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凉山彝族民居建筑中采光形式内容的介绍,针对凉山彝居中采光口的布局、结构、代表的民族文化深层意义等方面进行浅显的探讨,对其建筑采光所反应的技术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高度评价凉山彝族民居独特的采光技术所产生的建筑室内光环境。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新村建设进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随着新的聚落布局与建筑形制的产生,传统建筑文脉的传承面临新的挑战。针对凉山州新村建设背景下产生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彝族建筑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意蕴分析,提出应通过合理规划、改良空间设计、政策引导、强化管理等举措,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同时,传承好本民族传统建筑文脉。  相似文献   

3.
陈实 《四川建筑》1994,14(1):40-42
一凉山彝族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音乐舞蹈,而建筑作为~种文化也有着彝族自己独特的风格。近年来我院对凉山彝族建筑作了较为深入的考查,以期对彝族建筑特征、风格能有进一步的认识。这里我们将考查的部分资料整理于后,作为对彝族建筑的一个介绍。彝族建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解放前各大头人及土司的官府,另一类则属于居住建筑,即彝族民居。前一类现已几乎无存,在凉山彝族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冷光电的原官府,现残留下的也不到原建筑的五分之一,且陈旧不堪。不过仅从这残留的部份分析考查,基本上可确定这类…  相似文献   

4.
沈环艇  王冬 《华中建筑》2012,(9):147-150
该文简要介绍了C·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并分析了其模式语言提取原则;探讨了模式语言与乡土聚落之间的关系,分析乡土聚落模式语言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并总结出乡土聚落模式语言的提取原则及方法。我们对云南石林彝族乡土聚落进行研究并提取用于描述石林彝族乡土聚落、街巷、民居、院落、房间及细部构造的相关模式语言。在石林枫叶度假酒店规划设计项目的创作中,这些模式语言在项目的整体布局、空间效果、建筑单体及细部营造中都有体现,使整个设计充满了石林彝族乡土风情。  相似文献   

5.
凉山彝族文化是我国创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凉山彝族图案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凉山彝族文化的图案中的特色也是促进我国广告行业创新发展,实现现代广告应用设计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6.
从四川凉山彝族建筑营造中的结构构件"布杰"入手,研究其在彝族建筑结构发展中的演化历程,讨论早期中国建筑的重要历程,继而论证了彝族建筑中的"依色"与"布杰"的演化可以为"栋梁之材"的矛盾性提供一种自圆其说的解答,试探彝族建筑与中原汉族建筑早期演化历程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福建土楼的主要聚集地,闽西山区严苛的地域环境与独特的客家文化孕育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居住与防御性能并重、乡土文化相融共生的聚落景观特征。文章以永定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为例,对聚落景观要素进行分类,有效梳理聚落景观的形成影响因子,借鉴矩阵思维,依地域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原则,对自然景观要素和建成景观要素特征进行识别并展开合理分析,为闽西客家聚落保护更新、乡村振兴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处独特水域环境的珠江三角洲先民们在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中,营建了独特的水乡聚落营居秩序。在人地关系处理中,传统水乡聚落营建法则在顺应自然地理水文规律下,形成良好人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塑造了趋利避害的人文审美观。文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水乡传统聚落营居时以水为相地法则的秩序观,解析其营居择址的自然秩序、 整体布局的环境秩序、以及民俗信仰的文化秩序,归纳出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水环境与其人居环境的并行发展的营建智慧与技艺,籍以对传统聚落的生长机制提出保护与更新并行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彝族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以及所处环境和地域条件等因素决定了彝族传统民居的造型与色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如何在满足彝族人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将彝族民居特色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成为彝族民居建设和更新的重要任务。设计时要注重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采用绿色节能的方式,保持地域特征。在延续传承凉山彝族本土化和个性化传统民居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改善彝族乡村人居环境,营造极具地域特色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乡村风貌。  相似文献   

