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宁波地区几处较为典型的农村宗教建筑调研、分析,提出了其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如正确处理农村宗教建筑与新农村建设间关系、多方面争取修缮和保护经费、部分优秀宗教建筑可申请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从而使宗教建筑与新农村建设共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建筑现状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台州市村落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宗教建筑现状、宗教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总结出台州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宗教及其建筑发展特点,并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宗教建筑,促进宗教建筑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5)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比较普遍,对农村经济法的相关研究较少。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也是造成各种各样的农村方面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方面问题的出现。为了进一步落实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利用法律手段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法律保护,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因此,通过创新思路利用经济法对新农村建设环节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有必要从农村生态景观、历史景观、文化景观进行特色保护,保护策略可体现在生态维系、历史保护、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提出原汁原味原生态体系的维护和历史遗迹的利用性保护策略,以期实现新农村景观特色保护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规划先行,在城乡一体化上体现新水平。注重历史文化延伸,挖掘农村潜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和道路广场上采用接近城市的标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高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茶亭镇梅花岭社区村庄规划实践为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切实地对农村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结合,使其成为承担建设和谐农村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赵建彬  张红梅 《山西建筑》2007,33(16):15-16
明确了新农村规划的要点,从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建设农村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就新农村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的一些问题,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胡国华 《建筑知识》2014,(2):9-9,19
我国的传统文化悠远精深,但是有一些封建糟粕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地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来完善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成长。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承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做一些简要论述,尤其对农村建筑形式中传统文化的折射作出相关分析,粗略介绍了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利用现代的设计思维和手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到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再生,阐述了新农村文化景观发展的三个注意事项,文化保护、空间发展、符号理解。在总体层面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把握,并且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设计情湄..合理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在俜鲚贲什.的传最中健宙箱痔柏学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
近年来,伴随土地流转承包制度在我国的普遍推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农村墓地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权益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经济、民事纠纷不断,严重威胁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新形势下,解决农村墓地建设问题,推行农村墓葬改革愈发急迫。本文通过分析最新农村墓地建设形势,寻找问题背后的深刻原因,对广泛存在于我国农村的墓地建设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为农村墓地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根基,是历史信息的真实记载,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是当前规划界面-庙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新课题。在苏州西山镇三个古村落的保护与村庄建设规划中,我们对古村落特色空间格局的保护与延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特色空间格局下的村落产业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策划,改变了以往只对单个古村落进行物质空间保护的思路,而是根据各村落的区位联系和产业特色,提出了古村落区域整体保护策略,希望形成具有强大优势的“古村落区域”,实现“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的良性循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得古村落空间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更加合理、公平、有效,使得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古村落的人文精神与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古建筑的生存与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垚  肖备  谢建民 《山西建筑》2012,38(12):1-2
从东阳市新农村建设中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古建筑保护的不利影响因素,提出了古建筑保护的原则和内容及探寻保护好乡土特色文化遗产,以使新农村建设和古建筑保护两不误。  相似文献   

12.
陈顺光 《山西建筑》2007,33(23):344-345
分析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好环境保护的几项工作,从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最终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13.
罗艳霞 《山西建筑》2010,36(36):36-37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出现的难点问题,以期使古村落的保护能够更好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王鹏 《山西建筑》2009,35(4):56-57
以重庆市江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阐述了重庆农村特色及价值,分析了目前历史遗产保护在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一些可借鉴的保护模式,同时提出了历史遗产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策略,从而选出一种适合重庆农村的历史遗产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张铮  杨锦辉 《山西建筑》2010,36(7):39-40
分析了广西民居的地域性及民居特征,探讨了广西民居保护与新农村规划建设,指出新农村规划建设应尽量保留具有本地地域特征的民居,民居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和发扬,新农村建设须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是我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积淀,是历史文明不可或缺的载体。在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在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及传承的含义和原则,着重阐述了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的三个侧重点:文化背景保护,既存空间扩展,文化符号抽取,并指出了应注意事项,指出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从总体上把握,结合实际,合理规划,以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四川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农村综合体规划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力量之一。笔者以新津县柳江示范片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为例,从“四态融合”理念出发,对柳江示范片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的方法,以促进川西林盘特点化、农业现代化、生态保护重点化、建筑形态地域化,达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