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本文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近井地带污染,造成油田产量递减加快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高压旋流解堵技术来对射孔孔道、钻井液滤饼以及地层等完井区域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解除堵塞伤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渤海油田油气资源的开发,其修井作业量逐年增加,但个别井次投产后,产液含水量显著上升,产能恢复率急剧下降,说明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储层伤害.修井液大量漏失是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外力因素,其伤害类型主要有流体不配伍结垢堵塞、乳化伤害、稠油冷伤害以及五敏伤害等.为有效保护油气储层,降低修井液漏失,针对性应用无固相暂堵液体...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油水井近井地带因作业施工造成孔隙喉道变窄或堵塞,致使地层渗透率下降,采取多次压裂、酸化等增产增注工艺措施,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但同时也导致近井储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多次伤害,为此应用大功率超声波解堵技术,该技术在处理地层时,不会再次对油层产生伤害,能有效输通孔隙喉道,在A油田油水井应用后,累计增油119t,累计增注1084m3,表明大功率超声波解堵技术能有效解除油层堵塞,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砂岩油田在开发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油层堵塞的现象。由于油层堵塞较严重,酸化解堵技术在该盆地油田稳产、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的酸化作业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堵塞,恢复地层渗透率,在一定程度改变地层的物性。但是使用酸化解堵技术不当还会有危险性,不仅会使地层发生不可逆转的二次伤害,降低渗透率,甚至会造成油井停产。本文主要介绍了低渗透率砂岩油藏堵塞因素、酸化解堵技术原理和普遍运用的酸化解堵技术,通过对堵塞机理以及砂岩酸化影响因素的探究,我们确定了对于不同的储层和伤害类型的酸化解堵技术。  相似文献   

5.
普光气田投产后,部分井出现不同程度的井筒堵塞问题,严重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为解决高含硫气井井筒堵塞问题,进行了气井井筒堵塞原因分析,开展了连续油管解堵技术研究,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不断优化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高含硫气井的井筒解堵技术,满足了普光气田气井井筒解堵的需要.该技术在普光成功应用15井次,不仅解决了高含硫气井井筒堵塞问题,也为高含硫气井常规作业中事故处理、修井、测试、重复酸化等类似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储备及经验.  相似文献   

6.
新木油田为低孔低渗砂岩油藏,压裂投产。油田开发过程中,近井储层结垢、裂缝污染堵塞现象日趋严重,单一常规解堵技术不能完全解除储层污染堵塞。本文从分析油田储层污染特点和压裂过程中对储层造成的次生伤害人手,研究符合储层特点的裂缝复合解堵技术,着重对复合解堵药液与地层岩芯溶蚀、垢样溶速、反应缓蚀与地层流体配伍性等方面进行试验分析,将裂缝清洗剂和复合酸解堵效能优化有机融合,发挥不同药剂综合解堵最佳作用,清除污染堵塞物质,恢复疏通地层渗透率,实现解堵目的,现场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采生产过程中,高油气比井的冻堵与积液问题一直是油田开采中影响开采生产效率的重要问题。井下油嘴是解决油田开采中试气试油冻堵与积液问题的有效方法与措施。本文将结合油气开采中试油试气冻堵实例,在对于油气开采中试气冻堵原因分析的情况下,通过对比对于井下油嘴解决试气冻堵原理、优势等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气井射孔之前通过泵入部分具有暂堵和储层保护性能的射孔液体系至射孔井段,利用颗粒的屏蔽暂堵作用和聚合物溶液的高粘性减轻漏失量,可有效降低入井液地层漏失,减轻入井液对储层的伤害,保护气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过程的进行,钻井、固井、射孔、修井等各种措施都有可能对油层造成伤害,导致油层堵塞。因此,有关油气层保护的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重视,围绕如何解堵成为油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总结了瓦窑堡油田油井解堵技术机理及应用现状,并给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过程的进行,钻井、固井、射孔、修井等各种措施都有可能对油层造成伤害,导致油层堵塞。因此,有关油气层保护的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重视,围绕如何解堵成为油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总结了瓦窑堡油田油井解堵技术机理及应用现状,并给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普光气田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等特点,在普光气田主体开采初期,3口气井先后出现油压、油温迅速降低现象,致使气井无法正常生产.通过现场测试结合气井生产动态综合研究认为,气井是由于井筒内作业残留物、沉积物、水合物等聚集造成的堵塞.依据气井不同堵塞情况,分别采取连续油管冲洗解堵、无固相压井液压井后下连续油管解堵、热洗井筒解堵、热水循环连续油管解堵等工艺进行组合解堵,使上述三口高含硫气井解堵成功,使普光气田日增产气量160×104m3/d,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上述工艺弥补了国内高含硫气井解堵技术的空白,根据堵塞情况不同采取不同工艺,可以广泛应用于类似堵塞气井.  相似文献   

12.
元坝气田气井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部份井筒堵塞情况,严重制约了气井安全稳定生产;井筒堵塞主要有软堵和硬堵两类,软堵为复合物堵塞,通过对堵塞物成份分析,引起井筒堵塞的复合物主要有黄铁矿(FeS_2)、重晶石(BaSO_4)、石灰石(CaCO_3)、地层微粒(SiO_2)及地层沥青等;硬堵为座封封隔器的球及球座芯架桥形成的机械堵塞,根据气井不同的堵塞程度及堵塞类型,研制了以无机酸、有机酸为主的化学药剂,同时配套形成了连续油管冲洗、连续油管钻磨等组合工艺,成功解除了8口井井筒堵塞情况,日增产242.67×10~4m~3天然气,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类似堵塞井。  相似文献   