10.
以凉山彝族民居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视角出发,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凉山彝族民居随着城市的快速化发展会存在无法与时代共存等问题。彝民自建房屋有极大的盲目性,建造现代的方盒子有破坏乡村空间形态的倾向。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对其本土的建筑语言进行分析,再结合居住与生产功能,顺应自然环境,对凉山彝族民居设计提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保护传统聚落空间环境特色和适应当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突出问题。该文结合粤西北地区传统聚落的具体情况,从多个不同角度对粤西北地区传统聚落的现状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对粤西北地区传统聚落的适宜性保护与更新等相关策略,以期为当今研究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杜春兰  林立揩 《新建筑》2021,(3):120-123
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正是彝族聚居地的核心地区,民族特征最为明显.凉山彝族由于其分布区域的典型地理与气候特征,传统建筑也体现出显著的适应性特点,其中以搧架板屋为典型.文章以建筑室内微气候研究为切入点,以现场实测及数据分析为研究方法,通过对凉山彝族传统建筑室内不同空间的气象数据进行...  相似文献   

13.
谢毓婧  赵晶 《城市建筑》2022,(7):174-178
海上聚落是一种独特的乡土聚落景观,是近年来伴随着近海养殖产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聚落类型,同时也是疍民文化的新载体,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以福建省三沙湾地区的海上聚落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出发,分析人海关系发展的自然基础和人文基础,探究海上聚落的成因。现状海上聚落中呈现出了内在的人海依存关系和外在的人海空间联系特征,是海上聚落文化景观的核心。研究为疍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海上聚落的有机更新奠定了基础,对探索海上空间、挖掘海洋文化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究云南彝族传统聚落环境和建筑设计中,对于自然气候的被动适应情况和对于与微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的风速、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气象要素的主动调节情况。在现场实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云南彝族传统聚落环境的选址、布局、内部空间及建筑设计的选址、形式、布局、细部构造等与微气候营造的关系,从而更加科学地解读云南彝族传统聚落营建过程中对于自然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改善提升生存空间舒适性的具体营建方法,为西南地形复杂地区现代聚落环境的营建及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分析甘肃文县白马河流域藏族传统聚落的现状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结合传统聚落有机更新,提出产业发展、产业布局、空间更新的策略,使传统聚落中"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地"的人文自然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实现聚落的有机更新,以期为同类型经济落后的聚落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楚雄州牟定县传统彝族聚落景观实地调研考察,提炼出彝族传统聚落的特色景观和文化元素,并运用于"彝人天堂"规划项目,该文利用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的分析模式,从通道、边界、区域、中心节点和标志物五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解析,分析项目对彝族聚落传统景观的传承和延续方面的得失,为塑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彝族景观提供理论借鉴和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首服作为一个民族最易辨认的标志,也是人身上最能吸引眼球的部位,因此,可以称其为服饰的"眼睛"。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精美独特的、制作考究的首服,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极具特色。凉山彝族就特别注重首服的佩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以多彩的首服形成独树一帜的首服文化。"汉人顾脚、彝人顾头"成为他们对传统首服文化最好的诠释。本文在重点着眼于对凉山彝族首服类型特点的分析,挖  相似文献   

18.
湖南沅水流域水系影响下的传统聚落选址与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广、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传统聚落作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凝聚的丰富的人居环境建设智慧有待发掘。本文以水系为线索,以湖南沅水流域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区域内传统聚落选址与水系的相关性,结合历史影像分析传统聚落的平面、立面形态特征,探讨其内在机制,并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水系影响下的传统聚落保护和发展策略,为当前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乡村聚落的建设更新需要与风貌延续、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协同发展。文章提出以"低影响开发"为目标的乡村聚落更新设计策略,通过对土门子村聚落更新的实际工程案例来阐释项目进行过程中采用的以"低干预、低建造、低维护、低废弃"为原则的设计方法,为当前乡村农宅与景观的建设与更新提出有益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传统民居聚落的更新已不可避免。该文以当代南疆地区传统聚居村落的发展阶段及更新特征为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此论证人类聚居学理论用于古村聚落更新发展的适用性,并从人类聚居的本体、中心、循环系统、特殊区四大组成要素更新现状为出发点,基于人类聚居学的视角提出传统村居聚落的更新发展策略,以期为当前南疆地区的乡村演化更新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其他相类似地区的传统聚落更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