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城市污泥堆肥施加于菠菜地的可行性及其施加控制量.[方法]以北京市庞各庄污泥堆肥厂的污泥堆肥作为蔬菜地施用的有机肥源,采用自制土柱试验装置,研究不同用量污泥堆肥施用后菠菜的生长情况及对土壤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污泥堆肥施用量分别为0(ck)、2、4、和6 kg/m<'2>[结果]壤土和沙土上不同用量污泥堆肥施用后,菠菜的株高、冠幅和叶面积都有一定的增加,对菠菜生长有促进作用,以4 kg/m<'2>处理的效果最好.污泥堆肥施用后对菠菜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影响,明显提高了菠菜地土壤中养分及有机质含量,污泥堆肥用量与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城市污泥堆肥可以施加于蔬菜地,施加量以4 kg/m<'2>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赤泥、矿泥的规模化、无害化处置问题,考察污泥-五种植物协同作用对控碱赤泥、脱水矿泥土壤化矿坑原位生态复垦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五种植物协同作用能显著降低赤矿泥基质的盐碱性,提高土壤化处置赤矿泥基质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多样性,其中,pH值、全盐含量分别降至8.50、1.50 g·kg-1,达到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的要求;有机质、全氮、全磷在植物第一生长季的含量达到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中的三级水平;施加污泥后赤矿泥基质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最高活性分别达到0.17 mg·g-12h-1、2.05 mg·g-124h-1。该方法为赤泥、矿泥土壤化处置规模化生态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利用蚯蚓处理污泥技术的基本原理、生活污泥和工业污泥蚯蚓堆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国内外的应用实例.蚯蚓污泥堆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等特点,能处理多种类型的污泥;处理后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和减量化,可资源化利用;该技术应用前景可观,尤其适合城镇小型污水厂的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4.
分析昆明市6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特性.昆明城市污泥含水率、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很高,总钾含量偏低,重金属Cu、Zn、Pb、Cd、As、Hg的含量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GB/T23486-2009)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CJ/T291-2008)要求,昆明城市污泥可以用于园林绿化、矿山废弃地以及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有机质污泥堆肥困难,实验利用酱渣及木屑为调理剂,考察好氧堆肥效果,比较实验参数:堆肥温度、含水率、VS、C/NLL、浸提液CODcr等。结果表明:掺混酱渣和木屑的污泥堆肥效果较好,主要实验参数均满足腐熟指标,使污泥达到无害化和稳定化。  相似文献   

6.
污泥处置方式一般包括土地利用、污泥填埋、污泥焚烧、建材利用等.考虑到污泥填埋的缺点,经过对几种方式的投资、成本的比较,建议城镇发展速度快、绿化有需求的地区优先采用预处理+堆肥技术进行处置,而针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收纳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优先使用预处理+焚烧方式处置并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对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污泥基生物炭内源重金属和养分含量因污泥来源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为探索污泥基生物炭“还田”后,其内源重金属变化和养分的去向问题,采用干湿交替对污泥基生物炭模拟老化处理,分析老化前后污泥基生物炭的Cu、Zn金属形态及TCLP浸出毒性的变化;研究污泥基生物炭BC1和BC2(分别以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与污泥混合后热解制备的生物炭)以5%和10%的质量分数与鲜土混合老化后对污泥基生物炭内源重金属稳定性及土壤有机碳和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污泥基生物炭与土壤混合老化后会使土壤中SiO2含量增加,但不会改变土壤的吸附类型;污泥基生物炭的添加会增加土壤的比表面积,其中BC2增幅较大,为36.17 m2/g;施加两种污泥基生物炭土壤中Cu、Zn生物有效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CLP浸出毒性量相比老化前降低(BC1约降低37.5%)。此外,BC1对土壤有效磷的提升效果优于BC2(BC1 70 mg/kg,BC2 30 mg/kg);BC2对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果优于BC1(BC2 2.2%,BC1 1.15%)。BC2还田更有利于Cu、Zn的固定以及土壤有机碳和有效磷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废弃砂石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本文以某砂石矿为例,分析了废弃砂石矿山地质现状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研究区存在多个渣堆、渣坡和采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植物失去生长的立地条件,固土能力下降,造成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地表土剥离和矿渣堆积也易引起扬尘污染。通过地形整治工程,将渣堆、采坑、渣坡整理成绿化用地,进行绿化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能恢复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损毁的土地,重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稀土》2015,(1)
比较了原矿矿山及原位浸析矿山土壤环境因子的垂直分布规律,探索了限制赣南稀土矿山生态重建的土壤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在原位浸析矿山土壤的环境因子中,去灰分干重、总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均显著高于原矿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总磷则显著低于原矿土壤;土壤层间各因子浓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原矿矿山土壤表土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微生物生物量碳,其他土层(1 m~6 m)的主导环境因子为pH值;原位浸析矿山中表土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总有机碳,风化土壤(3 m~6 m)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含水量及总氮。  相似文献   

