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2.
二次回归正交法盐酸酸洗缓蚀剂配方设计及缓蚀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粗品不饱和醇和有机胺的协同作用,制得缓蚀效率高而成本低的盐酸酸洗缓蚀抑雾剂。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得到缓蚀率的二元二次方程,最佳配比是粗不饱和醇为0.524g/L,有机胺0.331g/L,且绘出了缓蚀率的等高线图。为设计缓蚀剂的配比提供了直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适用于多种不锈钢和碳钢的盐酸酸洗缓蚀剂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运用失重法评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BMAT)在5%HCl中对316L、18-8、1Cr13、2Cr13和20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BMAT可广泛应用于抑制多种不锈钢和碳钢的腐蚀。通过对BMAT加入浓度与缓蚀率关系的研究,找到了其在316L、18-8、2Cr13上的吸附等温式;通过温度对缓蚀率影响的研究。计算出三者溶解表观活能及BMAT在不锈上的吸附热效应,从而揭示了BMAT在不锈钢上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4.
5.
6.
提高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直接镀铜结合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钢铁基体上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镀铜层的结合强度,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阴极极化曲线和恒电流电位-时间曲线的测定,应用弯曲折断法进行临界起始电流密度(即保证镀层结合强度的最小初始电流)的测定和镀层结合强度的定量测定,探讨了辅助配位剂及相关工艺参数对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辅助配位剂的加入提高了铜析出时的阴极极化,降低了临界起始电流密度,当用1 A/dm2的电流密度进行起始电镀时,可使铁的表面在铜沉积前得到更充分的活化,使铜镀层与铁基体的结合强度提高到6 416.38 N/cm2,已接近铜上电镀铜的水平.介绍了电镀层结合强度的定量测定方法,探讨了提高镀层结合强度的电位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进的合成方法,在国内首次合成出具有多个典型基团的化合物。在不同酸浓度下的失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浓酸和土酸中,该缓蚀剂与其他缓蚀剂相比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和综合使用性能,可广泛用于管理酸洗和油井的酸化处理,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使用缓蚀剂是解决铜及其合金腐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无机、有机、天然高分子等缓蚀剂及自组装技术在提高铜及其合金耐蚀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Due to ease of application,cost effectiveness and environmentally safe,in this study,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 of aqueous extract of Eclipta alba in 1 N hydrochloric ac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weight loss,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impedance methods and the extracts of Eclipta alba were found to be effective corrosion pickling inhibitor.The effect of immers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revealed that the extracts of Eclipta alba with an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8.0%v/v showed maximum inhibition ef... 相似文献
16.
17.
18.
PhABMT与醋酸钠复合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在1.0mol/LHCI介质中PhABMT和醋酸钠的复配体系对45号铜的缓蚀协同作用;探讨了温度、预膜时间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hABMT与醋酸钠之间存在良好的缓蚀协同作用,0.2g/L PhABMT+1.2g/L醋酸钠复配后缓蚀剂体系的缓蚀效率可以达到96%左右,复配后缓蚀剂体系的缓蚀效率在75℃的高温条件下仍能达到83%左右,体系的缓蚀效率随在乙醇中预膜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溴化锂制冷机中铜及其合金缓蚀剂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的LiOH、Li2 MoO4、Li2 CrO4、LiNO3 和C6H4N3 H及复杂的过渡金属聚合物等缓蚀剂对铜及其合金的缓蚀效果及机理进行了扼要综述 ,并对其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不锈钢表面处理:酸洗、钝化与抛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部分不锈钢产品的酸洗、钝化及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工艺,针对不同的不锈钢牌号及零件规格,给出了相应的表面处理配方及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