13.
油水井在钻井,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对地层造成伤害,产能下降。本文通过多年来对临南油田堵塞井成功经验和教训,认真分析总结室内实验及现场施工资料,对临南油田的堵塞伤害类型及相应对策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油水井堵塞判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外河油田为注水开发稠油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油层伤害,造成油层污染和堵塞,部分水井受储层连通状况和注水水质影响,造成注水压力升高,注水困难。为有效解除油层污染,恢复水井正常注水,引进新型酸液体系开展水井解堵技术。新型酸液体系不仅能很好的解除无机盐垢、硫化铁对地层的堵塞,还能有效解除重质烃、聚合物、微生物膜等有机质对地层的污染。2009年以来在海外河油田注水井现场应用42井次,日增注745m3,为注水开发中后期油田酸化增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田已进入开采中后期,储层物性变差,粘度较高,且垢质砂质含量高,水井注水严重堵塞圈闭储层,污染日益突出,制约着油田持续稳产开采。主力油层中微生物质和厌氧细菌繁殖速度快,地层孔喉通道不断被堵塞,孔隙率严重下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水与注入水的配伍相容性差,因注入水中含有部分有机杂质和细砂,将会导致近井边缘结垢出砂严重;伴随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中的粘土矿物质微膨胀与颗粒剥离运移,封堵部分有效孔喉通道,降低了注水井水层的吸附能力。本课题在现场试验了二氧化氯复合酸解堵技术,针对造成地层污染堵塞的各种不同因素提供了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南油田是一个高压、低渗透、高气油比的复杂断块油田 ,一般油层原始压力在 34~ 40MPa之间 ,饱和压力大于 2 5MPa ,压力系数大于1 2MPa,气油比一般在 2 0 0~ 75 0m3/t之间 ,原油密度为 0 .83g/cm3。文南油田储集层主要是砂岩 ,其中含有少量泥质成份。文南油田断块破碎 ,注采井网很难完善 ,层间矛盾突出 ,气油比大 ,这给作业压井施工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①首先要防井喷事故及地面污染。②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油层的伤害。③压井低成本。④降低压井施工周期 ,提高作业施工效率。通过多年的现场实践 ,我们针对文南油田摸索总…  相似文献   

17.
渤海X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海域,属于疏松砂岩油藏,且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目前,该油田注聚区受效井日产油626m~3,日产液5707m~3,含水89%。在生产中发现,老受效井已经出现"产出端堵塞严重,产液下降严重"等问题,一直干扰油田产量指标的完成。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在整体分析X油田驱油剂、地质类型、地层压力的基础上,跟踪了每口产液下降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并筛选出同时期产液下降较严重的井,利用显微镜观察、抽提物检测分析、固体组分检测分析等实验方法综合分析了堵塞物成分,总结出了堵塞及储层伤害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研究发现,原油胶质、沥青质、少量聚合物包裹在出砂微粒周围,乳化增粘又加重疏松砂岩出砂程度,形成大量粘塑性油砂颗粒堵塞地层;同时,残酸中的Al~(3+)或Fe~(3+)等高价离子,形成了铁盐、铝盐、氟化物等无机垢沉淀堵塞地层,即出砂和结垢是导致堵塞的根本原因。在明确临界流速、生产压差的同时,针对疏松砂岩做好深部稳砂,实施"有机无机交替解堵+化学固砂"的措施,防止砂粒解堵后再次运移、延长解堵有效期的解堵思路。  相似文献   

18.
油气混输泵降压技术在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南油田因集输液量不断增加,造成集输管线回压增高,部分油气集输管线末端压力达到1.0M Pa以上,油井回压达到1.5M Pa以上,由此造成抽油机电耗增加、泵效下降、集输管线安全运行系数降低,穿孔次数增加,管线维护工作量增加,采油时率下降,同时造成部分低产井、边远井进不了流程,只能采取单井拉油生产,致使油气损耗增大,原油生产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增加,严重影响了原油产量和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在文南油田应用油气混输泵降压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油气比多相介质长距离管输及边远区块开发的集输难题,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开发油田时,机械沉淀杂质、钻井、井下施工、采油以及注水时生成的污染物等都会伤害到油层,造成注水量与产油量缩减,或者停产。通过普通的高压射流解堵技术,只能把近井处的堵塞解除,效果一般。面对此种情况,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室内研究,得出了高压脉冲射流酸化解堵技术。在解除地层污染或者远井处污染时该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油田开采与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的开发,部分油田因水井欠注或无对应井注水等原因而处于低压开采状态,在进行修井及挖潜改造过程中,入井流体极易漏失进入地层,从而导致地层中粘土膨胀和颗粒运移,堵塞孔隙,降低渗透率,造成储层污染伤害,影响油田开发效果。本文从入井流体和工艺管柱两方面入手,对国内外作业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进行了调研,对不同储层保护措施的优缺点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低渗低压储层作业保护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