10.
以某矿山排土场生态恢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土壤特性的手段对其生态恢复效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分别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组成三个方面进行,发现土壤结构不断改善、有机物含量不断提高、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土壤结构往有利于植物生存的方向发展,从而说明本区域生态恢复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污泥掺混燃料生产和利用工艺的研究,将污泥与煤掺混协同焚烧,提高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率,有效降低污泥处理的投资和处理成本,为解决我国污泥及半焦粉对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泥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且近年产量剧增,若处理不当将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城市污泥处置方式有填埋、堆肥、土地利用、焚烧等。污泥焚烧是目前污泥处置最彻底、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污泥焚烧的发展历程、焚烧方式、焚烧装置等方面对污泥焚烧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系统地梳理污泥在焚烧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比了流化床焚烧炉、多膛式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炉排焚烧炉等焚烧炉的各项指标和参数。在“双碳”背景下,结合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动向,提出将城市污泥与废弃物混合制成衍生燃料,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也是城市污泥剩余价值再利用的一种有效途。  相似文献   

13.
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是建设“生态美”新福建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地方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泉州市废弃矿山现状调查,综合分析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土壤、生物等立地条件,对泉州市废弃矿山进行修复分区,确立了自然恢复、人工辅助、工程修复、转型利用四种生态修复模式。基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实践,因地制宜,提出了适合泉州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工程治理措施、土壤改良措施、植物配置措施以及矿山管护措施,为泉州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多年来采用以硫酸铵作为浸矿剂的原地浸出工艺开采,氨氮污染问题凸显;近年来开发出以硫酸镁替代硫酸铵作为浸矿剂的绿色无铵开采新工艺。为研究新型无铵开采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分别选取全覆式离子型稀土矿块和裸脚式矿块设置测试样方和对照样方,测定典型植被芒萁的叶绿素含量和覆盖度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研究表明,受注液影响的样方和周边未受影响的对照点的植物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差异,说明无铵绿色开采工艺对不同类型的离子型稀土矿山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可以接受范围内,验证新开采工艺在不同类型稀土矿山的环境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郑州市城市污水污泥的有效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合理建议,对郑州市现有的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消化处理的污泥偏碱性,未经消化的污泥偏酸性,样品水分含量较高(78%~83%),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均符合国家<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现有土地填埋法对环境存在很大隐患,也浪费了大量营养,对其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进行分析,表明对其进行堆肥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的污水污泥进行堆肥发酵处理工艺的研究.[方法]利用1 000 ml广口瓶模拟静态堆肥,采用啤酒废水处理剩余污泥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影响堆肥效果的工艺参数(C/N、含水率、菌液添加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静态堆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堆肥工艺中影响腐殖酸生成率因素的大小顺序是:C/N比>菌液添加量>含水率.堆肥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C/N比为30:1、菌液添加量为0.25%、含水率为60%.[结论]该研究可为啤酒厂的污水污泥的堆肥发酵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厌氧消化污泥稳定化评价指标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污泥稳定的定义及目标进行了介绍,并对评价厌氧污泥稳定度的参数指标进行了综述。推荐的几个测试是:挥发性固体减少率、不稳定物质减少测试、腐殖质含量、植物毒性测试,指出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对参数进行选择,需要掌握稳定化过程的信息量和最终资源化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废弃铬渣厂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区域土壤样品,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质(SOM)、总磷(TP)、速效磷(AP)、速效氮(AN)和铵态氮(NH4+-N)含量均在下游最高、车间最低。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优势菌种;纲水平上,Alph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Vicinamibacteria、Gemma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优势菌种。总体来看,在重金属与土壤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下,微生物丰度更倾向于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TP、硝态氮(NO3+-N)和大多数重金属元素是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ctinobacteria与大多数重金属具有趋同性,对重金属耐受能力最强;金属元素Pb对细菌的生长繁衍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即金属元素的不同对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有差异。综上,废弃厂区修复治理过程中应考虑营养元素的投入与优势菌种的选择。本文研究加深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了解,为废弃铬渣厂受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污泥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污泥中的Cu、Zn、Pb、Ni、Cd、Cr进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达到45.62 %,N、P、K含量分别为1.55 %、4.26 %、1.01 %,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污泥农用控制标准值.污泥中Cu的生物有效态占2.65 %,潜在有效态占36.52 %,不可利用态占60.83 %;Zn的生物有效态占1.24 %,潜在有效态占10.71 %,不可利用态占88.05 %;Pb全部以残渣态存在于污泥中,不可利用态占100 %;Ni的生物有效态占46.01 %,不可利用态占53.99 %;该污泥中未检测出Cd和Cr.污泥中重金属主要以非交换态形式存在,生物可利用程度低,对污泥堆肥农用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解读。我国污泥处理存在污泥泥质差,处理处置难度大;工作起步晚,资金投入不到位,处理处置能力不足;土地利用受限,污泥出路尚未完全打通等问题。在“双碳”背景下,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稳定可靠、绿色低碳”的基本原则,规范污泥处理方式,积极推广污泥土地利用,合理压减填埋规模,有序推进污泥单独或协同焚烧,加大推广污泥能量和物质回收利用。对于污泥处理设施,应统筹提升现有设施效能和做好增量建设,且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保障措施。对于污泥处理,应以无害化为目标、资源化为手段补齐短板,逐步形成链条完整的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理论、技术、装备、政策、标准与价格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