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厂房空调用的气流组织主要是切向送风(侧送)的形式,将风送入屋顶风道,使其与顶棚平行吹出,再由机器的底部抽回。若不可能进行下回风时,也可将其在顶棚下部抽回。图1所示为这两种类型的气流组织。当房间长度大于射流射程时,这种气流组织以能达到的射程为限界(图2),因而室内通风不完全。对于普通的条缝形送风口来说,射程可以计算出来。图3所示为从条缝形送风口以水平射流射出的气流射程;图4为计算出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3种不同孔口类型的喷射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测试了其在不同风量下的出风速度和射程,并利用射流理论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孔口紊流系数。结果表明送风量对同一类型孔口的紊流系数影响不大,3种孔口类型在不同风量下的紊流系数分别为0.068、0.145、0.158。孔口结构对紊流系数有较大影响。同一风量下,18 mm带导流环的孔口送风射程大约是18 mm无导流环孔口送风射程的2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4种不同尺寸的方形吸顶散流器在喉部风速为2~5 m/s时的多工况等温实验,研究了方形散流器射流扩散宽度、下降距、射程等射流特征参数,通过绘制射流包络面,分析了射流边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方型吸顶散流器4个面的送风射流呈现3个阶段的特征;整个送风射程达3~12 m,可在顶棚形成良好的扁平射流,贴附射流最大下降距离为0.87 m;射流回流对室内温度均匀分布、营造良好的热舒适环境有一定的作用。利用实验数据,获得了单股射流扩散宽度与射程的多元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工业企业中通风系统需要大量的基建和运行费用,根据列宁格勒劳动保护研究所的资料,一年中用于通风方面的基建投资超过十亿卢布。通风设备耗电量占国家生严总用电量的7~10%。对于进风来说,采用急速衰减的旋转射流来代替远射程的直射流,在多数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是能够大为减少的,因为这样能够减少进风点数量和风管长度。然而由于过去采用的旋流风口有较大的气流阻力,所以利用旋流射流时运行费用总是颇大的。带平叶片的旋流风口已经广泛采用于进风系统,其局部阻力系数ξ=5.2;当出口风速u_0=10米/秒时,压力损失等于32公斤力/平方米,为了克服它大约要消耗进风系统功率的30%。  相似文献   

5.
灯具式消声风口是一种集送风、消声和照明三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风口,可降低噪声20dB(A)左右,属于高效灯具。本文对其空气动力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找出射流出口速度与风口全压的关系,以及气流的射程.试验表明,该风口能形成贴附的气幕,均匀而稳定,射程较远.装有灯具式风口的空调系统。风口上方无需调节风阀,就可使各个风口送风均匀.  相似文献   

6.
屋顶太阳能烟囱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使热气流上升的技术,太阳能在系统通道内产生风力流——有足够的驱动力产生烟囱效应。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太阳能集热器气流入口形状对太阳能烟囱性能的影响。为空气入口四种布局形式建模,并应用ANSYS FLUENT软件进行模拟,使入口区域周围的二维热流场可视化。通过设置屋顶太阳能烟囱对四种入口布局进行实验测量,以验证模拟结果,并评估和比较每个入口配置的系统性能。实验模型中,有两份完全相同的透明覆盖材料安装在模拟房间的屋顶上方,开口在房间顶部方便空气从两侧流向烟囱管道。结果发现,当进气口设有垂直截面时,烟囱空气流速和质量流量比其他三种进气口结构高,因此性能最好。当进气口的横截面为水平设置时,集热器性能比进气口为垂直设置时在下午1:00减少了84%。有趣的是,CFD分析表明,集热器中大部分气流从进口的上部区域被导入,仅少量气流从进口的底部流动。这证明了进气口布局为水平取向设置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能效非常低的原因。结果揭示了减少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系统透明罩面积,并将外部区域转换成开放的顶部吸收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以衢宁铁路某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现场测试,总结箱梁顶板、底板和腹板的温度分布规律,拟合出适合该桥的箱梁竖向、横向温度梯度模式,并采用拟合的箱梁温度梯度模式分析箱梁日照温度应力,与实测温度应力对比,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箱梁底板存在明显的呈非线性分布的竖向温差,在进行竖向温度梯度拟合时不能忽略;拟合的箱梁横向温度梯度模式考虑两侧腹板的横向温差,与箱梁实测横向温差分布更接近;考虑箱梁竖向和横向温差共同作用下的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应力吻合更好,在分析箱梁日照温度效应时,不能忽略箱梁的横向温差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内目前已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屋顶通风器——球型风帽。样品经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在大型风洞内测试;排风能力强,竖向风适应性能好,水平风时单位面积排风量比筒形风帽高20~50%,竖向风时高出200~300%。防倒风、防雨雪溅落功能好,造型美观、结构牢固。综合性能优于苏欧,日本等国家的风帽,该项成果已获国家专利。球形风帽设计为组合式结构,分部件制  相似文献   

