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环境对计量运行有诸多不利影响因素。耐高温称重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称重传感器、承载器(秤体)装置、称重信号传输的耐高温难题。耐高温称重传感器的研发制造,是耐高温称重技术的首要攻关技术。轧制力传感器是轧制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量程范围大,测力上限高,受力面积大,使用环境恶劣。传统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不能适用于轧制力传感器生产,轧制力传感器制造工艺必须创新与改进。余通公司轧制力传感器专用工装工具与使用方法,实现深孔贴片工作半机械化操作,解决了人工手动操作难以实现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称重传感器弹性元件结构参数对非线性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大吨位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弹性元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弹性元件时,主要考虑弹性元件贴片区的长度和直径及过渡圆弧半径.弹性元件上下端部结构尺寸只要满足工艺要求即可.这为弹性元件的优化设计和结构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称重传感器应用中,存在抗侧向力不足,或侧向力过大引起形变,导致传感器失效或损坏的缺点,提出了十字型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包括尺寸计算、图纸绘制等关键性技术,用有限元分析了传感器弹性体应力和贴片盲孔的应力,制作了30 t十字形称重传感器样件并进行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冶金、化工、铸造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耐高温称重计量的国产化发展。高温环境下的称重计量给设计与操作提高了难度和要求。耐高温称重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称重传感器、承载秤体装置、称重信号传输的耐高温难题。虽然国内耐高温称重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应用,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和问题有待去突破。这也将是称重计量领域需长期攻关的课题之一,有待称重计量工作者继续探索与攻关,以及对特殊性环境的称重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基于应变式集成化称重传感器的车辆行驶称重系统,其中包括集成化称重板的结构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称重仪贴片位置设计、进行集成化称重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以及进行信号采集放大与模数转换的硬件设备等介绍,同时也介绍了测试软件.该称重系统在公路车辆限速行驶状态下,能测出行驶车辆的静态质量、行驶速度以及轴距等车辆静态参数.最终经试验验证得到了本行驶称重系统可用于交通数据采集和辅助实施超载检查.  相似文献   

6.
刘九卿 《衡器》2003,32(3):5-8
可靠性已成为称重传感器的重要质量指标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结合我国称重传感器研制生产中出现的稳定性、可靠性问题,以“产品的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理念为指导,较详细的论述了称重传感器的可靠性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控制,可靠性管理。介绍了可靠性设计、生产、试验、分析和管理诸环节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称重传感器可靠性的系统性和随机性因素,以及最大限度的排除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工艺方法,并提出了提高称重传感器固有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九卿 《衡器》2003,32(2):8-12
可靠性已成为称重传感器的重要质量指标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结合我国称重传感器研制生产中出现的稳定性、可靠性问题,以“产品的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理念为指导,较详细的论述了称重传感器的可靠性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控制,可靠性管理。介绍了可靠性设计、生产、试验、分析和管理诸环节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称重传感器可靠性的系统性和随机性因素,以及最大限度的排除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工艺方法,并提出了提高称重传感器固有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沈立人  王国君 《衡器》2003,32(6):33-38
称重传感器在我国电子衡器中使用已经很普及了,但是还有部分细微末节问题未被重视,使其在使用中不免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在此我将自己十几年来从事电子衡器设计、制造、安装与调试工作以工作总结的形式写出来,从称重传感器的最大秤量、准确度、灵敏度、结构等方面,结合其安装特点,以及耐高温、防低温、防潮、防爆、防作弊、长线技术、接地等特殊要求,紧密与各种衡器产品联系起来,介绍了称重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衡器》2015,(11)
钢铁厂炼钢工艺用钢水包的称重计量,属典型的高温环境计量。针对冶金设备的特殊结构而设计相适应的耐高温秤体(称重承载器),将耐高温秤体"嵌入"、"对接"到冶金设备而实现称重计量,是解决高温环境称重计量的技术措施之一。解决高温环境的称重计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也是称重技术工作需不断探索的计量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沈立人  王国君 《衡器》2003,32(5):32-38
称重传感器在我国电子衡器中使用已经很普及了,但是还有部分细微末节问题未被重视,使其在使用中不免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在此我将自己十几年来从事电子衡器设计,制造、安装与调试工作以工作总结的形式写出来,从称重传感器的最大秤量、准确度、灵敏度、结构等方面,结合其安装特点,以及耐高温、防低温、防潮、防爆、防作弊、长线技术、接地等特殊要求,紧密与各种衡器产品联系起来,介绍了称重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盖旭升  申良栋  胡传旺 《衡器》2011,40(3):48-50
分析回转台连铸工艺的环境条件与所需称重装置的设计要求,设计一种用于回转台连铸工艺过程的称重装置.回转台称重装置采用高性能锻件梁体设计,提高结构性能和秤体使用寿命;采用水平限位与垂直限位保护传感器和保证称重装置的称量精度;设计全封闭防辐射结构和压缩空气风冷系统,保证传感器在高温及热辐射条件下长时间正常工作.回转台称重装置...  相似文献   

