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国文学中,饮食文化也有着非常丰富的体现,既借助文字将饮食文化之美展示了出来,推动了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文学题材,充实了文学理论,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本文以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文学价值体现为研究主题,深入探究了中国饮食文化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体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饮食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内含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特征,还传达着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3.
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农业产品,追根溯源,不能不受农业的影响。但农业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是潜在的,在农业生产领域和饮食文化领域都容易被忽视。本文试图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对饮食文化的潜在影响作初步的分析。传统农业方面,古今农作物和家畜种类的增加或消失,对饮食文化都有潜在影响;现代农业则通过传统农业作物或家畜资源的丧失造成对饮食文化的潜在影响。此外,现代化农业的新成就如反季节、反农时,也对饮食文化带来潜在影响。这是就国内而言。从中西农业结构的差异来看,肉食种类爱好的差异、吃食野生动物观念的差异,都导致中西饮食文化观念的差异甚至冲突。所以怎样正确看待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和冲突,也是饮食文化研究中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贾娟 《粮食与油脂》2022,(6):171-172
<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现阶段要做的不仅是以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面貌走向世界,更要做好一个文化大国,宣扬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基于此,我国应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宣扬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切实增强各个社会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的中华文化中,饮食文化作为具有突出历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时代更迭与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不再仅是满足个体口腹之欲的物质产品,同时还是在地理位置、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特殊文化,并作为一种叙述对象被写进文学作品中,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学的发展。由李世化编著、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饮食文化十三讲》一书,从饮食思想、礼仪、器具、典故等方面出发,系统介绍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流变,探析饮食文化与文学的内在关联,以便读者基于文学视角来理解认知中华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6.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处于大西洋和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夏季不太热,冬季多数不冷。该国家99%为德意志人,其余1%是丹麦人和犹太人,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从饮食文化来看,德国菜不像法式菜那样复杂,也不像英式菜那样清淡。它以朴实天华、经济实惠的特点独立于西餐食坛中。当今德国的餐饮业可以说是国际风味大荟萃。  相似文献   

7.
饮食是人类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两国在各自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和影响,对此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的发展情况的研究。主要通过中国茶文化、拉面、饮食器皿等饮食文化在日本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饮食文化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味觉具有精神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从而具有了美感的特性。当味觉对生理的满足转化为一种心境的满足、情感的满足时,饮食之味往往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而存在,成为人们对生活美的一种追求或情感美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9.
10.
11.
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文科类专业,包含古代汉语、中国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及古代文学史等多门课程,承载着弘扬传播该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同时,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练着诸多优秀的文化元素.面对当前文化强国发展战略,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将饮食文化融入其中,并促进其更好地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延续,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中国饮食文化传统中的强调生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统一、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共融、凸现人性的美与善以及人们享受生活美的意蕴与意味,对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食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历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可见饮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角度分析饮食对丰富民族文化心理所起的作用,以及从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偏爱食肉的原因,以期对中国饮食文化做出自己的阐释。一、饮食文化概念分析中国饮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自己的饮食与自然、  相似文献   

14.
《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另有一说,认为“年”字按古人的写法,是个象形字,有头有尾,四脚伸开,象一个大壁虎,是种可怕的不祥之兽,一岁之中,若没有遇见它,便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一顿,这种庆祝的活动叫“过年”。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食文化热现象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并对引发“食文化热”时代的社会、经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中国“食文化热”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和价值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作者用较大篇幅对中国食文化在21 世纪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21 世纪中国食文化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在21 世纪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争取站在中国人饮食生活变化的潮头,研究适应新时代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美学,引导人们树立适应时代的、科学的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美学;开创食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提高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水平,加强中外食文化交流的研究;开展食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饮食文化概说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宴席和流光溢彩的风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食文化热现象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并对引发“食文化热”时代的社会、经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中国“食文化热”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和价值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作者用较大篇幅对中国食文化在21 世纪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21 世纪中国食文化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在21 世纪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争取站在中国人饮食生活变化的潮头,研究适应新时代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美学,引导人们树立适应时代的、科学的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美学;开创食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提高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水平,加强中外食文化交流的研究;开展食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域外饮食文化的输入清代时,中国新引种了原产于美洲的草莓和西葫芦、甘蓝(包菜)、花菜、秋葵等果蔬,还引进了西洋苹果、法国葡萄等优质水果。明末引进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辣椒、花生、烟草等农作物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对中国原有的粮食结构和饮食风味产生了巨大影响。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国门被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煎牛排、面包、布丁、冰淇淋、罐头、葡萄酒、啤酒、  相似文献   

19.
<正>饮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融合,既能加强学生的汉语文化素养,储备丰富的饮食文化,而且有助于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使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之美,并借助文学创新饮食文化传播方式,实现自身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由吴澎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0年9月出版的《中国饮食文化(第3版)》一书,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演变历史,并从现有的饮食文化体系出发,全面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风格、风味小吃、  相似文献   

20.
叙述饮食文化宣传教育在高等院校开展的现状,浅析高校食堂饮食文化、大学生饮食文化社团组织和校园主题活动、饮食文化相关课程开设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试图探索饮食文化宣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