9.
空调房间的送风与回风之间存在温差,并因此也存在着密度差。密度差产生重力。在垂直射流的情况下,重力的作用及其与射流所具有的惯性力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可区分为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气流方向,见图1。气流方向可以由上向下,也可以由下向上。在情况1A中,冷射流降入温暖的房间中,存在冷风突降的危险。在房间中没有温度梯度的情况下,射流速度总是比等温射流时为大。在2A情况下,热空气由下向上流经冷的房间。在1B情况下,热空气由上向下流经房间。由于热浮升力与射流的惯性力相抵制,沿气流方向向下,射流速度可能变为零。这时,射流改变方向。在2B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势流、层流、紊流是暖通气流分析与计算中常用的三种数学模型。本文对势流、层流、紊流三种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用侧吸罩气流分布和吹吸气流分布为例,把三者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势流的误差最大,达49.97%,层流居中为14.49%,三维紊流模型误差最小,仅6.38%.因此,在流场复杂或缺乏试验资料的情况下,用它来分析气流分布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日本生产CNC铣床和柔性加工中心的安田工业有限公司(Yasuda Industries Co., Ltd.)在其位于Satosho的生产厂中,采用特殊的温度传感器和空调系统,以及由绝热夹层材料构成的屋顶和墙体,为制造机床的厂房内部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控制气候的环境。这种环境使厂房内的温度、湿度保持均匀,以满足生产精密加工中心的要求。该厂房占地面积31000 ft~2(2880m~2),装有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车间内工作区域的温度保持在70°F(21℃),温差范围±1°F(≈±1℃),车间地面至16.5ft(≈5.03m)高处的温差(?)1.2°F(<1℃),湿度恒定保持在50%。  相似文献   

12.
西非内陆以起伏和缓的浅平盆地为主,属典型的热带气候,天气炎热干燥,最高温度在43℃以上,最低温度近10℃,月平均气温为25~32℃左右,日最大温差达20摄氏度,瞬时最大温差约2摄氏度。逐月平均温度在25.5%~78.5%之间,旱季平均相对温度低于20%,但8~9月雨季时最大湿度仍可达到98%左右,雨都为阵雨,雨前最大风速可达120公里/小时以上,刮风时沙尘蔽日,建筑物易受污染,自然条件很差,给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用流函数法分析了双风口空气幕隔绝或减轻横向气流穿透的动力特性,并与单风口空气幕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在同样横向压差作用下,条缝型双射流空气幕抵抗横向压差的能力优于相同射流条件下的单射流空气幕.随着两射流轴心间距增加,双风幕效果迅速提高;当轴心间距增大到某一值之后,双风幕效果缓慢下降;双风幕的动力性能与射流喷射角有关,喷射角应在15°~22°之间.  相似文献   

14.
贴附射流是通风与空调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送风方式之一。它的设计思想是使室内气流形成一个大的回旋,送风气流在进入工作区之前风速和温差充分衰减,在工作区内造成较均匀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因此首先必须了解贴附射流的有关特性。然而,由于这种射流运动的复杂性,至今还缺乏准确描  相似文献   

15.
对有明显冷风侵入房间采用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在不同开门时长和送风参数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冷风侵入使得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房间室内温度梯度小的优势明显减弱,但风口附近气流速度没有增大;送风速度越大,冷风侵入引起的头足温差和室内上下部温差越小。建议有明显冷风侵入的房间使用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应采用较大的送风速度。  相似文献   

16.
王仙民 《园林》2008,(3):18-19
屋顶绿化缓解热岛效应大气变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都市热岛效应,占了全球变暖70%的份额与责任。屋顶绿化最突出的功能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夏天下午14点时裸露屋顶表面温度高达70℃以上,屋顶绿化后的屋面温度29℃,温差高达40℃以上,顶层室内温度下降4~6℃。  相似文献   

17.
以大空间空调设计中广泛采用的圆形喷口为例,对比分析了传统半经验射流理论计算结果与CFD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多喷口水平并排射流的射流轴心弯曲及轴心风速衰减均较快;实际建筑空间结构、内部发热条件及喷口布置形式对射流的流场有较大影响;空间温度场分布并非仅与射流的射程有关,还受空间整体气流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瓦斯稀释及排出的过程中,洞内流体既受到射流风的影响,又受到瓦斯扩散的影响,流场较为复杂。文章以牛峒山铁路瓦斯隧道为背景,使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隧道通风过程中的射流结构、射流动力特征、风流场特征、瓦斯分布进行研究,以探明洞内流体的运动规律,得出在射流末端区域形成两个明显的涡体,越往涡体内部其风速越小;射流结构内部的压强变化规律为,随着射程的增大,在纵向上总压逐渐减小;在横向上压强增加的范围逐渐增大,到掌子面处范围最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当由靠近工作区的送风口送出的风量很大时,需要使射流的速度和射流与环境空气的温差能尽快地衰减。借助于能送出中空的锥形射流的喷嘴,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在射流的空腔内部和外部空间中,有逆向补充气流形成。人们曾经对不交汇的锥形射流的射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描述交汇射流的轨迹和确定射流本身和内部逆向气流的速度值。在射流流出的方向上作用着两个力:射流的初始冲力I_o(图1 α)和内外空间的静压(P_B和P_H)差。如果认为冲力在射流的内外空间中均匀分配,则根据动量方程可确定这两个力的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滤筒除尘器脉冲喷吹清灰流程,对环形射流脉冲喷吹的清灰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与圆形射流脉冲喷吹清灰方式进行比较。与环形射流相比,圆形射流的卷吸作用很弱,进入滤筒的气流基本为从喷嘴喷吹的一次气流。气流对称性差,易出现气流偏心的现象,造成滤筒一侧气流速度高,清灰过度,而另一侧清灰效果差。气流作用范围小(滤筒径向方向),气流沿滤筒轴线直接喷吹到滤筒底部,没有沿着滤筒壁面贴附向前运动。采用环形射流方式时,滤筒入口的负压区面积远小于圆形射流方式,滤筒轴向的压力变化更为缓慢,沿滤筒径向的压力分布更为均匀。环形射流方式的清灰均匀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