12.
250℃高温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益平 《衡器》1998,(3):18-20,24
本文介绍高温称重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并根据其特点和要求,简要叙述它所用耐高温材料,特殊元器件的选择及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特殊的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13.
刘九卿 《衡器》2024,(2):5-11
国内外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以下简称为称重传感器)的研发与批量生产都是以制造工艺为基础,并倚赖于制造工艺而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各国在称重传感器技术竞争中制造工艺占有较大的比例。制造工艺不仅是称重传感器研制生产过程中一般称之的共性基础技术,而且已成为起关键作用的专业技术。本文论述了制造工艺在称重传感器研制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称重传感器制造工艺中弹性元件准备工艺的重要性;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弹性元件金属材料选择和锻造、机械加工、热处理、稳定性处理工艺机理。  相似文献   

14.
提高称重传感器准确度和稳定性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九卿 《衡器》2013,42(5):1-6
当今依靠我国称重传感器制造企业的总体技术与工艺水平,研制出具有较高准确度等级的称重传感器并非难事,但是研制出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的称重传感器也并非易事。本文从称重传感器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规律中总结出"结构是基础、材料是关键、工艺是核心、检测是保障"的研发原则,结合处于国际市场引导者地位的称重传感器制造企业的研发经验,探讨了提高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九卿 《衡器》2013,(6):7-12
当今依靠我国称重传感器制造企业的总体技术与工艺水平,研制出具有较高准确度等级的称重传感器并非难事,但是研制出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的称重传感器也并非易事。本文从称重传感器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规律中总结出"结构是基础、材料是关键、工艺是核心、检测是保障"的研发原则,结合处于国际市场引导者地位的称重传感器制造企业的研发经验,探讨了提高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设计制作的硅三明治ME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封装结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贴片工艺对传感器芯片变形的影响。通过对贴片前后传感器CV特性曲线的测试,发现贴片后传感器在测量CV特性曲线时中间质量块会经历平动和转动的过程,曲线会出现明显拐点,提出了利用CV特性曲线计算贴片后传感器敏感质量块偏移大小和扭转角度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郑建忠  陈翔 《衡器》2024,(2):12-17
分析连铸机大包称量特点及在高温称重传感器、称量箱、输出信号传递等方面使用的防高温技术。提出一种由光纤称重传感器、钢包光纤称量箱、光开关、光电检测器等组成的钢包光纤称量系统技术方案,通过称量箱温度调节、称重传感器温度补偿修正、光源稳定控制、分段参数标定等方法,以消除光纤称重传感器对温度的敏感性,提高称量系统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橡胶制品企业对挤出橡胶自动称重与分剪机构的功能需求,为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解决人工成本高昂与称量精度不足的问题,以数字化动态称量技术为基础,以称重分剪机构与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一种挤出橡胶高精度自动称重与分剪系统。控制系统以台达SV2型PLC为核心,由此展开硬件选型并开发上、下位机程序。实验结果满足了生产自动化和加工精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弹性体是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关键部件,对其合理的尺寸设计,是保证传感器性能如线性度、灵敏度的关键。经典的传感器弹性体设计方法是以解析法设计,其设计周期长、效率低、废品率高。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优化设计法,对传感器的弹性体尺寸设计及优化,有效避免了解析法设计的不足,且能模拟工况加载,确定弹性体应力应变敏感区,找到贴片位置,提高传感器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刘九卿 《衡器》2010,39(4):7-14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决定了其本身不能产生带有数字特征的输出信号,制约了它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德国等一些企业将微处理器技术、数字补偿技术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研制出数字称重传感器,推动了数字称重技术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外数字称重传感器的发展思路与现状,介绍了数字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数字称重传感器的两种实现方法,整体型与分离型数字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数字化称重传感器用A/D数字模块的工作原理与选用方法,数字式与数字化称重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并简要介绍了数字称重传感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