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文献[1]对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变形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提出了相应的三种沉降计算模式,并对沉降计算结果进行了适当分析,为带帽控沉疏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理论研究、沉降计算方法分析等方面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试桩力学性状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 对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分析, 找出了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一些基本规律。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一定深度位置处存在等沉面现象, 为建立带帽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为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土桩加固软土地基,一般形成半刚性桩复合地基。从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构成,对水泥土桩桩身、垫层及桩间土的受力特性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进行了阐述,对施工方案及施工注意事项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褥垫技术对CFG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褥垫层在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加固机理与作用,讨论了褥垫层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以及桩、土水平荷载分担比例等的影响,建议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标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厚平  郭丹  周晖 《矿业工程》2006,4(4):63-64
水泥土桩加固软土地基,一般形成半刚性桩复合地基.从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构成,对水泥土桩桩身、垫层及桩间土的受力特性及相互作用机理和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机理,根据假定的沉降模式及桩侧摩阻力分布形式,推导了考虑了桩-土-褥垫层共同作用的沉降计算解析公式,并采用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工程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天然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CFG桩加固、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等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方案下桩身应力、土体附加应力分布及地基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中桩身应力与土体附加应力按刚度分配,桩侧土体应力与桩身应力表现出互补的特性;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与天然地基具有相似的荷载-沉降曲线,CFG桩复合地基与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具有相似的荷载-沉降曲线; 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采用半刚性短桩同刚性长桩相结合,半刚性短桩提高浅层地基承载力,刚性长桩可以控制沉降,地基处理效果与CFG桩复合地基接近.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限元法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持力层刚度、桩长、面积置换率对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对实际工程可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兰州地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于不同挤密方法的挤密处理效果及刚柔性桩组合形成复合地基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测试刚性桩、柔性桩与桩间土应力比以及单桩、桩间、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就兰州自重湿陷性黄土挤密法与刚性桩组合处理后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新的地基处理技术,从加固机理而言仍属于复合地基。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有多种,但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在详细分析各种计算方法的应用条件及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的基础上,对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疏桩复合桩基设计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摩擦型复合桩基的设计中,用疏桩(≥6d)来控制沉降,根据荷载传递机理,考虑桩与承台下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桩与土的承载能力.以达到减少桩数、节省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地基加固区分段加固处理方法:沉降量不大的部位只采用静压注浆加固,沉降明显的地段采用树根桩复合地基及静压注浆相结合进行加固;并重点介绍了树根桩复合地基的计算和设计方法。实践证明,适当运用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利用CFG桩 粉喷桩与桩间土形成三元复合地基的方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阐述CFG桩和粉喷桩提高复合地基强度的基本原理、特性;结合工程实践,介绍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工程实践的检验,认为利用CFG桩 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一工程实例 ,分析了在高压缩性软土地区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有关计算方法确定深搅复合地基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确定软土深搅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实际变形简化成等应变情况,针对单面透水边界条件,将作为力源项的动孔压增长率表达成为深度z与时间t的函数,给出了等应变条件下碎石桩复合地基中超孔隙水压力长消的简化解析解;结合几种实用的动孔压增长计算模型,给出了简化解析解的具体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索刚性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设计了模型试验加载系统及实验箱,进行了十二组刚性组合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分别在长短桩共同加区、短桩与下卧层交接面、仅有长桩加固区、长桩与下卧层交接面埋设了沉降标,测得了长短桩组合的复合地基在不同深度处随桩长、桩径、桩距变化的沉降规律,分析了长短桩共同加固区、仅有长桩的加固区、长短桩与下卧层交接处、同一深度处不同影响因素沉降特征及同一影响因素不同深度处的沉降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长桩桩长主控效果显著,长桩桩长、桩径、桩距对沉降影响在长短桩共同加回区表现更为突出,在仅有长桩加固区各影响因素对沉降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薛莹  李柏松 《中州煤炭》2023,(2):303-307
作为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双排桩支护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悬臂支挡结构,是通过竖向双排混凝土灌注桩、刚性连系梁和冠梁形成空间门架式支护结构体系,侧向刚度相对较大,可以对深基坑的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襄阳内环线工程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主塔深基坑进行施工设计及计算分析,从荷载取值、土压力计算、嵌固深度、稳定性分析等方面,详细阐述双排桩计算过程。并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模分析开挖过程,为深基坑开挖提供合理分层厚度,进一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