装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Assessment of indoor air quality in typical classrooms is vital to students’ health and their performanc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monitor indoor and outdoor size-resolved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in a naturally ventilated classroom and investigat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levels and relationships.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normal ventilation condition with doors and windows opened, on the top floor of a public school building near a busy commercial area of Chiang Mai, Thailand. Th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using an optical counter with four size intervals between 0.3 and 5.0 μm. The dataset was collected during weekdays and weekends with a 24 h sampling period over November and December 2005.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median indoor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s during daytime for 0.3–0.5, 0.5–1.0, 1.0–2.5, and 2.5–5.0 μm size intervals were about 1.6×108, 1.7×107, 1.2×106, and 4.1×105 particles/m3, respectivel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concentrations at weekends were slightly higher those measured on weekdays, and at night, appeared to be higher than daytime. Indoor particles were observed to exhibit similar temporal variation pattern with outdoor particle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indoor particles was from penetration of outdoor particles, whereas indoor sources generated from occupant activity did not show strong evidence. High outdoor particle loading and high air exchange rate were thought to be predominant causes. Ratios of indoor-to-outdoor (I/O)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varied in a relatively narrow range from 0.69 to 0.88 with average values well below 1. The I/O ratios were in the range from 0.74 to 0.88 for submicrometer particles and from 0.69 to 0.80 for supermicrometer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逐步提高,以室内人员为代表的内部因素已成为影响建筑负荷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内部负荷扰量(简称内扰)在空调负荷设计中的重要性需要被强调。通过对两栋办公建筑的实地测试发现,办公建筑中人员在室率普遍只有设计人数的40%~60%,设备的实际功率也远低于20 W/m~2的概算指标,过大的经验值是造成机组选型偏大的重要原因。重新思考标准中的人员密度系数和设备使用密度系数,以人为核心将建筑内扰负荷结合起来,提出"代表人"的内扰负荷计算方法,并对案例建筑的负荷设计进行修正。相比最大实测冷负荷,修正后的设计冷负荷富余率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